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北醫藥學系暨北市聯合醫院藥劑部 譚延輝主任

eenius23刊‧2007年‧譚延輝主任【主任介紹】

劉亦棻專訪

1.想請您為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藥物“交互作用”?

2.想請您為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重複用藥”?

 

1.想請您為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藥物“交互作用”?

首先,我們要先認識藥物治療的目標有四個:()治癒疾病,比方說感染治療;()減輕症狀,例如:在感冒第二天、第三天、症狀最明顯的時候壓抑它,讓病人感覺比較舒服;()減緩疾病惡化的進展,像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氣喘,這些慢性病都無法治癒,但可靠藥物來減緩疾病惡化產生併發症的情形;()預防疾病。

那麼為什麼會有交互作用的發生?假設今天一位病人有高血壓、氣喘又有糖尿病,這時他至少會看三個醫生,比方說,心臟內科、胸腔內科、新陳代謝科,但疾病本身或所服藥物可能導致其他器官出現問題,就可能再看其他科別門診,比如說腎臟內科。如此一來,假設每個醫生都開34種藥給病人服用。若沒有事先告知,不同科別的醫生,其實很少會注意到別科醫生開過什麼藥,而只著重在他的醫療範圍內該開哪幾種藥來控制疾病。這時,病人手上拿著三個醫師所開的十個藥,請問有沒有重複用藥?有沒有某藥影響另一藥的吸收、代謝或療效的情形(即交互作用)?若病人是不同時間點到不同藥局調劑藥品,也不會有藥師知道病人的全部用藥資料,這些用藥的問題根本沒人協助病患來避免。追根究底是因為全台灣沒有任何一個單位擁有病患的全部用藥資料,或者醫生開立處方都使用商品名,其所含有效藥物醫生可能無法完全知悉,這些都是導致交互作用、重複用藥的因素。

即使現在健保IC卡多了儲存藥歷資料的特性,但醫生對於商品名和學名之間的關係不熟悉,因此仍有可能發生這些情況。而病患在家使用自己買的成藥或中藥,對處方藥或疾病有何影響?沒人關心。這是目前台灣在藥物治療上最大的潛憂。醫生無法顧及,個別藥局因沒有病患完整用藥資訊也無法顧及,社區藥局也沒有整合,政府也未鼓勵居家藥事照顧的發展。這些問題突顯出社區藥局藥師的重要性,社區藥局其實是公共衛生最好的前線,他可以宣導用藥教育,協助病患自我照顧,持續監測藥物治療適當性與療效等等。

目前,首要之務是建立歸人的藥歷檔,才能協助一般大眾,並要向社區居民做宣傳,讓大家願意拿處方箋到同一家社區藥局調劑,藥師可從病患的歸人藥歷資料中做判斷性服務,找出是否劑量過高、有出現交互作用或重複用藥情況等。目前台灣的醫藥分業推行過程阻力重重,除了醫療制度導致醫師不願釋出處方外,民眾也缺乏認知到同一家社區藥局調劑的好處,而藥局也缺乏電腦化的完整病歷記錄及自動篩檢用藥問題的軟體。美國一直到1990年之後已要求社區藥局電腦化,並把電腦自動篩檢的功能設計在電腦程式中。

2.想請您為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重複用藥”?

重複用藥有兩種情形:第一種重複用藥情況是如果我們的醫生習慣開藥物學名的話,重複用藥的情形就可以被有效減低。一個有療效的藥物會有一個學名,但原開發藥廠會取一個商品名,當專利期一過期,各家廠商皆可生產該藥產品,每家廠商所生產藥物一樣但都會再各取一個商品名,因此,同一藥物就有多個商品名在市場上。通常醫師習慣用商品名來開立處方,很容易導致不同的商品名卻是相同成分的藥品,而造成重複用藥現象。舉例來說,感冒大家喜歡到藥局買成藥,斯斯裡面含有acetaminophan止痛退燒藥,但普拿疼裡面同樣含有此成分,對病患來說他若同時服用了斯斯和普拿疼,殊不知其實是同一種藥,此時就會產生重複用藥的狀況。

第二種重複用藥情況是,同時使用具有相同藥理作用的不同結構藥品。這是不同的藥但都有類似機轉造成相同藥效,這種用藥有些疾病治療是需要的,可相對減少藥品的劑量,但通常是不必要的。像降血壓藥中,有透過不同機轉來達到降血壓效果,如:β-接受器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中藥物學名多以-dipine結尾,但因化學結構不同,因此藥名不同。若吃了兩個不同學名但同療效的藥物也是重複用藥。這不是藥師調劑處方箋的問題,而是病人看了幾位醫師的結果。因此若指責醫生重覆用藥、交互作用,醫生會很不以為然,因為他開處方沒問題,但多位醫師開處方的結果就有此現象發生。其實重點在於沒有人替病人的用藥安全把關,這又是醫藥不分業的缺點。

藥師對於這些藥物治療問題很希望能著手改善,卻又苦於沒有施力點。當病人看兩個診次得到兩張處方箋時,除非剛好同時在同一間藥局、同一位藥師拿到,才有機會替病人再次確認。除非我們把藥歷資料做整合,並做出合適的審查系統,才有辦法有效防範問題發生。我們很希望藥師的服務能再增加:()建立藥歷檔;()居家用藥服務。這些服務因為健保沒有額外給付,推行起來分外困難。

當我還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服務時,就設計藥師來執行類似的服務,派藥師到里長辦公室來幫民眾整理用藥,希望藉由里長宣傳讓民眾知道藥師有這項服務。我們幫病人一天內早、中、晚、睡前的藥整合在一起,並分隔為七天份,降低病患不知道何時該吃哪種藥的困擾,提高服藥配合度與安全性。但民眾有一個習慣,只要是免費的都願意接受,若要另外付費則能免則免。因此要擴大推行起來有困難。

還有一個方法,家庭醫師的普及也是很有必要的,國外由於制度分明,病人都是先看家庭醫師,若有需要再轉介到專科醫師,如此一來家庭醫師手邊就會有病人的完整資料,而調劑也都在固定的藥局調劑,但台灣這種制度尚未完善。台灣有非常慷慨的健保制度,允許病人依自己喜歡看醫生並四處換地方。我想,民眾不妨去固定的、熟識的藥局,請藥師看看自己服用的藥物是否有上述的用藥問題情形

 

訂閱

訂閱文章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