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局災難管理科長‧周鍾驥科長

WeGenius第20刊‧2003年

消防局

災難管理科

周鍾驥科長

●黃盛宇專訪

Q請問您當時警察與消防並未分立,當初怎麼會進入消防這個救災領域?而未選擇警務工作?

Q請問您畢業後有面臨過哪些特別的救災工作,是否有哪些不為人知之心酸血淚史呢?

Q就921大地震而言,以一個救災人員的觀點來看,當時的辛勞和汗水,是否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Q我們都知道緊急救護是屬於消防工作的一部分,想請問一下您對緊急救護資源遭民眾濫用部分,有沒有什麼看法?

Q您的人生觀是什麼呢?

Q請問您當時警察與消防並未分立,當初怎麼會進入消防這個救災領域?而未選擇警務工作?

        其實我和許多人一樣都在聯考的戰場上失意過,所以在人生的選擇路上,有了不同的方向--重考!說實在話,我當時在補習班並不知 道有中央警官學校這間學校,也就是現在的中央警察大學。就一個重考生而言,當然所有的考試都不會放過,尤其是當時的招生海報 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此外重考生的日子十分無聊,唯一的娛樂就是租錄影帶回去和同學一起看,當時有一齣港劇叫:新紮師兄,看 完之後很嚮往這種警務人員的生活,所以更加努力的去收集警官學校的考題,極盡所能進入這個領域。進入之後發現,官校並不如想 像中一樣那麼好玩,在一開始入學預備教育時,警官學校以陸軍官校軍事訓練模式來訓練新生,當時感覺每天真的是在水生火熱之中 !因此也有許多人熬不下去就放棄官校改讀一般大學,因而刑事系學生名額產生空缺,學校開放讓其他科系學生進行遞補,在當時的 遞補過程中,我也曾想去刑事系,當個刑事人員,不過因為消防系的學長在新生訓練時,對我多方照顧,讓我感到消防系是一個溫暖 的大家庭,所以我就留在消防學系裡,繼續就讀!

Q請問您畢業後有面臨過哪些特別的救災工作,是否有哪些不為人知之心酸血淚史呢?

        畢業不到一個禮拜,北市便連續發生重大火警,例如:論情西餐廳、北區海霸王火警、卡爾登理容院........等,死傷人數每次都高 達數十人。消防隊一到現場,往往已經火勢沖天,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先進行控制。即使國外的救災人員,對於一棟大樓上百人同時 在窗口呼救時,能做的也只是儘可能讓傷亡降到最低。面對這無情凶狠的火勢,消防隊員必須得冒著生命危險在濃煙熱流進入火場, 搶救受困的災民。有人說:火災發生時,大家都拼命向外逃,只有瘋子和消防隊員反而衝進火場。在多起重大火警發生後,各界起了 許多的檢討聲浪,追究大火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法律,並未規定建築物需使用防火建材裝修。此外,當時民眾所接受的防 火教育不足,並無足夠之防火及避難逃生的概念,也是造成火災重大傷亡之原因。民眾平時即應對居家環境及上學或上班場所,做好 逃生避難計畫。像南陽街上面的補習班叢林,每班招收學生往往上百人,教室的座位右十分擁擠,萬一發生火災時,一大群學生根本 來不及逃生。依據實驗及過去災例中發現,火災從最初微小火苗開始,到蔓延成熊熊烈火發生閃然現象時,大約僅需3分鐘。所以民 眾在火災發生時,所有之避難逃生作為必須在3分鐘內完成,否則就可能在火場中罹難。南陽街補習班學生眾多,在狹小空間下,眾 多人要同時逃生就猶如電影演完眾人散場般,想快也快不起來。所以補習班之避難逃生,是一個業者必須十分重視的課題,業者在考 量經營成本同時,亦應提供足夠空間之逃生避難走道,以及周全之消防設備。當年在火災完畢清理火場時,看到些許多年輕幼小的生 命就此隨火成為灰燼,心裡的那份哀傷,到現在仍無法忘懷;尤其是婚後,根本不敢去想那些小朋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時,我會怎麼 辦?

