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學管理學院‧吳壽山院長/許光宏主任(上)

WeGenius第11刊‧2004年

長庚大學管理學院

吳壽山院長

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許光宏主任

以研究帶動教學品質的提昇,求落實止於至善的人生態度,請來長庚品味!

長庚管理學院推出國際雙聯學位及領先的生物科技管理,醫療健康產業管理,數位內容,文化創意產業管理,醫療資訊…等系列課程,聯盟世界名校邁向卓越!

以下用「劉」代表劉總監,「許」代表許光宏主任,「吳」代表吳壽山院長。

劉:我們過去接觸過各校相關的生物科技系所,例如交大生命科學院提供同學一些法律、管理、商業的課程,這些院校多是注重專業技術部份,對於產業經營方面比較沒有全盤的介紹。長庚大學則特別設立“生物科技管理學程”,許主任您本身是負責生物科技管理學程的開創,想請您為我們介紹此課程的內容。

首先我先簡單說明生物科技產業化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管理上的議題。長庚大學發展的生物科技管理學程包含五大主軸。第一是生技產業的分析,這個部份涉及到比較多企管的知識內涵,例如:財務分析、產業分析、風險管理等。基本上和管理的基礎知識是互相銜接的。以生物科技產品來說,本身有其獨特性,第一個就是它的風險不可承受性。例如我們現在要讓一種健康食品上市,從過去藥物開發的過程當中都沒有問題,但要是民眾使用後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這個風險就很大,所以必須很重視風險評估。第二個特性就是生技產品的研發過程,是一條很長的價值鏈,類似路程很長的接力賽跑,一棒接著一棒。研發過程需要花很多時間,有很多不同的人才要介入。在比較末段的部份就需要法律人才的參與,例如智慧財產權的取得。再稍為往前一點,也就是新產品向政府機關申請認証並通過許可,進行商品化的這些過程以前,要進行一連串測試、臨床實驗,這通常需要一、二十年的時間,經過pre-clinical和phaseI、phaseII、phaseIII 等階段。在產品進入市場之前,如果是一個宣稱有療效的產品,例如是一種新藥,還要再做一些驗證,這些驗證要應用到很多技術。但如果是屬於健康食品類,它不用宣稱療效,例如長庚生技公司研發的七葉膽,只需要做一個毒性測試,驗證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再來考慮的部分就是行銷、產品包裝、銷售通路等方面。以上就是有關生物科技產業規劃、分析的內容。

第二個主軸是應用工具來幫助生物科技產業發展。工具面來說最主要就是所謂的生物資訊,生物資訊尤其會應用在和基因相關的科技產品上。從過去的歷史發展來看,這個部分的應用分為兩大類:一部份是把生物資訊的東西當成工具,來幫助生技產業;另一個是把生物資訊的軟體當作一項產品來銷售,這是所謂的生物資訊公司。例如:Informate公司,之前它的股票飆漲,後來又跌了下來,因為市場起初對於基因產品的期望很高,認為生物資訊的軟體有很大的市場,但後來發現基因產品的研發速度很慢,所以轉而認為這一軟體的潛力並沒有那麼高,造成股價下跌。所以第二個主軸就是利用生物資訊和生物科技專業知識的結合,用研發出的軟體來做管理。

第三個主軸是影像科技。綜合的說法就是ELSI,這就牽涉到法律的概念。ELSI代表Ethical(倫理),Legal(法律), and Social(社會) Implications。依據以上幾點為中心概念,對於生物科技產品的研發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人類生活改變,以及社會安全的問題,我們都有接觸到。舉例來說,過去曾經利用基因工程的方式,研發出一種稻米,讓它能夠抗除草劑,使農民耕作方便,噴灑除草劑也不會影響稻米的生長。可是產生了環境的問題:因為這些稻米生長得很好,所以攻佔了生長地,對生態造成負面影響。生技產品並不是自然的而是人造的,我們要懂得如何去控制它,規範在一定的範圍內。而對於人類或地球的改變,在倫理道德上產生什麼樣的衝擊,長庚大學也有一組人在研究這個議題。

第四個主軸是生技產品本身對社會價值觀、道德觀產生的衝擊,也就是影像處理。生物科技產品中很多都要應用到影像技術,包含醫療的部份,所以影像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舉例來說:許多生技公司解讀出很多DNA的序列,可以用計量的方法去處理,這一部份由電腦來負責。也可以用影像的方式,去做一個比對,經由最佳化找出裡面的資訊。這就是一種影像科技的處理,也是一種管理人員利用資訊工具,應用在生技產業上面的例子。

