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電機系/所‧陳志宏教授

WeGenius第9刊‧2003年
台大電機系/所

陳志宏教授

 
Q:請所長為大家介紹醫學工程在做些什麼?台大醫工所各組的研究取向分別是什麼?

Q:請所長為大家介紹目前生醫材料在醫學工程上的應用與發展的情形?

Q:交通大學設有「生物電子學程」提供學生選修,為學生橫跨生物科技與電子電機領域做專業準備;台大目前規劃的「生物資訊學程」是否有類似的目的?

Q:哪些科系畢業的學生適合就讀醫工所?學生在大學時代應該休息什麼課程才可以有能力或基礎進入醫工所?是否有實例可以告訴我們:進入醫工所的醫學人才與工程人才是如何整合創新,激發出新點子解決問題?

Q:目前台大醫工所和產業界有哪些互動?或是有哪些產學合作的計劃?

Q:遠距醫療與醫學工程有什麼關係呢?對於人類有什麼具體的幫助?

Q:政府對於醫學工程與醫工產業是否有發展或獎勵計劃?

Q:影像處理對於生物醫學、人類生活的便利有什麼影響?

 

Q:請所長為大家介紹醫學工程在做些什麼?台大醫工所各組的研究取向分別是什麼?

        「醫學工程」這個名詞很廣,是由醫學跟工程兩個不同的科學所整合在一起的,因為醫學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領域,工程也是,所以這兩者合在一起的範圍就更廣了。我們運用現代的技能、新的科技把它應用在醫學上,大致上就可以稱為醫學工程。當然反過來我們可以從生物醫學遇見其他的問題,設計一些新的產品給人類使用,基本上這是兩個方向互相闡發的一個新的學門。我們醫學工程研究所分成生物力學、生醫材料、臨床工程、生醫電子、和生醫資訊等五組,生物力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力學、輔具設計、骨科工程;生醫材料主要研究方向為生醫高分子材料的研發及生物感測系統的建立;臨床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為超音波腫瘤治療、胃電圖、臨床工程;生醫電子主要研究方向為生醫信號的量測、擷取與處理、以及生醫系統的控制與模擬;生醫資訊的發展方向必然是跨領域的方向,結合了生命科學、物理化學、電機資訊、醫藥以及工程,甚至是人文科學,而生物資訊是這些跨領域發展的整合核心科技;其中最新的生醫資訊是由生物基因和遠端醫療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只能說這個領域是非常廣而且隨著時代的需要不斷在成長的。簡單的講,你只要是用科學或是工程做出來的一個新的技術或者是新的理論應用在醫學上面,去了解更多的生命現象,做出更好的醫療,大概就可稱之為醫學工程。例如像蝙蝠的超音波(回聲定位)一個生物的現象以後,可以發展出一些新的技術譬如說發出訊號或者是定位,供身心障礙者使用。

        醫學工程扮演的角色其實是一個橋樑,不只是在技術上,更是大腦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橋樑。就如同學術界跟商業界對事情的看法完全不一樣;我們學電機的去看學生命科學的,會覺得我們的大腦簡直是用不同的豆腐做的。譬如說做實驗:我們伺服器開了,電路做了,五秒鐘就結束;他們不是,他們要去買一個腫瘤,要從美國買,做完實驗以前最好保證這家公司還沒倒,免得到時候又換一個腫瘤就不一樣了,不能夠發表,來了以後就開始注進去,每天要像照顧兒子一樣,每天晨昏定省看著他們活的好不好,過年時候我們回去玩,那些微生物免疫研究所的,每天都要來餵東西,每天都要擔心保溫、冰箱有沒有問題,每天都要來看看看;那我們電機系不是啊,我們什麼時後做,關起來就關起來,可是生命是連續的啊,你要做到那麼大一顆腫瘤,要多久就是要多久,結束了就是要重來。

        經歷了十幾年的訓練下來,我們的想法真的不一樣,講到基因,我們可能馬上用通訊的coding連結來想,二十年前我就是這麼想的,可是他們都不會這樣想。所以醫學工程的好處就在這,就是我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發現到,很多事情每個人的看法實在是太不一樣了,然後很早就很了解、接受他們的看法,而不會覺得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對的。譬如現在做醫學工程,跟物理學家、化學家、生命科學家,甚至我做大腦,還有心理學家,我都很欣賞他們的看法。所以不同的人在一起,真的可以激盪出新的東西,因此我覺得台聯很重要,他們四個單位必須聯合在一起,不然他們永遠沒辦法想對方在想什麼。

        未來二十一世紀是個跨領域的世紀,跨領域的時代最困難的是跨出自己的大腦,跨出那個座標系。
 
Q:請所長為大家介紹目前生醫材料在醫學工程上的應用與發展的情形?