Q就921大地震而言,以一個救災人員的觀點來看,當時的辛勞和汗水,是否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半個月每天睡眠不到2小時的經驗?有沒有人有整天和屍臭為伍的經驗?.......好多好多不願意再見到的事情,因 為大自然對人類的考驗,使所有的消防隊員在一夜之間,看盡了人世間所有的苦難。921大地震發生那天,在搶救的過程中,知道了 自己是多麼的無力、知道什麼是家破人亡、什麼是地動天搖。在東星大樓的救災現場,第一時間能動用的裝備器材都派到現場,當下 存活的居民,在斷垣殘壁危樓中拼命喊叫,即使受過訓練的我們,也不免為此景象所震攝。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生還者一一被救出 ,在那最重要的黃金72小時中,忘了什麼叫累、也忘了什麼是哀傷。生平第一次看到屍體殘破不全,各處都有斷肢及破碎的屍塊。剩 下的日子還好有孫氏兄弟奇蹟出現,否則現場真是充滿了哀戚。有些居民甚至到最後找不到屍骨,推測是因為當時東星大樓因攔腰折 斷,3、4樓像漢堡一般疊在一起,地震後大樓又發生了火災,夾在3、4樓中間的居民經過高溫高壓,屍體可能因此碳化消失。在醫學 院裡有一門課是要加強心理建設才能做的,就是大體解剖,我們消防同仁在一夕之間,面對了如此慘痛的災害,在撿拾罹難者屍塊的 過程中,甚至有部分同仁心理難以承受,被迫暫時停止參加搶救活動,前往醫院接受醫師心理輔導治療。當時消防同仁的心情,是無 法用言語形容的!但也因為921大地震,世界各國專業搜救團隊來台灣協助救災的畫面,讓各界期盼台灣消防單位也能成立自己的搜 救隊。在當時民間各界的捐款下,台北市政府成立了全台第一支專業搜救隊--台北市國際搜救隊。而當時的我也因緣際會,有幸的成 為搜救隊副隊長,也因此到美國接受專業的搜救訓練,了解各種不同的災難是如何處理。在此感謝當時所有善心民眾,捐了許多善款 ,在多方的合作下才以成軍。搜救隊成立自今,參加過多次的國內外救災,如:薩爾瓦多、伊朗的地震、印尼的海嘯等。其中像93年 艾利颱風新竹縣山地部落受到重創,我們臺北市搜救隊也前往支援,在新竹縣五峰鄉搶救天龍部落原住民同胞下山過程中,令人格外 深刻。在當時以直昇機緊急撤離部落中老弱婦孺的過程中,因為天候因素山區即將降下大雨,直昇機停留時間十分緊迫,所以造成一 對母女共三人,小女兒被搜救隊人員抱上了直昇機飛至山下避難中心,而媽媽卻還在留在山上的,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小孩一定不 能離開媽媽身邊,但是直昇機已經起飛而且山上也開始降下大雨,無法再飛第2趟直昇機過來。這下慘了,我們同仁馬上帶媽媽攀越 遭土石崩塌掩埋的山坡小徑,立即設法下山尋找那小女孩,最後小女孩被直昇機送到了龍潭收容中心,我們也立刻趕過去。像這種山 地部落風災救援,讓我們感受到其實原住民在山上的生活其實是很辛苦的,他們的家園大部分都位居於易發生山崩或土石流行經區域 ,但是他們風災來臨不逃生,除了因為和家園濃厚的情感外,經濟的因素,讓他們無處可去。我們親眼看到了有居民已經房屋下陷半 公尺了,一家7、8口老小還不知如何去避難。所以爾後颱風來臨前,當地的鄉長應前往宣導請居民下山至鄉公所避難,以免受困山區 之中。

Q我們都知道緊急救護是屬於消防工作的一部分,想請問一下您對緊急救護資源遭民眾濫用部分,有沒有什麼看法?