最後一個主軸涉及到生物科技本身的知識,我們要如何去驗證認定一個具有潛力的生技產品,然後讓它商品化。至於如何找出、評估這項產品,這一部份就需要高度的生物科技專業知識。長庚的工作團隊裡有一群醫師和基礎研究者。舉例來說,在美容方面,膠原蛋白是女性關心的問題,如果皮膚的膠原蛋白越多,代表膚質越好越健康。現在有一項含有膠原蛋白的生技產品上市了,但消費者是否真的具有專業知識,去知道這樣產品的效果?實際上來說,膠原蛋白是大分子的結構,如果經由外敷,根本無法穿透皮膚,所以擦了膠原蛋白其實沒有實質的效用,它的效果實際上是廣告出來的。所以我們的團隊要做的是:如何去找出一項恰當的產品,更接近它實質的療效。以生物的知識來說,可以穿透皮膚表層進入人體的是氨基酸分子,而不是膠原蛋白,但是氨基酸進入人體後,無法自行合成膠原蛋白。所以這在某種程度上又涉及管理層面,也就是如何在專業的知識中,整理出有用的資訊,然後轉化成一般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型式。至於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時候,要知道它只是一種廣告,或者是確實有療效。

長庚當初在發展生技管理學程,就是以這五大主軸來並重發展,不過在管理學院裡自然會比較強調第一部分,我們也曾訪問過國內許多的生技產業業者,他們發現台灣內部的價值鏈尚未形成,比如說產學合作、產官學之間的關係,例如教授本身能不能成為一個實業家?這和國內一些制度問題也有關,經由與他們的對話,我們知道未來政府要扮演一個比較積極的角色。把產、官、學三部份結合在一起。

劉:長庚目前的研究論文發表數(publication number)在國內是排名第四,而長庚的團隊很有企圖心,希望能衝到第一流的位置。我們知道長庚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很好的企業體在支持,學校的營運方面也希望以企業的經營和資助,來幫助教授及學生有更好的發展。希望兩位教授可以現身說法,讓青年學生了解長庚管理學院有什麼樣的特色與優勢,以及未來的目標是什麼?剛才許主任已經提到生技管理學程是一個很大的特色,院長您覺得在這個學程之外,您對長庚管院的整個構想是什麼?

吳:我在長庚只有兩年多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當中大概做了幾件事,是我覺得比較滿意、或者是有需要再改進,去逐步擴大其影響層面。在剛才所提到的論文部份,主要是因為醫學院很好的績效造成的,我們的醫學院在世界性的研究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所以這可以說是長庚大學最大的特色。管理學院如果能架構在醫學院和工學院既有的成果上來發揮,很快就會有加成的效果。例如說推動生物科技管理學程,除此之外,我們也和國外的大學,如:西雅圖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這些大學的合作關係也會越來越密切。我們現在正在推動跨國的國際學術合作研究計畫,也已經有由國科會同意的雙邊合作計畫在進行,另外也結合了中山大學、政治大學、交通大學、西雅圖大學和華盛頓大學一同推動國際雙聯學位,所以長庚生物科技管理學程是台灣第一個具有雙聯的國際碩士學位,這是一個領先國內其他學校的地方,而且可以看得到長庚辦學的基本態度,我們的校訓是「勤勞樸實」,可以說是很實在的。王永慶董事長的理念就是「不做則罷,要做就做最好的」,這樣的理念是貫穿到最底線的。因此任何和這個主軸有關的工作,都可以預想到未來董事會的大力支持。所以,以研究來帶動教學的方式,會使這一類的學程漸漸發展。

最近我們也準備要形塑另外一個重點學程,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學程」。全台灣只有長庚大學把工業設計系設立在管理學院裡,這是非常特殊的狀況。而文化創意產業的附加價值是非常高的,如果跟管理做結合,把管理中的行銷、財務,甚至是廣告對產品形塑的作用,應用到產品上,可以看到最明顯的就是以往的made in Taiwan會變成design in Taiwan。所以我們有很大的機會來領先亞洲地區。

除了剛才提到的這兩個學程,我們還有四個學程,以做為整合四個系所資源的橫向連結作用,這個連結會跨到工學院和醫學院。對於青年朋友在選擇志願的時候,未來學生不是只局限在他就讀的系所,他有機會跨越到其他領域,更利於創新。因為現在最重要的是整合性的創新,先有整合的認知後,再帶動創意的出現。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發展,是長庚管院未來的一個特點。

