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林孟暐醫師 胸腔外科

 

WeGenius第47刊‧2024年‧

  台大醫院.林孟暐醫師 【醫師介紹】

劉亦棻/張睿明 專訪

Q 請問您怎麼會想行醫並成為胸腔外科的醫師?

我的背景就是一般公教人員子女,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公務人員,家族沒有從事醫師工作背景的長輩。從小至今的生活圈就是在台北市中正區附近,小時候就讀台大醫學院正對面的東門國小與附近的弘道國中。就讀建國中學高一時,通過生物資優甄試,獲得了每個週末前往中研院上課研習的機會。在中研院上課開啟了我對生命科學的興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個實驗課程,利用化學合成蟑螂性費洛蒙的研究,數以千計的蟑螂被養在一個小房間,受到我們合成出來的性費洛蒙刺激後,興奮的活蹦亂跳,也第一次有機會使用到電子顯微鏡,體認到生物科學真的很讓人著迷。基於這份熱愛,我們幾位在中研院受訓的同學們合力創建了建中生科社,發行的第一本社刊,還記得討論了現在最夯的AI人工智慧議題。之後我就選擇與生命科學相關的醫學系。

我是民國85年入學台大醫學系,我們這一屆的同學還蠻特別的,132位同學之中,將近50人選擇進入外科系的科別,包括外科、骨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等等。我們身處的大環境,是當時身為實習醫師的我們,經歷了SARS風暴的衝擊,也體認到當下台灣醫療環境的不足,心中油然而生的念頭,就是想要做一些急重症相關的醫療工作來改變這樣的現況。

在醫學系的解剖課,同學們就會慢慢找到自己是否喜歡動手操作的興趣,當時積極動手實驗的幾位同組組員,現在都是各大醫院的外科名醫了。我在大學時期的動物實驗時,便發覺自己應該蠻具備外科的天賦,對於複雜的小動物實驗都能得心應手,我們那一組也往往是最早完成搶第一結束實驗下課的組別。

在畢業後選科時,我必須在想走的外科系科別做出選擇,因為實習時特別喜歡精緻的眼科手術,我在眼科和外科之間猶豫該選哪一條路。我有一位表哥自台大醫學系畢業,在台大眼科訓練完後,在成大醫院眼科服務至今,記得那時候在選擇科別徬徨不決時,有至台南找他深談,他提醒我當時的教學醫院眼科的主治醫師職缺近乎飽和,若是選擇眼科,蠻大的可能將來會在診所執業。我考慮到自己的個性,喜歡動手操作和做醫學研究的工作,遠勝於計算成本開銷支出與診所獲利,個性並不適合自行開業,選擇在台大醫院外科受訓,將來應更有機會發展自己的長才。

進入外科領域,我發現自己對於內視鏡手術特別有興趣,很喜歡在內視鏡底下利用微創器械優雅細緻進行手術的感覺,內視鏡手術在一般外科及胸腔外科都會使用,而在我擔任外科住院醫師的時候,受到兩位教授的影響,在這兩個次分科之中選擇了胸腔外科。一位是當時的胸腔外科主任,後來也升任為台大外科部主任的李元麒教授,另一位是現任的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教授。兩位主任對於教學、研究與臨床照護病人都有著極大的熱忱,也對我帶來深遠的影響。當時台大胸腔外科在李教授的帶領之下,讓台大胸腔外科躍居全國的領先地位,但可惜李教授在2010年12月因為淋巴癌過世,我應該算是他的最後閉門弟子。陳晉興教授接下領導台大胸腔外科的火炬,讓我們科內不只手術量持續保持台灣第一,肺癌相關跨國合作基礎研究的持續進展,也讓台大胸腔外科可排在亞洲甚至世界前列。我很感激在我人生的每一個轉捩點,都遇到了提攜我的貴人。兩位老師也在台大胸腔外科樹立了熱心教學、提攜後進且樂於分享的傳統,是我心中的典範。目前我擔任台大胸腔外科的病房主任與台大醫學系的副主任,希望能夠盡自己微薄之力,發揚並傳承這樣的教學理念。

Q 什麼樣的契機讓您前往美國與日本進修?

