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吳冠彣醫師 骨部
WeGenius第44刊‧2019年‧
台大醫院.吳冠彣醫師【醫師介紹】
劉亦棻/陳昱峯 專訪
Q.請問為什麼您會想成為醫師呢?怎麼會對小兒骨科有興趣?
我在學生時期對未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考試成績達到門檻就依父母期待進入了醫學系。但在實際接觸了醫學工作以後,發現在工作的同時也能夠幫助他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很慶幸能找到這份喜歡的工作。
原本我想從事一般外科,因為個性比較外向,也喜歡運動。當時的實習制度是由抽籤決定我們要待在哪一科,我抽到最後一號,由於骨科實習工作繁重,自然就只剩下骨科讓我選了。所幸在骨科實習時,學長們對我很照顧,讓我有機會親手操作,大家把我當成住院醫師來教育,讓我對骨科的印象徹底改觀,誤打誤撞進入骨科的我,反倒產生了真正的興趣。另外,實習期間我發現骨科的患者通常在手術後,行動恢復迅速,除了少數老人家,病患通常兩、三天就能出院,最多住院一星期,這符合我對行醫的理想,我希望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骨科的英文是orthopaedics,ortho是拉直,而paedic是小孩的意思,所以骨科的原始意思就是矯正孩童的畸形。經過五年住院醫師訓練成為骨科主治醫師後,我也因緣際會被分配到小兒骨科。小兒骨科領域主要在治療孩童的先天性骨骼疾病、或者是感染引起的肢體變形,可能肢體太長、太短、彎曲,或者是骨頭發育時有缺損,產生了畸形,再來就是某些特別疾病經常會伴隨有骨頭畸形。成人骨骼關節疾病退化,可以用手術置換,例如人工關節。然而孩童還會成長發育,置換的骨材大小會隨著患者身體長大而不適用,所以小朋友的骨科問題處理上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以手術矯正為主。但小孩子也有獨特的優勢,就是孩童的骨骼成長快,通常手術後6至8週截骨處就會癒合恢復。
Q.脊椎側彎從外觀上一定看的出來嗎?為什麼會發生脊椎側彎?要如何治療?
從流行病學來看,其實每100位民眾,大約有2或3位成人就有輕微的脊椎側彎,角度多半小於20度。而每1000位民眾之中,則會有2-3位有超過30、40度較嚴重的側彎角度,外觀上才會有明顯的表現。脊椎側彎在外觀上會有肩膀不等高、且側彎產生的旋轉變形致使單側肩胛骨隆起,家長常因孩童更衣、洗澡或走路時意外發現。但確切的側彎診斷,還是要經過X光檢查來診斷脊椎側彎的程度與型態分類。
脊椎側彎在各個年紀的孩童都可能發生,最常見的是青少年原發型脊椎側彎。原因目前尚無定論,可能是在青春期時,脊椎骨快速成長,當前後生長速度不一致時產生脊椎旋轉變形,因而引起脊椎側彎。治療上若角度超過20度,會先讓患者穿上矯正背架;但若脊椎側彎的角度持續擴大超過40度時,將來即使成人時仍有持續惡化的風險,所以當青春期快結束時(約莫13、14歲)就會建議手術矯正治療。 極少數孩童在1歲多,脊椎就會彎曲到100度,可能合併有心肺、胸腔發育的疾病,或是肋骨沾黏。我們人體有12支肋骨,病童可能是中間的第4、5或6根肋骨沾黏。
10歲以前孩童發生脊椎側彎的機率較少,然而治療上也比較困難,我們稱為早發型脊椎側彎。孩童發生早發型脊椎側彎的時候,我們會檢查是否起因於身體系統的合併症,例如神經病變,抑或只是單一骨骼發育的問題,像是先天脊椎長成半椎體,像三角形或梯形。如果惡化嚴重,我們都要提早治療。成年脊椎側彎患者,我們可以用骨釘釘住,孩童不行。5歲以前孩童的適應力較好,我們在麻醉下牽引矯正脊椎位置,再以石膏包覆固定治療,大約3個月後再換一次石膏。冬天適合石膏包覆,夏天改以背架,兩者交叉治療。若是背架效果不好,可以用具有伸縮延長性的脊椎釘子,僅固定胸腰脊椎上下端,每隔半年再延長中間的連結桿來逐步矯正孩子的脊椎側彎。
Q.成年人的脊椎側彎,治療方式有什麼不一樣?
