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 曹永慶教授

eenius11刊‧2004年‧大同工業設計系‧曹永慶教授

 

Q系主任似乎很注重學生在工業設計上的認知與瞭解,可否請您簡述一下工業設計的定義呢?

德國著名工業設計家 Tomas Maldonado對工業設計的定義,是個很經典且被接受的說法。他說:「所謂工業設計,它是以決定工業產品「形的質」(Formal properties)為最終目標的一種活動。」這裡的「形的質」是指表現在產品造形上的產品本質,也是產品造形上所呈現的產品屬性。簡單的說,就是產品的造形必須能表現出產品的內涵,並非只是在幫產品做掩飾缺點的事後「化妝」。因此產品從設計的階段開始,就應該事先考慮到機能、技術、經濟、文化、社會等要素,接著進行整合,最後以「形」呈現給使用者。舉例來說,電機工程師考慮產品內部電路板與迴路的問題,機械工程師考慮產品的機構,而工業設計師從使用者及製造者的角度出發,整合整個產品的本質,透過造形來把它表現出來。

一般考生對於工業設計除非有興趣或一定的認識,否則在填選志願時,常容易與工程技術類學科弄混。到底設計是什麼,必須有清楚的界定與概念才行,否則學生將來會因為對自己專業領域的定位產生認知的混淆,導致設計出的產品偏掉設計的方向!有些人認為一樣產品多功能就是好的設計,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界定,一件產品是有多樣性的,它包含了前面所講的美學、機能、技術、經濟、文化、社會等要素,因此要由多面向來看一件產品,才能對那個產品有正確的評價。舉例來說,針對老年人的設計,如果把一大堆功能集結在一起,反而造成老人家的困擾,對他們而言,也許只要有電源開關、選頻、控制聲音大小的基本功能就可以了,其它的功能都只能說是多餘的好意。但如果是產品玩家,多功能而操作複雜的產品反而是吸引他們目光的設計。由此可知,在工業設計的專業活動中,人的要素是最重要的。針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特性,要有不同的設計方針!

另外,也有許多人將工業設計與藝術視為一同,其實這兩者之間是有差異的。從生產製造的企業方來看,為顧及成本效益,設計出來的產品當然必須要能符合大量生產的要求,而藝術品則只是單品的製作。再從使用者角度及造物的過程來看,由於工業設計考慮到多數人的使用需求,因此必須要經由客觀的設計,藝術品就不是了,它多屬個人創作,過程中並帶有強烈的主觀成分。

市面上有些時尚手錶如swatch錶及熱門的iMac電腦,被設計成可見內部機構的造形,令人耳目一新,覺得愉悅,便是來自工業設計師的構想。設計時我們首先會考慮人,也就是使用者的因素,而機械工程人員等則注重機構等機械性能方面的問題,例如,技術上要如何處理的話才能讓這隻錶走的準確。產品領域的工業設計之於機械工程,就好像建築領域的建築設計之於結構工程。一般而言,國內外大都依處理對象的不同,將設計領域概分為建築空間設計、產品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平面設計、網頁設計等)三大類。

再更進一步說明,一隻手機的開發過程中,負責機構設計的人考慮的是這隻手機各項機械要素的工程技術處理,而手機的外形、色彩、表面處理、圖文,甚至螢幕顯示的介面及人因工程上的考量,便屬工業設計的範圍。還有使消費者在第一次使用時,不看設計說明就能從造形上判斷如何使用,而且用得很順手,這也都是工業設計處理的問題之一。

這裡有一台電扇(系主任拖來一台把控制鍵都設計成腳採的大同電扇),控制鍵被故意放大、設計成腳丫的樣子,便是考慮實際使用的「懶人設計」,這也是工業設計考慮「人」的因素,從人的角度去思考而產生的設計。這對老人使用者也是相當方便、貼心呢!

Q工業設計設計出來的產品是要被市場考驗的,那產品在設計之前也要做市場調查,或是其他準備工作呢?