在我擔任總醫師的那一年,台大醫院有住院醫師的進修計畫,但一年全院數百位住院醫師卻只有5個寶貴的名額,我很幸運的通過了院方甄選,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兩個月。總醫師的時期有機會前往國外進修,優點就是總醫師已經對本科的專業有相當的了解,更有經驗可以比較國內外的差別,並且從中學習。當時我深刻感覺到:台大胸腔外科在臨床手術與病人照護上面,與世界一流的醫學中心相比毫不遜色,但我們的基礎研究相對而言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比較特別的是,我發現美國的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學習動機非常強,像是在早上的晨會結束以後,他們會利用中間僅僅1個小時的空檔,衝去看其他外科次分科還有哪些會議可以參與學習,但相比之下,台灣的實習醫學生或年輕住院醫師可能就是吃個早餐然後休息。當時我很好奇美國的年輕醫師為什麼這麼有活力?我才發現他們當時每週的工作時間是有法律保障,工時最多80個小時,而且這個規定非常嚴格。我當時聽美國的同事分享,在我前去進修的幾年前,曾經有醫學中心因為違反住院醫師工時,被處罰停收1年住院醫師,影響很大。我也特別觀察到,當時美國醫院都有專科護理師協助一些所謂「非學習性」的常規工作與文書作業,所以住院醫師才能有工時上限的保障,那麼他們就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去不同科別的會議參與學習。回到台灣之後,我在第一會議室向院層級長官們報告進修見聞時,特別向院長和外科部主任李元麒教授報告觀察到的這個現象,也建議應該廣納專科護理師,得到了師長們的重視與採納。台大醫院外科部的專科護理師與外科助手,那時候僅有1、2位,經過這些年的擴充,目前已有70~80位。專科護理師會協助聯絡病患,安排開刀需要配合的行政工作,那麼住院醫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專注醫療工作及學習。

台大醫院的傳統,住院醫師完成訓練後,必須在其他分院服務過後,才有機會再回到總院擔任主治醫師。擔任主治醫師的第二年,當時我在雲林分院服務,時間比較充裕,便興起了要再出國精進自己手術技巧的念頭,由於日本在食道癌手術做得非常精緻,因此希望能再精進自己這方面的手術技術。感謝當時的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教授,幫我寫介紹信與安排前往慶應大學,在當時的食管外科主任北川雄光教授門下進修,他如今已是慶應大學附屬醫院的院長。北川雄光也幫我安排參訪了許多東京著名的醫學中心,包括日本國立癌症中心醫院、虎之門醫院、昭和大學附屬醫院……等,讓我認識了許多日本大師級專家,也增廣不少見聞。在我還是住院醫師的時候,食道手術都是用傳統的大傷口進行,病人術後併發症很多。從日本回國之後,我立刻跟團隊演練討論,在雲林分院和新竹分院都完成了該分院首例的食道癌微創手術,如今仍然記得當時做首例手術前緊張但又興奮期待的心情!自我回國至今已經過了十幾年,目前在台大胸腔外科李章銘教授等多位國內知名食道癌專家的推廣下,台灣的食道微創手術已經是相當普及的標準化手術。

外科手術日新月異,很多新技術與手術方式,都是在成為主治醫師之後,必須不斷自我學習。我很感謝師長們提供這麼多的機會,讓我前往國外進修,現在我也鼓勵我的學生,有機會就要出國學習新的技術,同時和國外建立交流管道。過去我當住院醫師時期台大醫院提供總醫師前往美國進修的計畫,進行了5年就停辦了,直到最近幾年總算又受到院方重視恢復辦理。而大約在五年前,陳晉興教授開始資助台大胸腔外科住院醫師出國進修計劃,讓他們前往日本京都大學交流一個月,希望年輕醫師增廣見聞,同時把國外醫院發展現狀的第一手訊息帶回國內。現在我擔任好幾個國內重要學會的理事與學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包括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台灣肺癌研究學會……等,每年我們在各種研討會議程規劃時,都會邀請許多國際知名外科醫師來台灣交流,這對於台灣胸腔外科整體實力提升,優化手術與照顧品質,以及增加台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非常重要。

Q 您專長於肺癌微創手術,想請您談談您肺癌研究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並請您說明一下最近國健署提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計畫。

在我在總醫師的最後一年,同時也錄取台大醫學院病理學研究所,準備攻讀博士學位,病理研究所所長張逸良教授和外科李元麒教授都是我的博士班指導教授。張逸良教授是我在肺癌基礎研究的啟蒙恩師,也是我在醫學研究與教學的學習典範。透過張逸良教授與吳振都教授的介紹安排,我有機會能與當時的醫學院楊泮池院長討論我的研究想法,也得到楊校長的指導與鼓勵,開啟了我往後生涯從事肺癌基礎研究的契機。很幸運的在分院服務的3年內,就在張教授與楊校長的指導下完成博士班的研究,順利獲得病理博士學位,研究成果也刊登在當時外科第一名的期刊Annals of Surgery以及數本外科領域績優期刊。

