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電機系所‧許博文教授

WeGenius第7刊‧2003年
台大電機系所

許博文教授

1. 當初是基於什麼因素的考量將台大電機系擴展為電機學院?

2. 學院成立至今五年,在院長帶領下發展愈加出色,已經能與美國十大電機系媲美,您對於電資學院未來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期許或遠景?

3. 想請院長談談您任內系友捐獻情形及捐款應用的方向?

4. 是否有和產業界共同合作的研究發展計劃?

5. 物理領域偏理論科學,而電機領域偏實際應用。院長當初從理論走向實際工程,是基於什麼樣的考量?

6. 現在高中生對自己適合念什麼感到很傍徨,那院長您對現看到這本刊物的高中學生會有什麼建議?

7. 現今國內大專院校培植的電機、資訊人力資源,是否合乎產業界的需求?產業界目前最需要的是具有什麼特質的人才和哪方面的人力資源?

8. 交大最近主動出擊到美國矽谷徵才,不知台大電資學院是否也有類似清交的具體行動,以吸取更多優秀的的人才?

9.政府大力推動矽導計畫以培養系統晶片設計的人才,電機資訊高科技公司和學院之間產學合作比以往更密切,想請問院長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為何?

10. 台灣電機資訊產業相較於國外,有哪些優勢?劣勢又為何?

 

1. 當初是基於什麼因素的考量將台大電機系擴展為電機學院?

        在最近十年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所需要的大部份是電子資訊類科方面的人才。但因大學科系結構不符合社會需求,比如說社會需要三、四個電子資訊的人才,但大學只能提供一個。我們預見如果大學培養人才的結構如一直和社會需求脫節,會造成失業率提高,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增加招生,但要增加招生相對就必須要有較多的師資來源,但礙於大學教育體制,並不能隨心所欲的增加師資名額。經過大家研究後所討論出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從電機系中分出一些領域然後單獨成立新的研究所以增加師資名額,這些新增加的老師也可反過來在教學上協助電機系。但這種做法又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新成立的研究所是一個在工學院底下的一個獨立單位,這個獨立單位最後終將跟電機系不發生任何關係。所以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將電機系和電機系所分出的研究所從工學院分離開而自己獨立成立一個學院,這樣就能解決在原本在工學院底下有關電機領域的各個單位過於零散的問題。所以電機系從系擴展到學院主要原因是為了配合社會的需求,要在大學培養更多電機資訊的人才,不得不想出一些破除現行體制而使系所能有所成長的做法。

        當電機系獨立成為學院後,資訊工程系還留在工學院,這是非常怪異的,因為資訊工程學系是二十多年前從電機系的計算機組分出來的,電機和資訊不可分,為了平衡學院發展,所以資訊系後來也脫離工學院加入電機學院而成長成電機資訊學院。

        原本電機系還在工學院底下的時候,工學院四大領域土木、機械、電機、化工四個系會在無形中達成一個平衡,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問題,但實際上是一個錯誤,因為這跟目前工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導向不同。如果我們不做此轉變,就沒有辦法培養更多的人才,大學結構永遠跟業界人才需求結構脫節,恐怕會造成失業率更加上升,最近教育部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最近設立了專案來讓各大學增加電機資訊方面的教師人數。自從做此改革至今已經過了五六年,我們覺得當初的做法是對的,對國家社會都有正面的幫助。

2. 學院成立至今五年,在院長帶領下發展愈加出色,已經能與美國十大電機系媲美,您對於電資學院未來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期許或遠景?

        教育部目前有一個研究型大學整合計劃,主要有三個較大的案子,一個是台灣大學校內整合計畫、一個是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大學系統,另一個整合南部的中山、成大二所大學,三個案子已初步通過教育部的審劾,目標是讓台灣的大學能走出去成為國際一流的大學。其中台灣大學的部分,校內提了很多的構想,最後有四個通過審劾,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學院所提的〝資訊電子科技整合研究中心〞的設立,目的是做各個領域的整合。

        目前資訊電子科技要做更進一步的發展,除了還有一些技術瓶頸要突破外,也要引入其他各個領域的知識做一個整合,舉例來說最近中央大學劉校長在規畫的〝數位內容〞計畫,就是引入戲劇、文學、音樂、美術等等領域來做整合,像國外電腦動畫的發展也是戲劇和資訊技術的結合。而台大為國內唯一各個領域發展都很完整的大學,我們可以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做跨領域的研究。