        生醫材料簡單講在組織工程還沒出來的以前,我們常常都是希望,人如果器官壞掉的時候,我們就用修車子的概念,把那個地方換掉,就是希望把新的材料應用在組織裡面,如果還不需要把他替換的話我們就把他修補,如果真的要替換的話只好用新的材料來做,在台灣其實生醫材料最多最早的是骨科材料,是跟生醫機械、生醫力學合在一起,台灣跟其他外國的醫學工程不太一樣,發展的軌跡是從力學開始,然後慢慢進入材料,所以台灣現在有蠻好的例如膝蓋這方面,例如像騎摩托車發生衝撞事故、老年人跌倒等,膝蓋的骨頭會受傷,慢慢的現在其實國外也開始用高分子做人工血管,目前為止,神經是比較難做的,所以從工程師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希望replace一些元件,但是自從組織工程最新的發展就是從組織上面把他培養出來,在試管裡面在實驗室裡面培育一個耳朵出來,就是真正的細胞長出來,所以目前為止,其實生醫材料慢慢走到跟組織工程合在一起,從生物的觀點,怎樣可以利用幹細胞分化出你想要的組織,然後在醫療上使用,所以目前生醫材料可以跟奈米材料與基因等等扯上關係,最主要的也就是本所未來做的就是組織工程的方向,所以生醫材料也就是像往常很工程的像是發明一樣,到像現在用cell的觀點把他做出來,這是跟十幾年前的生醫材料、生醫工程不太一樣的

        至於材料的特性,因為在身體裡面所以要有特殊的考量,例如金屬放進去馬上就會生鏽,一些組織放進去如果不處理他的表面的話,身體的組織就會把它當成外來組織而排斥它,所以我們在材料的表面上都要做很多的處理,盡量減少外來的組織被排斥的現象,所以傳統的生醫材料比較困難的地方,例如需要供電像人工節律器、人工心臟等,都必須做的十分省電,不可能時常還更換電池,又例如使用助聽器對於聽障的人來說效果很好,但是在外觀上會影響使用者的自尊心,所以生醫材料是一條比較長的路,希望台灣可以好好做,將來做出很好的產品在醫院裡使用。

        生醫材料涵蓋的層面是蠻廣的,例如人工關節,骨科上常用的人工材料,但也要考慮到材料的持久性,除此以外,例如心律調整器,人工電池等,也都是生醫材料中其中的一環,人工關節比較偏向於力學跟材質,心律調整器或者是電池就涵蓋到機電,電子方面的knowledge,所以才會考量到電源、訊號及穩定度等,生醫材料除了放在人體裡面以外,也有放在外面的,例如洗腎,所以在生物材料不見得是會直接跟人體有密切的接觸而是植入的方式,也就是生醫材料所包括的範圍是蠻廣的,在應用上面就要看現在是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例如是溝通,行動或者是循環上的問題,也就是會針對這些不同的問題去設計材料的特性,而補足人體上的缺失。而現在生醫材料除了剛剛講過的組織工程已外,新型的具有成效性、導向性的藥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方面比起人工關節等需要長久試驗的產品在國內的工業界是比較具有前景的。材料的部分在這幾年過內蓬勃發展,主要是因為這些材料跟現代人類基因解碼的結合其實都有關係,例如生物晶片、生醫奈米、電子等結合,結合了非常大的不同領域的科技,一起為生物科技做一些技術。
 
Q:交通大學設有「生物電子學程」提供學生選修,為學生橫跨生物科技與電子電機領域做專業準備;台大目前規劃的「生物資訊學程」是否有類似的目的?