肺癌早已取代肝癌成為台灣的新國病,肺癌目前在台灣癌症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是排名第一,現今每年新診斷出來的肺癌病患約已超過一萬例。近年來的好消息是:台灣肺癌患者診斷出來的期別已慢慢從肺癌後期趨向於前期。從2022年開始,國健署推動免費肺癌篩檢計畫。如果有家族病史,女性45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都可以做免費的低劑量斷層篩檢。由於已經證實X光檢查無法早期偵測肺癌,所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目前是肺癌篩檢的唯一證實有效的工具。2023年9月台灣國健署獲邀前往新加坡參與世界肺癌大會,在大會的主題演講分享「不抽菸族群的肺癌篩檢:臺灣經驗」,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針對不抽煙族群進行肺癌篩檢的國家型計畫,得到了與會國際學者的廣大重視與討論。

為什麼會有國健署的肺癌篩檢計畫?早年的國外重要肺癌篩檢臨床試驗,都是針對重度吸菸族群,並不是針對患者的家族史。但這些西方國家的經驗與台灣的現況不符合,台灣的肺癌患者幾乎70%是不抽菸的患者。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台大楊泮池校長及中山醫學大學張基晟副校長、台大新竹分院余忠仁院長……等多位國內專家,共同合作主持一項不抽菸族群的肺癌篩檢臨床試驗Talent study,希望經由實驗設計找到證據來驗證假設,經由17所醫院的12000名不抽菸的族群的肺癌篩檢,發現大約每100人就有2.6人罹患肺癌。根據這一項台灣的研究,我們發現對於肺癌患者的家屬,早期篩檢是非常重要的,也才有後續的國健署肺癌篩檢計畫。

Q 民眾會在什麼情形之下至胸腔外科就醫?都需要接受手術嗎?

我的門診最常見的就是民眾帶著光碟片和檢驗報告來就醫,因此我都跟醫學生開玩笑,說我是在看電腦斷層影像門診。現在大家對於自我健康照顧的意識提升,健康檢查篩檢出來的以早期肺癌居多數,這是一個好現象。20多年前當我還是住院醫師的時候,病患咳血、體重減輕了才來就醫,檢查出來幾乎都是3~4期的肺癌,大多數患者都無法開刀。在過去沒有標靶藥物治療的時代,這些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大約就是6~9個月。相對而言,如果是現在電腦斷層篩檢出來的第一期肺癌,早期發現後接受外科手術切除,幾乎都會治癒。

針對高風險族群的篩檢,以成本效益來說,真的能夠減輕家庭的負擔,以及減少社會的工作人力減損。但也需要在篩檢前先跟民眾告知,大約20%左右的正常人,肺部都會有非特異性的小結節,一般來說小於5mm的肺結節絕大多數都是良性,不需在第一時間接受手術處理。就好比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長了幾顆痣,不用把每一顆痣都當作皮膚癌來擔心。只有8~10 mm以上的小結節,或是在追蹤過程有變大或是形態上的改變,才會要特別留意。

民眾對於檢查的結果不要過於恐慌。我曾經遇過一位門診患者,他帶來的外院檢查報告裡面標示了15顆1mm的結節,在來到我的門診前,他已經跑了三家不同的醫學中心,所有的醫師都跟他說只是良性別擔心,但他還是極度的恐慌焦慮,可見這位患者歷經了多大的心理壓力。台大醫院對於小於5mm的結節並不會特別標示出來大小與數量,主要就是不希望這些良性的微小結節造成病患不必要的恐慌。另外民眾會遇到一個現象,不同醫院的不同位放射科醫師,針對影像檢驗報告會有不同的判讀,所以檢驗報告呈現出來的結節數量、位置不盡相同。民眾看到了就會擔心:是不是又新長出來了一顆結節?其實那些真的是本來就有的結節。請民眾要相信醫師的專業判斷,不要過度擔心。

當結節的大小超過0.8~1公分以上,型態上看起來比較像肺癌,以及在追蹤的期間結節有慢慢的變大,以上這些比較像早期肺癌的病灶,就會建議病患接受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這些由專業醫師判斷需要切除的結節,手術後確認是肺癌的比率大約在85~90%。