        所以當初成立學院的好處至今就浮現出來,當您是以學院為單位而不是以系為單位時,很容易集合大家的力量跨出去和別的學院合作,而台灣大學是一個各個領域皆發展完全的大學,所以學院成立至今才有機會去嘗試結合文學院、理學院、農學院、工學院、醫學院中的老師與學生一起進入研究型大學整合計劃裡來研究前瞻性技術,包括生醫電子、奈米技術、生物資訊等。所以學院未來要走的路就是充分利用台灣大學各個領域完整的優勢,結合不同領域的人才做出跨領域的東西。

3. 想請院長談談您任內系友捐獻情形及捐款應用的方向?

        我在美國念書時感覺美國大學和工業界的關係蠻接近的,而在台灣兩者之間的隔闔卻反而很深,產業界是產業界,學校是學校,兩者搭不上關係。我覺得學校應該跟業界要有所互動,才不會脫節,於是在我擔任院長後,舉辦了〝創業講座〞,請事業成功的系友回來母系談談他們的經驗,那時正好林百里創立的廣達電腦剛剛上市,於是就請了林百里來系上演講。除了演講之外,也向林董事長介紹了系上的現況,也提到我們成立學院的目的是希望大學培育人才的結構能朝社會需求去改變,但學生老師一直在成長,研究所的規模比大學部還龐大,因此出現空間困窘的情形。在林董事長來演溝後同年的耶誕節前夕,邀請我們去參觀廣達電腦,當時林董事長主動開口向我們說:上次我去學院演講時,不是有提到空間不夠的問題?也許我能幫一點忙。於是我們回來雙方就開始規劃設計新的電機系系館,林董事長看了計劃書之後二話不說就贊助興建大樓所有全部費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的建築捐贈及大筆研究捐款。

        我當初舉辦創業講座的目的只是想請有創業經驗的系友回來談談創業歷程和增加與系友之間的聯繫,並不是以募款為目的,各位系友是因為了解到電資學院成立的目的、未來走向和所碰到的困難後,主動捐款幫忙電資學院脫離經費、空間不足的窘境。所以我那時有一個感觸就是說只要您的想法和做法是對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用勉強。

4. 是否有和產業界共同合作的研究發展計劃?

        目前共同研究發展的計畫很多,現有這樣的情怳部份導因於當初舉辦創業講座。講座的目的是單純的要跟畢業系友有所互動,但藉由兩邊的互動接觸,大家才會互相增加了解。產業界了解到我們的狀況,學院需要成長、突破瓶頸,業界就會來幫忙,所以才會有林百里董事長捐建築物的情怳,除此之外像聯發科技的蔡明介董事長也捐款一億給學院作學術研究,矽統科技杜俊元前董事長提供高額獎學金給研究生等等不勝枚舉的例子都是從幫助學院成長為基點出發的。同樣的,學院也會了解到業界目前在研發什麼,我們的老師、研究生無形中所做的研究就會朝向業界需要的方向,所以學院很自然地從單純只做學術研究提升到將成果申請專利、技術移轉給業界、共同研發的階段。

        經由兩邊的了解互動,終於改變了過去學術界是學術界,產業界是產業界兩邊完全搭不上調的情怳。這一切都歸根於當初因為想做一個改變而設立學院迎合產業界對電機資訊人才的需求,如果當初沒有做此改變就沒有後來和產業界互動的機會,所以自從設立學院這幾年以來對業界和我們影響非常非常的大。

5. 物理領域偏理論科學,而電機領域偏實際應用。院長當初從理論走向實際工程,是基於什麼樣的考量?