在長庚的一個特殊現象就是,老師們的專長很多樣化。很常見的就是在一段時間如五、六年之投入後,會轉移專攻另一個主題,例如說許教授原本在醫務管理系,現在轉移到工商管理學系來發揮長才。就因為這樣造就了興盛的研究和學術風氣,產生很好的跨領域整合。以這樣的整合來看,我們未來的七大學程,例如說:電子商務,毫無疑問需要工管和資管系的整合。還有運籌管理,就需要工管和工學院的合作關係。在醫療產業管理這個部份,則需要和工業設計做結合。例如說現在社會老人化的趨勢,銀髮族的各項用品和一般產品的設計理念不同,像床舖、行走的輔助器,都需要工業設計的介入。還有現在可以看到很多的新式大樓,都是建築和工設的結合。

我來到管理學院這兩年半以來,是站在歷屆院長的肩膀上成長。所以研究論文發表數是全國第四名這樣的潛力,我就任後很快就感受到了。我觀察現在長庚校園裡的氣氛和老師們的素質,我深信只要長庚大學的進步方向抓對了,再加上有豐富的資源,還有很有熱忱的工作團隊,它要成為頂尖的力道是很強勁的。

歷屆院長推動的幾件事情,我都進一步把它變成制度化。比如說社會關懷,長庚大學目前是第一個、恐怕也是唯一一個,在學生畢業以前要修社會關懷的課程,學生一定要到育幼院、老人院等弱勢團體,或是參與單親家庭的輔導,讓他可以在離開校園之前,就去感受到關心社會的人文倫理。如果他在管理學院裡只獲得管理方面的知識,卻沒有社會關懷的情操,或是根本無法去感受弱勢,我們可以預想他未來走偏路的機會一定很大,因為他不曾去感受社會的黑暗面。所以我們希望同學在大學的時候可以讓他去感受這些事情。曾經有位學生寫e-mail給我,說他在參與社會關懷課程之前和之後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他是住校生,放假回家有一大半時間都花在通勤上,在家休息的時間也不多,祖父母想找他聊天,他都覺得很厭煩。原本參加課程時也只是抱持著漫不經心的心態,覺得只是跟著老師和一群同學去校外走一走。他到了老人院後,要幫老人們摺棉被、掃地,老人們都跟他說,他們不要學生幫他們做這些生活雜事,最希望的是可以跟他們聊天。結果一聊就從早上八點聊到晚上六、七點,大部份都是老人們在說話,學生中間要插話的機會不大。這個寫信給我的學生說,他這才了解到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所以讓學生參與社會關懷的課程,可以讓他們真實的去感受到社會面,這也是我們把它列為必修課程的原因。我想,管理教育需要這樣的投入,學生們才能領略到什麼是倫理。而專業倫理就要從社會倫理開始培養。

我們推動的另外一項重點,是來自於王董事長很重視的一項概念:理論和實務合一。因為王董事長本身沒有很高的正式學歷,但是在他奮鬥的過程中有很多寶貴的經驗,他累積了一定的實力以後,就可以回頭來領導別人,這些在他的幾本著作中都有脈絡可循。我所做的,就是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找一些可以做為學生典範的人,把他們所有說過的話全部整理成一份經營智慧資料庫。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台灣經驗」經營智慧是很有特色的,卻沒有人去做有效的整理。在台灣產業發展過程當中,一些領導經營的工作者、企業家們,每個人都有獨到的見解。例如說我們的王董事長,還有元智的創辦人徐有庠先生等,他們的成長背景,都包含其時代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更有他們獨特的地方。而他們獨到的地方是可以傳承的。這些見解可以對開發中國家在發展管理或是產業發展的經驗裡有所幫助。所以我們把它變成個案,目前已經推動了、寫了23個個案,還有13個個案在試教,我們會陸陸續續的,在教育部的支援下,分四年以個案教學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些個案目前在長庚大學、明志技術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我們都準備全面性的推動試教,因為試教才能修改,修改到最後希望以一個人、一個角色的方式來建構個案的內容。因為現在的社會物質生活很富裕,我們過去的成長歷程在現在聽起來都很難想像,例如說我們以前過得清苦,所以吃的常常是一碗飯,上面放一塊豆腐,再澆一些醬油就是一餐了。很多經驗都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像,但是我們都經歷過。所以在企業成長的過程當中,「客廳即工廠」的邏輯如果不把它描述下來,年輕人會覺得怎麼可能曾經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在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當中,這個概念的貢獻很大,減少很多的失業,也減少了很多社會問題的發生。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很值得我們去投入的工作。