一點也沒錯,工業設計師為了瞭解消費者的感受,設計前的市場調查是很重要的,如果設計師把自己關起來、埋頭苦幹一番,設計出沒有需求、沒有市場的東西,那就毫無意義。通常設計的流程中,會先有設計研究與市場調查,然後才開始思考設計概念、展開設計。雖然一般業界通常會因為時間的因素而簡略這個過程,但是市場調查仍是健全的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使用者的需求是最重要的,所有設計都是要依據這些需求來定下設計目標,然後才開始進行設計的工作。

Q一般聽到的「工業工程」、「工業管理」等等,和「工業設計」有什麼差別呢?而「工業設計」又會特別注重哪些課程、能力呢?

「工業設計」和「工業工程」、「工業管理」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工業設計」最需要三種能力,第一個就是創造力,這是身為工業設計師最重要的元素,第二是擁有工程技術嚴謹的思考邏輯,第三是美學素養。所以,工業設計也可以說是結合工學、美學、社會科學的一門學問。我們為了培養同學設計能力,在學其間必須兼修學科與術科的課程。學科方面有工設概論、色彩學、、材料加工、製造程序、機構學、人因工程、設計方法等主要課程,術科方面則有素描、工程圖學、工廠實習、平面設計、機構設計、產品設計、產品開發、專題設計等核心課程。融會設計的術科與理論課程,才能具備好的設計能力。畢竟,就業時,只會談設計卻不知道一點產品製造的相關實務經驗是不行的。我們希望我們每一位學生都能習得術科與理論,融會貫通。

其實,就業時最能評鑑出個人設計能力的就是學生的作品集。我們的學生畢業時都有厚厚的一本作品集,收錄大一到大四,包括出外比賽的得獎作品,這樣一本作品集在就業時更勝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這些作品集是一個歷程。繪畫在設計中扮演「溝通」設計概念的工具,我們要求系上同學在畢業前具備良好的表現技巧能力,能夠在只有「一隻筆、一張紙」的情況下就能畫出腦中所設計的產品。能夠清楚表達產品設計概念是工業設計師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我們也會隨時隨地訓練學生這類的表達能力,不只是會「畫」,也要會「話」!在說明自己設計的產品時,要懂得跟客戶或是消費者溝通,才會有最好的設計。我們訓練學生的時候,會要求學生將作品擺出來,進行自我的成品發表,並且進行產品設計的理念溝通,透過討論互動的方式,學生與老師都會提問題與意見,像是為什麼要這樣設計、為什麼要這樣解決,這樣的訓練將可以增進學生產品表達的能力,是相當刺激的訓練過程!有些同學剛進來,相當木訥,但最後都能「說」出自己的設計構想,相當令人欣慰。

Q工業設計除了在設計方面以外,表達、表現能力方面也需要運用自如嗎?和未來就業發展等等又有什麼關係呢?

是的,不然好的設計構想可能因此被埋沒。尤其是好不容易想出的好構想,卻因為說服能力不夠、表達能力不佳而被砍掉,實在是非常可惜。設計師,在企業理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衝鋒、站在第一線的,也是最容易與董事長、老闆進行接觸的,不同於其他工作者也許一輩子都見不到老闆一次。因為設計出的產品可能將帶給公司很高的利潤,設計師通常就在董事長、老闆旁直接解說設計的產品,所以表達能力是一定需要的。這種工作曝光率很高,在企業裡也是定位在最前線,有「往前衝」、「帶頭」、「領導」的作用,因此工業設計師無論是在公司資源、利潤或是設計師本身的薪資、重視程度等都有一定的評價。

當然,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個人工作室的情況不太一樣,大企業通常會將設計單位獨立出來。而沒有設計單位的公司,則必須另外找專門設計的公司或個人工作室來設計產品。工業設計畢業後,學生可能會在企業裡的設計部門工作,也可能自己組工作室接設計案,也有在智慧財產局、專利公司審理產品的新式樣專利,或是政府設計中心單位從事設計的推廣等。前陣子經建會有一份調查顯示,工業設計與資訊的人才是近十年就業市場最熱門的,因此就工作來講,目前可說是「工作在找人」的情況。以台灣目前「製造」持續外移的趨勢來看,「設計」研發將是台灣現在與未來的生存競爭上不可或缺的無形人力資源。

Q一般唸工業設計的學生,在唸完大學後可以朝哪些方向進修呢?工業設計未來發展又是怎樣呢?