        坦白講,我高中畢業時,我不知道我適合念什麼,在六十年代國內受到楊振寧、李振道得到物理諾貝爾獎的影響所以物理系是第一志業,所以當初就這樣進了物理系。大學畢業後才開始慢慢了解科學和工程的差異,畢業出國念完物理碩士後更是完全了解什麼是工程什麼是科學。我了解到我實在不適合走科學的路,因為〝走科學的人是寂寞的〞,走科學的人比較需要專注於尖端研究上,是比較離開人群,要能忍受孤獨,而工程則要走到人群去發覺他們的需要,然後開發他們所需要的產品。依我的個性是比較喜歡跟人群接觸,所以我念完物理碩士後才毅然的轉到電機領域。

        當初是因為我根本弄不清楚什麼是科學、什麼是工程,才會在一開始踏進物理領域而不是電機領域,所以我對現今的高中畢業生是否能真正了解什麼是物理什麼是電機仍然抱著懷疑的態度。

6. 現在高中生對自己適合念什麼感到很傍徨,那院長您對現看到這本刊物的高中學生會有什麼建議?

        現在大學愈來愈了解到大部份的高中學生無法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興趣在那,適合念什麼。在國外的大學就算您是申請外文系,第二年還是可以轉到電機系,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差異?因為他們較不在乎,只要有心一切重來也沒關係。國內礙於制度無法這麼隨心所欲,但我希望未來大學的轉系條件能更鬆、更開放,讓有心的學生能順利的轉到他有興趣的系,而不是當初選擇了一個系就要一直念下去而無法轉系。像電機系今年就收了二十幾個轉系生,比以往多很多,目的是為了讓更多有興趣的同學轉進。

        一個高中生要了解一個科系在做什麼實在是太難了,怎麼說都說不清,只有親自走過才會了解,所以我對高中生的建議是選擇科系時要依自己的興趣做選擇,一但發現自己所讀的系和自己的性向不合,轉換跑道也還來得急,不要勉強自己去念。而大學的機制應該要讓同學有週轉的餘地,台大目前正朝著這個方向慢慢改進。


7. 現今國內大專院校培植的電機、資訊人力資源,是否合乎產業界的需求?產業界目前最需要的是具有什麼特質的人才和哪方面的人力資源?

    目前來講還是有點差距。產業界有一個習慣,由於電機資訊的領域非常的廣,在這些眾多的領域所發展出來的產品當中會選擇未來二三內年有市場價值做重點投入,所以對某些領域方面的人才需求就會增加許多,而我們是每個領域都會培養人才,如此就會造成一些需求上暫時的落差。

        我是覺得產業界是需要介於碩士和博士之間的人才,大學畢業生業界不太願意聘,因為大學畢業生不具有獨立作業的能力,而碩士所受的訓練又稍為不足,但博士所做的東西又太專了,所以產業界希望聘的是能比碩士所受的訓練多一點而又不像博士那麼專的人才。所以學生畢業後到業界還要一段時間接受訓練,所花的時間、金錢對業界都是一種損耗。所以我們目前是藉由產學合作的模式讓研究生在學校期間就接觸到業界的訓練,可以彌補學生畢業後到業界還要接受訓練的時間。現在因有跟產業界互動的關係,論文口試委員很多是來自業界的經理級人物,因為依教育部規定有博士學位就可以當口試委員,這些經理皆有博士學位。這些經理經由口試過程當中就會尋找適當的人才,主動挖人。

        現今業界已經走向人才導向,不再以資金、優秀設備取勝,所聘請的人才以碩士、博士為主,所以將來研究所扮演的角色會愈來愈重。如此一來大學部學生就會被逼的一定要走向研究所,否則找工作會有問題。

      

8. 交大最近主動出擊到美國矽谷徵才,不知台大電資學院是否也有類似清交的具體行動,以吸取更多優秀的的人才?

        電資學院也有類似的行動,我們的幾位系主任、所長校長帶隊,經由美國的台大校友會協助在紐約、矽谷分別辦了一場徵才說明會。目的是因應矽導計畫希望招募系統晶片設計的人才,調整學院培育人才的結構,來配合社會的需求,同時也希望能讓台灣真正走向以高素質的晶片設計人才為主,而不是以資本、設備為主的代工製造。

        在這波徵才行動所招募的人才中,我們招聘了多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其中有60幾歲資深老教授,也有剛從學校畢業或是在業界有實務經驗的人。所以我們聘請人才是老中青三代都有,也希望藉此吸取美國的一些經驗。

9.政府大力推動矽導計畫以培養系統晶片設計的人才,電機資訊高科技公司和學院之間產學合作比以往更密切,想請問院長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為何?