總體而言,管理學院就是做這些整合協調性的工作,讓四個系都能全面性的來參與。長庚大學本身是不太宣傳的,因為實力就是最好的宣傳,就像一個人要有很好的外交,就要有很好的實力。我們有很好的內涵,再來就是看青年朋友會不會認為來參與這樣的環境是值得的。我們曾經做過調查,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長庚的原因是因為家長的建議。就是因為家長認同我們的「勤勞樸實」,認同「理論與實務合一」的觀念,因為這正是對他們過去的成長有幫助的,所以如果他們的孩子成績落點在這一階段的時候,會優先考慮長庚大學。而落點在這一階段的學生才優先考慮就讀長庚,是目前我們發展被限制的原因。因為學生在填志願的習慣就是「國立填完填私立,北部填完填南部」。那麼要如何打破這個邏輯?我們的努力的方式就是形塑自己的特色,只有在一點一滴創造出各個小特色,長庚未來的特質才會有更好的改變,不然也不容易有長足的進步。像我們今年度開始博士班的招生,是由四個系資深的老師一同合作,這就像當初長庚醫學院的博士班,一開始只辦一個,再各自逐步成長。再來我們準備要開始和國外的學校一同合作,還要和產業一起合作,所以我們的學生會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在國外和在產業界裡學習,使他們和國內現存的企管博士班學生不一樣,這就是我們的特色。當我們的實力逐漸增強而且被認同,就代表我們越來越有機會,也很有機會打破「填志願迷思」。何況長庚的收費是比照國立大學的,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

因為我們自己也在檢討,長庚的研究成績已可以排名全國第四名,能不能對青年學生造成一些影響?前天的中國時報報導,長庚和元智的管理學院,在研究方面和許多國立大學是並列的,但是我要告訴各位的是,我們實際上比他們都還要好,因為我也是四十五位評審委員中的一位,但是我必須要避嫌,所以我沒有去做最後的執筆工作。在十三個評鑑項目裡面,我們比較不理想的部分是推廣教育。但我們現在跟政治大學的公企中心合作,已經簽好備忘錄,明年就要開始推動台塑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精神,所以我們就把長庚的老師和企業界的高級主管一同集合起來,針對本土企業化的社會影響來討論。總而言之,我們已經有具體的想法,要往世界卓越的角度來發展,同時也希望對本土的產業產生關心,發揮影響力,用英文來說,我們希望能有「Global Excellence」(國際卓越)的水準,然後達成「Local Impact」(地方影響力)。我們管理學院現在開始有一點點條件可以有這樣的夢想,也希望能逐步去實現。這樣的實現或許在下一任的院長任內,因為做研究的人一直留在行政工作上,等於是一直在服務別人,比較沒有自我進步的空間,所以要輪流,而造就好的氣氛並且可以維持下去是我覺得最重要的工作。

在師資方面,我們從去年度開始,從國內外延攬優秀的教授,希望他們可以來當一年客座教授,只要他們喜歡這裡的環境,我們都希望他們可以留下來,加入我長庚的陣容。所以我們有香港城市大學的教授,下個月就要來當半年的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目前也有兩位教授有意願前來。這些教授都是台灣人,他們去香港的原因主要是薪資比較優渥,但他們常會回台灣探望父母,而我們離中正機場最近,所以他們會優先考慮來當客座教授。當然,這只是玩笑話,我們的確有很好的條件,比如說:我們有提供很好的宿舍環境,這即使在國立大學都不是很普遍的;萬一身體不適,長庚醫院就在旁邊。有些教授會想回來孝順年邁的雙親,而我們的「養生文化村」就在旁邊準備好了。所以我們的資源是有機會吸引一些教授回來的,例如現在有美國的教授在向我們申請,目前在審核的階段;也有南部國立大學的教授在和我們談,那為什麼我們會和南部的大學有比較密切的接觸,就是我們剛才談的迷思,同樣在北部所以沒辦法對北部大學的教授產生很大的拉力,因為有些人會覺得在國立大學任職比較安全穩定,所以南部的教授可能家在北部,如果他來當客座教授半年或一年而喜歡我們這裡的環境,並且了解我們的財務狀況是所有私立大學裡最好最健全的,學校的經營也組織分明有效率,不渾水摸魚,這對有些人來說或許是缺點,但其實是我們很大的優點,因為不用花費無謂的時間去探索。長庚大學絕對是自我成長和研究的好環境之一。

訂閱

訂閱文章

本基金會不推薦任何醫療診斷、處置、器材、藥品以及美容、保健之用品與食品。無論何時,務必詢求專科醫師的建議。

編輯推薦

出版單書

 

 

 

 

more<<

線上使用者

目前共有 0 個使用者2 位訪客 在線上。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