現在學校為配合知識經濟的潮流,並因應目前台灣學生學歷普遍偏高的現象,採取一項政策,也就是鼓勵、希望本校大學部畢業的同學中至少有70%能夠唸國內外研究所,繼續深造。當然,唸研究所並不是說以後就一定要從事研究,但放眼未來,對同學的生涯發展終究是有利的。我們不會定死學生的發展方向,拘泥於某類產品的設計教育。像是台灣以往蓬勃發的家具業、家電業因為技術的成熟,及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漸被資訊業與通訊業取代,設計人才的流向也隨著改變,所以我們訓練學生時通常讓學生接觸各種設計,並藉著多元的接觸找到最想做的設計方向。

其實唸工業設計的學生通常興趣廣泛,畢業後也不一定從事產品設計。有許多學生除了本科的產品設計外,對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動畫設計等媒體的設計也有興趣,因此本系設有媒體設計學程,供同學修第二專長,並且在修畢後給予證書,對學生未來的就業更有幫助。配合產業的需求,本系更將自94學年開始,分為產品設計組與媒體設計組招生,提供學生多元化的設計學習機會。

Q當這個世界越來越重視個人價值的同時,設計便顯得格外重要。從國外回來的設計師會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認同某項設計想法而在回國從事產品設計時,造成一些設計的盲點呢?

這是有可能的。以設計產品的美學要素而言,現代美學有著一定的流行元素,將認定中的美學強力灌輸給同學其實是不適當的,因為不同印象的造形也都有可能受到歡迎。這當然又得歸究到人的因素,因為不同的消費族群有可能偏好也不同,所以如何讓學生能運用自如地處理出想要達到的造形印象才是教育的重點。學生在學習時,要具備一定的設計敏感度以及觀察體驗,才能提昇這方面的能力,這就需要靠實做及生活觀察,只是唸課本或考試是培養不出來的。

Q可否請系主任為我們介紹一下大同工業設計系的特色呢?

國內外的工業設計系與建築系同樣地,有的設在藝術學院,有的設在工學院,也有的是設在建築學院或者獨立的設計學院當中,這是因為重視不同方面的緣故。大同的工業設計一開始是在工學院,去年才改設在經營設計學院之下,將來也有可能設在獨立的設計學院中。

在大學裡最早成立工業設計這個系的就是大同跟成大。我們因為與大同公司的關係,強調建教合作,研究發展的辦學理念,因此大同的學生擁有企業的支援,會比較強調實做、實務部分,是很適合學習設計專業的環境。而在師資部分,多位老師留學自美、英、日、澳等國,研究領域也多元化,不會偏向工學院或全設計單方面的領域。老師的專業背景,有設計、機械、資訊等等,不像某些學校因為都是設計類同質性太高的老師,反而少了些火花被激發與研究領域整合的機會。

另外,我們系上專任老師的比率很高,其中專任老師17位,兼任2位。因此師生互動的情形十分良好。由於老師在寒暑也來學校上班,使學生放假也可以找到老師。在教學上,因為顧及教學成效,會將一班分成三組,做小班教學。暑假則有安排學生到外面的工廠或公司實習,同時老師也會前往輔導與評核,並要求寫實習日記。我們的學生在大四的時候,都要將畢業設計作品參加每年世貿展出的新一代設計展,並發行畢業專刊及光碟。畢業展的工作非常繁雜,同學除了要完成本身的畢業設計外,還須分擔許多如文宣設計、展場設計、公關服務、專刊設計等的公共事務,雖然很辛苦,卻是一生難忘的學習經驗。

目前大同工業設計研究所有開設碩士在職專班,這些學生都是有經驗的設計師或主管,提供了一般日間學生很好的機會。因為在職專班學生服務的公司要找設計工讀生、實習生時,都會優先考慮本系的學生,也常提供就職情報,對未來學生就業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我們也可以藉此同步知道業界需求,像是目前企業使用的電腦軟體、作業型態及要具備的能力等等,使我們能夠及時修正,調整教學的內容與方針。另外,大同公司本身也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學生要實習、看模型或參觀工廠都很方便,其他的學校就沒辦法做到。我們學生在學時就有許多機會可以接觸業界的資訊,因此大學畢業步入就業市場時,工作內容不至於與所學有太大距離,減少了就業落差。