        根據李遠哲院長的說法,台灣在國際上要有研究的競爭力,也就是說做一個領域的研究,必須將相關的人員集合,而這些人員在地緣上必須要在二十分鐘車程以內的距離,才算是一個group。兩三年前,希望能提昇台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必須將台灣的大學做整合,台大當然無庸置疑的在整合上十分容易,因為它具有文、理、法、商、醫……等等十個學院,而其他的大學在領域上比較分散或者規模比較小,往往在科技需要整合或者需要藉由別的領域來得到研發上的靈感這方面就比較缺乏,所以當初就是希望在台大、成大這樣的大學整合出一些特殊的方向,足以跟世界競爭的,同時也希望在這幾年讓台灣那些規模比較小,但是競爭力比較強的大學,希望他們之間能夠有很好的interaction,有朝一日能夠像台大一樣有這麼好的科技互動,所以現在清大、交大、陽明、中央大學(合稱為台灣大學聯盟)可以互相選課,也盡量要破除二十分鐘車程的這個限制,所以相對的網路也就要比較發達,希望能夠用網路來克服這種限制,所以新竹現在一直要做好的醫工一直沒有辦法,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醫學院,不過大家能夠聚在一起激盪腦力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Q:哪些科系畢業的學生適合就讀醫工所?學生在大學時代應該休息什麼課程才可以有能力或基礎進入醫工所?是否有實例可以告訴我們:進入醫工所的醫學人才與工程人才是如何整合創新,激發出新點子解決問題?

        來者不拒,童叟無欺。大學什麼都要唸,你不知道未來是什麼社會,我也不知道我未來是什麼社會,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限制在一個狹窄的範圍,你可以做一點專題,但基礎的東西一定要會,像我們電機系的化學太爛了,電機系幾年前前一直要砍化學,現在因為生物科技來了,系上終於了解到化學的重要,現在連生物都要加進來了,因為生物已經是未來的趨勢。一個人是不可能什麼領域都完全了解的,所以我們在醫工所就是把各種領域的人都找來,所以要走進醫學工程是比較花時間的,我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後,至陽明醫工所第一屆碩士班就讀,之後至美國讀UCB和UCSF,UCSF有西部的哈佛之稱,是十分有名的醫學院,慢慢從中走入醫學工程的領域,所以基本上醫學工程的養成是比較辛苦的。在醫工所我們希望鍛鍊的就是能了解各種領域的人。在台大例如有材料系,電子所等,我們整個是一個整合的大學,好處就是在一個研究上可以做的非常的完整。

        學科就是這樣從物理開始,接著是化學,然後是生命科學,生命科學接下來又牽涉到心理、人文……越來越複雜困難,所以醫療工程這個領域就是整合許多科學的一門學問。醫學工程有一點就是他專門在做這些醫療儀器,所謂醫療儀器基本上就是研究上的設備讓從事此研究的人員可以更深入的探索希望了解的生命現象或者變化,除此以外,而更上一層就是在醫院裡做診斷,例如心電圖、腦波圖……等影像的診斷,診斷完之後,又有一群人在做醫工、做治療,可能是人工關節、電子耳或者是手術刀、雷射刀……各式各樣治療儀器,最後一環就是照顧,畢竟在醫院裡的病患遠少於在醫院外健康的人,所以過去醫工做的東西會蠻focus在如何解決院內的問題,所以慢慢的就是會往下跟往上,往下就是所謂奈米科技,往上的話就是接近一般人,如同電視廣告上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心」,也就是人心是需要很妥善的照顧,所以未來的醫療就是會比較朝向個人化。如何做到個人化呢?就是這個人的週遭、生理狀況或者環境牽涉到一些指標的東西,如何把這些都匯集起來,然後再利用快速的分析系統來協助醫師做出最即時的判斷,然後提出最好的處理方法,此時就必須要把電子、資訊、通訊及一些疾病的相關資訊做一個完全的整合。醫學工程就是透過工程來解決醫療上的問題。

        醫學工程這個領域,你很難去期待一下子找到很多的資源,然後兩三年之內開花結果,這就是與現階段的電子產業不太一樣的地方,所以在培養人才上面,也並不是剛好就可以找到一批人承接到這個產業的人出來,這都是需要時間慢慢去培養的。

        因為醫工的領域實在是太廣了,只要你有心踏入到這領域,就可以找到適合你扮演的角色,而且剛好可以補別人的不足。雖然醫工在很多地方蠻難立竿見影的,包含培養人才、產業成熟,但如果用在人上面,他的效果某些時候卻蠻容易立竿見影,這也就是我會走上醫工的原因。譬如說機器狗,碰到牆壁會轉彎,跌倒的時候會再翻起來,同樣的一種概念,把複雜度稍微再延伸過來之後,就可以讓電動輪椅在碰到前面障礙物前,預先發出警訊,只是把一些相同的創意跟工程的一些基本的理論做結合,但用在醫工,我覺得多出來一個地方就是,你可以感受到,經過你的技術整合以後,你用到一群人的身上,而那群人真的感受到你給他的協助,他回饋給你的,是一個蠻直接的情感交流,在那個瞬間,你會突然覺得,其實做醫工是會有相當的一個成就感的。
 
Q:目前台大醫工所和產業界有哪些互動?或是有哪些產學合作的計劃?