        政府希望學校能培養系統晶片設計的人才,是因為我們好不容離脫易純粹代工,進入自己設計的階段。像威盛常常被告,因在開發的過程中用到別人的東西,但實際上這都是威盛自己開發出來的,並沒有抄襲。幾年前很多人說台灣電子產業弄了半天還是代工產業,現在並不是這樣,我們希望能走出自己的路、自己設計。雖然台積電、聯電是做晶圓代工,但問題是台積電、聯電的晶圓代工技術世界第一,同樣的一套設備,美國就沒有做得比它們好,在這背後就是技術、就是人才,不是單純只是代工而已,這是不一樣的。

        在矽導計畫這段期間,產業界、政府單位和學校也會有一些合作。像國科會配合的有系統晶片國家計畫,教育部除了增加師資名額外也會提供經費,也會有一些配套措施和產業界合作。

        發展系統晶片的同時也會同時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大家都有一個誤解,當我們看到晶片,總以為它只有表面看到的一片晶片而以,其時背後關於系統的設計、軟體、IP(矽智產)都非常的重,所牽扯的領域非常的廣,包含通訊、固態、計算機科學等,甚至大到可以包含電機所有的領域,硬體只是佔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所以其他的產業也會因系統晶片的發展而跟著成長。

10. 台灣電機資訊產業相較於國外,有哪些優勢?劣勢又為何?

        在台灣,理工類科第一流的人才在電機資訊產業,而美國日本的第一流人才則不是在此。我以前在念書時,有一個玩笑是說瑞士的第一流人才去做機械手錶,台灣做機械錶的不知道是第幾流在做的,做出來的手錶一天要慢五分鐘,因為我們是三流的人在做。直到台灣開始做電子錶成為世界量產電子錶最多的國家,變成電子錶王國,讓瑞士在電子錶方面沉寂了好一陣子,但最後瑞士研發製造出名牌的電子錶,銷售到全世界。為什麼瑞士能從機械錶做到電子錶讓它們在電子錶的市場從谷底拉抬上來,原因就是他們是國家中第一流的人才在做電子錶,所以現在最好的電子錶又是瑞士生產出來的。美國第一流的人才是往醫學法律發展,不是在電子資訊方面,所以當我們跟他們二流人才比就有優勢,所以美國需要外來人才,他們的競爭優勢其實來自國外,現在矽谷都是華人、印度人、韓人、大陸人,美國人反而很少。美國人大都是老闆,只提供環境、資金等,所以最後形成在美華人和在台灣的華人在競爭,或是華人跟印度人、韓國人的競爭,日本人現則稍為有點退下去的趨勢。未來競爭的地點仍然發生在美國,但如果細看競爭對像,則是在美國的台灣人、在美國的大陸人、在美國的韓國人、印度人等。

        因為現今台灣的經濟是靠電機資訊產業撐著,如果沒有這個產業,台灣現在的經濟情怳將很難想像,所以我們政府現在擔懮的一件事是怕本地的高科技產業外移到大陸去,目前大陸電機資訊產業雖然比不上我們,但再過五年十年,大陸將是一個很可怕的競爭對手。我的看法是天下事本來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台灣因為地狹人稠,廠房都快沒地方蓋了,所以產業外移到大陸是必然的趨勢,但其實我們可以將設計方面根留在台灣,而實體製造的工廠則設在大陸。我舉一個例子,外國手機大廠NOKIA其實本身是沒有實體工廠,只做設計,而製造部份則在國外製造,其中台灣製造比例佔了大部份,台灣做了不知道多少隻NOKIA手機,但還是只能掛NOKIA的牌子,原因是手機終究還是NOKIA所設計。台灣未來所要走的路應該是類似這樣,聯發、威盛所設計的產品在上海製造生產也未嘗不可,所以某些產業可以適當外移。而將來的重點是在台灣的中國人、在美國的中國人、在大陸的中國人,尤其是台灣出去的,如何在既彼此競爭且合作的模式下達到大家共同發展。

訂閱

訂閱文章

本基金會不推薦任何醫療診斷、處置、器材、藥品以及美容、保健之用品與食品。無論何時,務必詢求專科醫師的建議。

編輯推薦

出版單書

 

 

 

 

more<<

線上使用者

目前共有 0 個使用者2 位訪客 在線上。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