我們學院設有商品開發服務中心,師生可透過此中心,執行各項產學合作的設計案。過去這十個月,我們就已完成了八個合作案,目前尚有兩案正進行當中。很多同學參與產學合作案,從中學習了不少的實務經驗。

我們也很鼓勵學生參加設計比賽,因為設計比賽的成果不但是對自己實力的肯定,更是將來就業時企業取才的參考依據。對工業設計系的學生而言,這往往比學業成績單來的有說服力!一般而言,企業舉辦設計比賽的目的有二,一方面是透過這類比賽,獲取新構想並評估「商品化」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則在推廣公司的知名度,建立企業形象。總而言之,這類活動提供學生將設計與企業目標結合一起,同時檢驗自我實力的場合,對雙方都有利。

台灣目前有幾個設計資源教學中心的計劃正在進行,內容包含了各校師資的交流或邀請外國外大師級設計師來台演講授課等。大同工設也是中心的夥伴學校之一,活用這些教學資源也是我們提昇教學成效的一個輔助方法。

Q當人的生活模式、社會結構不斷變遷的同時,工業設計又會有怎樣的變革呢?

工業設計活動的本質在於人的生活,因此工業設計會隨生活的多樣性而有不一樣的發展。用另一個角度來看,設計是一個溝通的過程,包括對於需求者的溝通,也可以說是一種語言。舉例來說,椅子的設計因為要反映生活的多樣性,便不再只是順應人因工程、坐得舒服就好,試想麥當勞那又硬又小的椅子,其實是為了增加顧客的流動率,如果麥當勞的椅子設計太舒服的話,顧客可都不想動啦!工作用椅又何嘗不是如此。不同椅子說明順應不同社會、個人需求而有多樣性的設計變化,這是非常複雜的關係,已非單純的外形而已。

至於未來的社會結構變化對工設的影響,可預測的是弱勢族群使用的輔具與醫療器材的設計,會越來越受重視,特別是高齡化的社會現象,相信與老年人相關的設計也會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例如輕薄短小的設計概念,在高齡化的社會中將被顛覆。!此外,網路化的生活型態改變,也帶來各種新的需求及設計挑戰。

Q隨著科技的進步,當設計工作多以電腦輔助時,會對工業設計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就好像現代人電腦用多了,錯別字跟著增加的道理一樣,設計過程可能會有「被電腦牽著走」的狀況而減少了設計者的創意,或是本應該運用草模、觸覺去體驗產品的質感時,可能因為只用電腦的關係而抓不住想要的產品材質。因此不能太過依賴電腦,基本的設計過程是不能忽略的,就好像教小朋友算數,不能一開始就教他用計算機,還是必須能夠自己運算才對。當然,電腦輔助設計工具也是有許多好處的,尤其對產品細部描寫技巧較弱的學生,就幫助很大,它可減少設計上瑣碎重複的工作,相對而言就能增加創意施展、發揮的時間。

Q具備什麼樣特質或性向的學生適合唸工業設計呢?

富好奇心,會以愛心、感受美的心去發現生活中「不滿、不安」的問題事物,並喜歡發揮創意,積極解決問題的學生是比較適合唸工業設計。記得我在日本進修博士課程時,指導教授在開學的第一堂課,就在黑板上大大地寫了「設計就是愛」!剛開始聽到會不以為意,甚至認為有點唱高調,但久了之後就發覺,這是很有啟發性的一句話。設身處地考慮使用者感受而設計出的產品才富有意義!因為它包含了設計師的體貼與愛心,也就帶給了使用者感動與方便。在進行設計時,要了解及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與價值也是同樣的道理。像是車子設計開左或開右就必須注意當地國家的情況才行。又比如,不同的文化對於色彩的使用有其禁忌,因為誤用產生的後果可想而知。有這些特質的學生,只要有興趣,再經過專業的設計教育,相信都能發揮無限的設計潛力,為台灣的工業設計開創閃亮的未來!

 

訂閱

訂閱文章

本基金會不推薦任何醫療診斷、處置、器材、藥品以及美容、保健之用品與食品。無論何時,務必詢求專科醫師的建議。

編輯推薦

出版單書

 

 

 

 

more<<

線上使用者

目前共有 0 個使用者1 位訪客 在線上。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