        其實醫工所雖然才成立四、五年,但與工業界的合作越來越好,尤其從生醫材料開始做得不錯,所以材料有很多與業界的合作,而另外光電跟微機電這方面的整合,例如前一陣子SARS口罩的李斯光教授,其實長期有做生物晶片、微機電,也有經濟部產學的合作案,資訊方面最近在影像方面也有不少,所以事實上材料很多、電子比較少,利用電子在微機電、生物機電方面蠻多的,臨床工程比較困難一點,就是怎麼改善醫院的儀器,使得他好好的維修,怎麼樣做少的成本做最好的事情,臨床工程是實用面多一些;生物資訊組也是非常好的,例如資料庫、資料探勘…..等這些也開始使用在基因裡面,所以生醫資訊組現在發展的很好,過去生醫資訊組大多是做遠端醫療,所以遠端醫療裡有很多與產業界合作的案子,在醫工所下面我們還有一個北區輔具中心,是專門為身心障礙者做設計的,例如站立式輪椅,目前為止像輔具裡面光在過去幾個月就簽了一千兩百萬的案子,在幫助業界開發幫助身心障礙者的輔助器具,北區輔具中心就是國科會在四年前開始,在北、中、南都設了一個輔具中心,希望能夠研發一些科技的輔具。另外在工業界的interaction設備良好,過去比較集中在機械方面,而我們未來會比較朝向例如無線電傳輸,讓老年人身上帶一個手錶,利用定位我們就可以隨時掌握老年人的去向,甚至能了解人體目前的狀況,例如血氧濃度……等,做這種無所不在的監控,再透過個人化的資訊系統……所以未來醫療預防或是診斷的系統會比較個人化的,將來醫療體系除了走向小型化、居家化以外,就是個人化。
 

Q:遠距醫療與醫學工程有什麼關係呢?對於人類有什麼具體的幫助?


        現今全世界都在講老年化,老年人要如何保健?保健的工業絕對是台灣未來最需要發展的,我們目前的醫療都是被動式的,但是未來要發展的就是如何用主動資料庫的方式建議,例如現在獨居老人,我們把它建立出一個緊急求救的系統,最主要就是說如果發生任何問題,可以馬上發出緊報通知週遭的人,在過去我們只能解決部分的問題而已,我們只能知道這個人發生問題了,但未來必須做到的就是,得知你發生問題了,也必須知道你發生什麼問題?你在哪裡發生了問題?所以就會用GPS也就是無線通訊、GIS也就是電子地圖、通報的方式以及個人資料的建檔、網路的資料庫,通報的對象應該涵蓋哪些層面……醫療、志工……等等,也就是說你牽涉到的醫療照顧會是一個團隊,你用到的技術是整合性的技術,如此慢慢的才能夠把最個人的居家做到完整的照顧,在時效上面它是一個即時、主動的方式。

        其實遠距醫療在國內,他當初被提出來最主要是在解決山地離島,這種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衛生署是在八十四年的時候,開始提出這樣的一個計劃,那當初是由幾個醫學中心去承接這樣一個研究計劃案,當然台大也是其中一個,當初我們就希望把他建構成一個真正實用的系統,而不是用一個研究計劃的態度來做,在規劃上面我們是做多用途,可以用在醫療也可以用在教學上,那衍生出來的一個效應,其實過去我們這樣子建置起來,確實是有達到我們當初預定的一個目標,就是說醫療的從業人員很容易可以使用,而且可以做到院際之間資料的交換,那除了可以做遠距的診斷之外,也兼具了教學的功能,多功能的遠距醫療性質。當初我們做也是蠻強調院際之間,事物很多的想法思維很多的做法,或是對我們說,其實醫療就是在醫院裡面發生的,可是後來我們發現其實更多需要醫療照護都是散在居家,在醫療單位外面,所以怎麼樣去,整個遠距醫療的範圍更往外擴展,那往外擴展面臨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其實在家裡面不比在醫療環境,醫院裡面它可能有他的防護的資源也好人力的資源也好或是專業的人員可以去幫忙處理一些問題,我想這不是一個單一的家庭可以去同樣的有這樣的環境,所以你在設計系統就變成另一個思維,而且他要的東西也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就慢慢的把這個應用做一個修正,剛有提到說,GIS、GPS的應用,希望我們做出來的是一個整合性的健康照護的網路,這不是一個醫療單位而已,而是跟這的健康照護相關的人,分成政府單位、醫療單位、志工單位,等等都把他串接起來,形成一個醫療健康照顧網路,這是我們會覺得遠距醫療慢慢會朝像這方面在做一個延伸。
 