青春期前的脊椎側彎,多發生在胸椎,這個部位平時不太活動,不會彎曲太多,所以經矯正融合治療過後無法活動,但對日常活動影響很小。但成年人的脊椎側彎,多數發生在腰椎部位,這是人們經常要活動的地方,經由手術固定了腰椎,對日常生活影響會很大。所以我們會建議患者先做物理治療,訓練背部核心肌群,減少脊椎側彎駝背惡化。
成年人的脊椎側彎,可能是在孩童時期有輕微的脊椎側彎,但是沒有嚴重到需要矯正,但年長時就比較容易變成退化性的脊椎側彎。根據近年來長時間追蹤研究的結果,上述的患者大約每年會增加1度左右的側彎,尤其是需要勞力工作的人,中年後就會出現退化性的脊椎側彎。
我們平時若遇到年長患者要動脊椎手術,都需要再三評估、考慮,患者的體力能否負荷?患者能否適應術後身體活動會受限制及變得有點僵硬?年長者對術後整體滿意度絕對不會像孩童一樣滿意,都是雙方要考慮的因素。
這就是醫師為什麼總是鼓勵民眾培養運動習慣,好處是讓韌帶有彈性,同時訓練肌耐力,若是身體隨著年齡老化發生病痛,我們會有較好的適應力來恢復正常生活。骨頭、軟骨隨著年齡都會磨損,韌帶有彈性,加上好的肌耐力,關節會柔軟好控制。所以民眾在年輕時就要適度運動,維持住肌肉,老年時對骨骼必然有好處。
Q.什麼是「先天性髖關節脫臼」?一般人不是年長了才容易發生髖關節骨折嗎?
「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的發生率大約每1000人中有2位,原因之一是出生時孩童的股骨頭從髖關節掉出來,可能是懷孕期間,胎兒在母體內的位置不好,若胎兒以坐姿在母體內成長,單邊一隻腳翹的比較高,那髖關節就可能脫落出來;或者是母體羊水較少,胎兒受到的緩衝保衛較差,以至髖關節脫位。現在的父母會經由網路知道髖關節發育的相關資訊,在門診時醫病溝通會比較有概念,當他們有疑慮時就會來尋求專業診斷。新生兒在6個月大以前,身體骨骼還未骨化多數是軟骨,我們就只能以超音波來檢查髖關節位置是否異常,穩定度是否足夠。
此病症會導致長短腿。在6個月大以前若是診斷出來,治療上就是以吊帶固定成M字腿。輕微的就只要墊兩層尿布,讓髖關節穩定。若是新生兒時期沒有被發現到患有此病症,孩童大約都是在學習走路,約莫1歲半時,才被發現髖關節異常。病童通常都會比同年齡的孩童晚半年走路,因為髖關節脫臼,所以走路會比較慢;走路會跛行。此時只能以手術將關節打開,把股骨頭復位,同時髖臼也要以手術校正;因為股骨頭長期不在髖關節裡面,髖關節就變的比較淺碟,所以要經由手術把髖臼變深,關節穩定度就會變好,術後要包覆石膏6週。
有些幼童雖然髖關節沒有脫臼,但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發育的比較淺,無法將股骨完全包覆住,走路時並不會顯現出異常,多半是在青少年時期、20至30歲左右,劇烈運動後,因為關節局部壓力過大引起疼痛。患者需要穿氣墊鞋,避免衝撞的運動,若是運動需求較大,那就要做髖臼的截骨轉骨手術,術後1週可下床,動手術的那一側下肢要經過1個月,等髖關節截骨處癒合穩定了,腳才能踏地;大約3個月後步行才會恢復。由於患者髖關節先天結構不好,容易磨損,如果沒有在青少年期先接受手術矯正,等到中年時患者通常就只能置換人工關節了。
人體的關節隨著年齡老化,都會磨損,若發生在膝關節,可以於門診時,在膝關節注射玻尿酸,或是高濃縮血小板(PRP),緩和磨損的速度。髖關節的位置在身體深處,針劑很難注射進去。民眾對於膝關節的疼痛多能忍受,然而髖關節的疼痛就難以忍受了,因為髖關節位於鼠蹊內,患者都是跛行,一走路就會痛。現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患者術後1、2天就能下床走路,只是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大約20年,患者若是年紀太輕就置換,可能一生中會置換2次。以現今民眾的平均壽命來看,70-80歲左右置換關節也是可行的。
Q.腿形異常、長短腿或是腿太短,可以治療嗎?如何治療?