        其實救護的本質是以公共服務為其出發點,希望能給有需要的民眾,提供第一緊急醫療,但後來發生了一些民眾濫用救護車的事情, 例如有人牙痛也叫救護車等等。如果是在國外的話,這種情況下的行為是要收費的,但是在台灣畢竟民情是不同的,我國的緊急醫療 法雖已具備了救護車收費的法源機制,但如果現在開始收費,民眾可能還不能接受。我們可能可以參考類似香港模式,對於民眾非急 要性之救護車申請,消防局會將其派車優先順序排列為非優先派車案件,而且該類案件救護車出動時,不鳴警報器,救護車也不闖紅 燈,行車以一般速度行駛。對於民眾急要性之救護車申請,消防局119指揮中心會將其列為優先派車順序,並以快速行車方式前往救 護。政府的資源有限,在有限的情形下資源必須做合理的分配,真正有需要的人才不會因此而失去救護的黃金時間。目前台北市一個 分隊,一個月救護量有的高達三百多件甚至更多,也就是說,一天平均十來件,常常救護車才剛歸隊,就又收到出勤救護通知了。所 以救護勤務已成為消防的重要任務之一,而且每年臺北市救護案件都還在成長之中。雖然現在消防人力不足,分隊執行專責救護的同 仁實在是十分辛苦,但有時我還是必須說:歡喜做,甘願受!

Q您的人生觀是什麼呢?

        我在警察專科學校課堂上第一節課就跟學生說:人活著絕對不是為了自己!生命是一個過程,如何認真對待你的每個選擇才是最重要 的。不要看輕自己,也別把自己看的太重。人往往都很急,有人說我那麼年輕就當上副大隊長,好厲害!但是這麼年輕就站上這個位 置,一定好嗎?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我不懂的東西還很多,人生的經驗需要靠體驗,沒有過去,就一定沒有現在,一定有人會在你的 背後說你好不好?行不行?之類的話語,其實職務越高,更要懂得虛心像別人學習,勇於去承擔更大的責任!每個人都想要功成名就 ,常常心中都只想著自己,往往都忽略了自己對社會應盡的責任。最近市立療養院有義賣一本書叫:象山的孩子,為什麼要義賣這本 書呢?他們是想建造一座新的村莊,名為「又一村」,目的在收容約50人左右的青少年精神官能症者,提供他們一個庇護性的環境。 他們往往不為目前社會所接受,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他們有些人,是因為在求學過程中家人及自己給了太大的壓力,反而產生了精 神官能症狀。在我們傳統的社會求學過程中,老師、家人都告訴學生一定要考第一名,一定要比別人強,但是有沒有想過,一旦成功 了之後,生命就有意義了嗎?假如我們爬上了一個位置,但是我們的心卻變的冷漠,那這個社會,有能力的人就都不會去扶持弱勢的 人,那人性的光輝,就會漸漸的泯滅了。「又一村」的存在,表示社會不能接納他們。但還好也因為有「又一村」的建立,給了他們 容身之處。我在士林區山區裡的平等國小幼稚園遇見一位很年輕的老師,她隻身租屋在偏僻的山區小學裡默默服務,她還說,過兩年 她想請調到山地鄉小學,讓我聽了十分感動。年輕人立定志向,真的不要讓名利迷失了自己,能幫助別人,才是最快樂、也是最有意 義的事!

訂閱

訂閱文章

本基金會不推薦任何醫療診斷、處置、器材、藥品以及美容、保健之用品與食品。無論何時,務必詢求專科醫師的建議。

編輯推薦

出版單書

 

 

 

 

more<<

線上使用者

目前共有 0 個使用者0 位訪客 在線上。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