Q:政府對於醫學工程與醫工產業是否有發展或獎勵計劃?

        過去政府著重的一直是在老年福利上面,而在醫療產業來看,最近的重點是放在長期照顧也是蠻重要的一環,不過在民國八十二年到八十六年的時候台灣已經步入老年化的一個國家社會,而且它的速度是遠比歐美國家都還要快很多,台灣面臨老年化的問題其實遠超過大家的想像,老年化牽涉的很多的問題,而我們現階段處理的是失智老人這部分,台灣到二○○五年左右大約會有三十八萬人有失智的問題發生,大概就是有10 %的人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在政府這方面的投入相對來講是比較多的,只是過去大家都是著重在老人福利上,但這樣是不足夠的,其實要把一個人的健康照顧好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是關懷,網絡就是可以幫助關懷做的更好,而這當中當然就包括例如工程人員、志工人員、社會局、衛生局……等一個統籌的資源,這樣才能把屬於這個物資與人力做一個整合跟運用。這裡面包含了人才的投注、人才的網羅、業界的福利……等。醫工產業雖然政府一直有在promote,但是過去幾年遇到的問題是案子不夠多,不過這兩三年因為基因工程、生物科技或者是農業要轉型到生技,才變得比較多,所以其實政府的promotion從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做了,不過在醫療這方面,就必須得再花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才可能建立起來。


        最近因為電子業熱過頭了,必須找到下一個新興的產業,所以政府把生物醫療選為下一個產業,例如台灣現在生技公司的耳溫槍、電動輪椅、氣墊床……等已經在國外漸漸打出名聲,所以講到工業上的補助,這兩三年其實蠻好的。至於標準的認定是另外一個問題,無論銷到日本、美國都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認證,這對於台灣的廠商來說的確是比較冒險的投資。過去台灣在生醫這方面也沒有一個標竿型的企業出現;今天一個產品做出來之後,在市場上第一個遇到的就是品牌的問題、認證時間的問題甚至是專利的問題,一個企業很難去承受這樣長時間的等待,另外當然就是投入研究的資金問題。


        生技醫療大型公司需要引進國外的管理人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未來國家經建會已編列幾百億的資金,由台大主導,當然也歡迎清大、交大、陽明等的加入,由今年年底開始施工,在新竹的高鐵站旁邊弄一個像當初IC一樣的一個工業園區,要做一個科學的生醫園區,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新的工業園區。在這個園區中我們會做基礎研究、病人的模式,從最基本的開始在這個醫院裡面做測試,然後在裡面慢慢發展出國外回來的公司,完全仿造當初IC的發展一樣,整個現在在新竹都已經規劃的非常好,可以國際的生醫接軌,這個東西預計會與高鐵同時完成。


        目前生物科學園區,我想政府必須要利用有限的資源著重在某幾個重點的產業上面去做研發,這樣才能夠做到我們在部分的領域上面能夠有標竿型的企業出現,國內也許有些企業可以做投注大量資金與人力的大規模的,那如果無法做大規模的一般型企業就可以做到「小處著手、大處著眼」,例如百葉做的耳溫槍,這種小東西不需要太嚴格的認證,但卻又是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在國內的生醫產業上面,要就是要走特別的、小的,在國外方面比較不容易介入,compare國內的重點補助,我想這個產業將來才會慢慢的有發展的契機出來。

 
Q:影像處理對於生物醫學、人類生活的便利有什麼影響?