幼兒在1歲半之前,都會是O型腿;2歲半之後會變成X型腿;7、8歲後,腿就會變直。不到20%的人,腿是殘留X行腿的樣子。10歲以前的孩童,矯正腿型的方法是在膝部生長板的附近打上鉚釘,使這個部位的生長速度變慢,腿的彎曲度就會因為骨骼不同的生長速度而漸漸拉直。同樣的手術方式也可以用來治療長短腳,若左、右腿的長度差超過2公分,可考慮兩側生長板用鉚釘固定,減緩生長速度拉近長短腳的差距。
人體全身上下都有生長板,以四肢的長骨來說,生長板位於骨頭的兩端,靠近關節處。手、腳和脊椎的生長板關閉較早,影響身高的生長板,主要位在膝關節上下處,大約在青春期過後生長板都會關閉。若是膝部的生長板密合,無法靠抑制生長板校正,就只能採用「骨骼延長手術」。如果左右大腿沒有明顯的長度差異,我們多半建議在小腿施行延長手術。小腿外側要架上外固定器,切斷骨頭,同時在骨頭內部打上一根骨髓內釘,皮膚外觀只有小小的傷口,患者每天在家裡可以轉動固定器增長骨骼長度1mm,等到延長到我們需要的長度,再將骨髓內釘橫向螺釘鎖上,就可移除外固定器,然後等待切骨的地方癒合。這段時期,患者能夠以拐杖輔助行走。
剛開始延長階段,患者不會感覺疼痛,但隨著骨骼增長,皮膚的彈性尚未適應,所以後期愈接近預計增長的高度,皮膚、肌肉及神經會緊繃而產生疼痛。可能會發生的併發症是傷口感染、骨頭成長緩慢或不癒合,屆時需要再做骨移植手術補救。一般說來,嚴重創傷導致長短腳的患者,還有孩童骨頭生長板受傷而影響骨骼生長的長度或變形,我們才會施以「骨骼延長手術」。手術對象年齡沒有限制。至於肢體的延長,以不超過7公分為原則,因為過度延長會讓周邊肌腱韌帶變緊,關節就會僵硬。
Q.扁平足或是拇指外翻,在什麼情形之下會以手術矯正?
幼童時期足部骨頭尚未發育完成,看起來腳都肉肉的,因為看不出來足弓,90%都很像扁平足。等到2歲至10歲左右,足弓慢慢會出現。成人大約20%左右是扁平足,扁平足的成因沒有定論。
人在行走時,腳會像船一樣前後擺動,正常的腳因為有足弓提供足夠的推進力量,所以步行時比較省力。扁平足的腳會貼合地面,所以推進前進所需施力較多。扁平足在運動時,不利於長跑,因為耐力不足,但不影響短跑。扁平足患者比較不耐於長時間行走,有人足部內側會有疼痛感,不過對於脊椎並沒有直接影響。
10歲以前,可以讓扁平足的孩子穿鞋墊,維持適當腳型,也比較好走路。但在家時,常鼓勵孩子多赤腳走路,跑跳,也可以練習踮腳尖走路,刺激腳趾肌肉的發育。人體的腳型約12歲左右定型,若要接受扁平足的矯正手術,要在這個年紀前後。對象主要針對穿鞋墊走路仍會感到疼痛的,或者扁平足的角度過大,可以透過後足跟骨延長矯正手術。我們將跟骨切開,植入一塊楔型骨,將跟骨延長,可以改變足外翻並產生了足弓。
另一個常見的腳拇指外翻容易發生在女性,沒有確切的原因,主要是體質,通常母親拇指外翻,孩子發生的機會就高。拇指外翻的孩童,幼童可利用輔具支撐,預防惡化。如果生長板還未癒合,10歲左右,我們可以在第一蹠骨近端生長板適當的地方鎖上釘子,隨著成長改變拇指生長的方向,前提是拇指外翻的角度要小於30度;兩年後釘子要取出來。青春期過後,還是可以利用輔具預防惡化,嚴重的拇指外翻只能以蹠骨切骨手術校正。
Q.新生兒的骨折,可以預防嗎?
新生兒最常見的骨折問題是生產時的鎖骨骨折,特別是困難生產的時候,拉力會造成骨折。1歲以前的骨折復原都很快,約1個月就康復,也不太需要固定。臨床上面,比較擔心的是幼童沒有明顯外傷,X光卻顯示新舊雜陳的骨折,那就會懷疑是否受到家暴,醫師都會通報社工處理,不過,有時幼童確實是會不小心從床上跌下來,或者是父母睡覺時翻身壓傷了孩童,所以家長還是要留意防護措施。
Q.隨著年齡增長.骨骼也會老化,要如何保持所謂的「骨本」呢?
人體骨骼同時有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30歲之前,造骨細胞比較活躍,蝕骨細胞比較低調,所以人體骨密度可以逐年增加。但30歲之後反轉,蝕骨細胞比較活躍,人體骨密度會變低。若是沒有運動習慣,或是疾病需服用類固醇藥物,容易造成骨質流失。臨床上是否患有骨質疏鬆,我們可以從骨密度檢查檢驗出來,骨質疏鬆患者的脊椎與髖關節容易會有骨折。
治療骨質疏鬆的第一線用藥,主要是抑制蝕骨細胞的活性。年輕時養成運動習慣,遠比使用藥物好。民眾只要勤運動,注意飲食攝取鈣質,就能讓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的機能達到平衡。人的骨頭愈使用會愈堅硬,有負重的運動,對保持骨質密度有益處。走路、跑、跳,都是很好的動作,一週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為佳。特別就是要曬太陽才能讓鈣質被吸收。中年過後,營養攝取不均衡,才建議服用鈣片及維他命D,能從食物攝取還是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