        影像處理是醫學影像的背後。醫學影像一般分為超音波、MRI(磁振造影)、X光、CT(電腦斷層掃描)、PET(正子造影),不同的醫學影像有不同特性,所能呈現的東西也不一樣。醫學影像的目的就是不用透過解剖,就從外面看到身體裡發生的事情。在我們依據不同的目的做出影像後,就需要利用不同的影像處理方式把想要的訊息抽取出來,這個是現在一般所謂影像處理最主要的功能。不同的影像方法,針對的東西不一樣,比方說MRI可以看的到一般的組織,但是骨頭或肺就看的不是那麼清楚,而要看骨頭就要借用X光。

        譬如說我現在要看心臟的功能,我希望把整個左心室區域圈出來;看看心臟的體積有多大;病變的心臟比起正常的,他的辦膜有沒有肥大。在取到影像以後,就需要不同的影像處理方式,比方說把調整他的對比、把整個心室範圍圈出來,圈這個心室的方法又有很多種。專門針對我們想要提出來的特性做特別的處理,這樣就是所謂的影像處理。我的專長是在MRI,MRI有很多特性,他可以從影像上計算出血流的速度;大腦的功能在哪裡有反應也可以從影像上面反應,甚至我的專長就是,大腦的神經怎麼樣去連結,這都是我們做影像處理。

        因為你單獨看一張影像其實你是得不到你要的東西的,比方說功能性影像的話,你可能一做就是一千張,看大腦在有刺激的時候在哪裡有反應,我們就把哪個地方反應找出來,像在做同一層大腦的影像就是515影像,他們一定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那我們就是把大腦的神經走向找出來,再做一些處理,那這些都是所謂影像處理的過程。

        剛剛是從常見的幾個成像儀器和應用來看,我嚐試用另一個軸向來講,影像處理其實涵蓋面蠻廣的,包括成像原理,譬如剛剛提到的超音波、MRI、X光,那它針對不同的組織或不同的應用,有一些物理、工程的共同原理的整合,就會針對不同的影像成像技術,去把這個影像做出來,做出來後,另一個影像處理的部分是影像的擷取,他可能是一個類比的,或是需要數位化,這是在擷取的部分,那擷取完了以後,接著就要做處理,你可能做腹部的分析、頭部的分析,或者是說在傳輸的過程上面,要做一些編碼,其實這都是影像處理的部分。那最後處理完的東西,你怎麼樣去做傳送、分享,比如說跨院區的,醫療院區的影像你怎麼樣去傳送,或是儲存你怎麼樣把影像放在資料庫裡面。其實影像處理蠻大的一個名詞,如果細分下去的時候,你會針對不同應用,或是你想要做的工作,其實他還會有很多分枝。

        最初影像處理是從美國的衛星計畫來的,就像挑戰者號飛到冥王星後,要把看到的影像傳回來,那他傳這麼遠回來,你覺得她品質好不好?訊號已經很差了,影像已經不清楚了,那你要怎麼把他化妝化妝,看起來比較像樣子,恢復她原來的面貌,這門學科就叫影像處理,簡單講就是這樣子,那我們常說很多地方我們不太了解,很遠的地方看不到,還有我們內部自己也不知道,現在我在喝水,這個水怎麼,咕嚕咕嚕,怎麼下去的也不知道,所以我們就想辦法,用點東西看一下,那我們又不想仔細看,一直追說這個水跑哪去了,那我們就寫一個程式,她就一直追蹤下去嘛,簡單講,我們有個問題我們想看看這個東西,我們就想辦法用電腦叫她去看,用電腦叫她去看就是一定要寫程式,影像處理完再加上一些更細部的,所以影像處理只是把一個影像弄得好看一點,然後最好能讓電腦告你我們現在有興趣的東西是怎麼回事,譬如說精神病患,吃藥以後那個東西有沒有跑到該去的地方,譬如說對鋰這個元素,你可以針對鋰這個元素做影像,看看他這個量現到底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或者是重金屬,我們針對每個金屬,譬如我們吸了一大堆的汞啊,都在哪裡?我的實驗室就是在看大腦怎麼運作的,我們再下來就是可以讓精神病患躺下去,看醫生想要study什麼,我們就讓他看什麼,立體電影、笑話書都可以,我們把他用出來,這就叫做功能性影像。

訂閱

訂閱文章

本基金會不推薦任何醫療診斷、處置、器材、藥品以及美容、保健之用品與食品。無論何時,務必詢求專科醫師的建議。

編輯推薦

出版單書

 

 

 

 

more<<

線上使用者

目前共有 0 個使用者1 位訪客 在線上。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