Q 請您介紹胸腔鏡的單孔微創手術,以及這項創新手術的進展。

在我擔任住院醫師的時候,胸腔外科手術正在從傳統的開胸演變為僅開3個微創小傷口,也開始有許多微創手術的重大進展。那時陳晉興主任開發了不插管的微創手術,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大的迴響,也吸引許多國外學者前來台大學習。西班牙的Diego Gonzalez Rivas醫師,在2010年完成首例的單孔胸腔鏡肺癌手術,也就是僅僅利用一個小傷口來進行微創胸腔鏡手術。而我看到了這樣的新技術的消息,經過了仔細的研究相關文獻與學習模擬之後,在2013年在新竹分院服務的期間,我完成了台大醫療體系的首例單孔微創胸腔鏡手術,以及首例的單孔微創肺葉切除手術,還受到當時的台大新竹分院孫瑞昇院長的邀請,發佈了新聞稿。當時的國內胸腔外科醫師們對於這樣的單一傷口胸腔鏡手術,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擔心淋巴清除不夠乾淨,手術風險較高,事實證明沒有這種問題。目前台大醫院約有九成的胸腔內視鏡微創手術都是採用單孔,國內大多數的醫院與醫師都也已經採用這樣的手術方式。

手術技術微型化的演進,必定是搭配手術器材的進步。內視鏡的改善,變得精巧且更清晰,曾經有一位我的好朋友捷克Horvath教授來台大醫院交流學習,看著我用僅僅5公分的小傷口完成兩台單孔全肺切除手術,他讚嘆這些儀器設備操作的樣子,好像龍山寺的香爐,在微小的洞口同時插滿了許多的香。由於肺臟的特色是極具延展與收縮性,所以一個20公分以上大小的肺葉,我們可以利用僅僅3~5公分的小傷口,將其切除之後,先包覆在一個極其強韌不會破裂的醫療用檢體袋,再將檢體安全的從小傷口抽離出身體。我常常跟住院醫師與醫學生開玩笑,說這樣手術過程最困難的環結,反而是完成精細的微創手術後,要像拔河一樣,把切除的肺臟部位從非常小的傷口抽離出來。

Q 胸腔外科手術有什麼樣的風險?

現在許多胸腔外科的手術,手術隔一、兩天病患就可以出院,回到工作崗位。這樣的微創手術的確大大降低了手術的風險。但門診病患常常詢問我:這是不是只是一個小手術?我都會告知患者,胸腔外科沒有小手術,我們處理的部位,都是身體極為重要的胸腔內器官。另外,任何全身麻醉的手術本身都會有風險。不同腫瘤期別和生長的位置,也與手術的風險性評估高低有密切關聯性。像是有些腫瘤靠近大血管或侵犯氣管,必須切除之後做血管或氣管的重建,手術風險就會大大地提高,也可能需要做大傷口的開胸手術。晚期肺癌若腫瘤體積超過10公分以上,也是需要開胸。這些也都會增加手術的風險。

在進行胸腔外科手術之前,我們一定要對病患做詳細的心肺功能評估。有些患者雖然接受微創胸腔鏡手術成功,但是心肺功能不好,術後心肺功能無法恢復,就有可能需要裝葉克膜,甚至無法存活。因此這樣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可能需採用非手術的治療,包括放射線治療或是腫瘤消融術。比起腫瘤消融術,放射線的治療缺點是可能會傷及腫瘤旁邊的皮膚和其他正常肺部組織,但目前健保有給付放射線治療,腫瘤消融術仍須自費。

Q 腫瘤消融術有什麼優點?

腫瘤消融術是大約在五年前我們開始發展的一項新技術,在2020年,我與影像醫學部簡寧醫師順利完成台大癌症醫院的首例腫瘤消融手術,目前我們團隊已累積百例以上的豐富經驗。肺部腫瘤的腫瘤消融術,是指在複合式開刀房內,利用精準的術中影像設備,將探針精準的放置到腫瘤的位置,利用溫度改變或微波能量的方式,造成腫瘤細胞壞死,進而達到讓整顆腫瘤消融的治療效果。這種無傷口的手術,適用於不適合麻醉;年紀比較大;或者是共病症比較多,傷口不容易痊癒,或是需要針對轉移的肺部腫瘤進行局部治療的患者。一般而言,腫瘤小於3公分的情況下,腫瘤消融術的手術效果都很好。因此,對於無法手術、晚期、肺內轉移或是復發的肺癌病友來說,腫瘤消融術是肺癌局部治療的一種新選擇。

Q 會不會有肺癌患者直接要求做達文西手術?

依據不同的病情與醫師個人的手術經驗,每位醫師會給予患者最適當的建議。在美國有許多醫師從事達文西機器手臂的手術,因為當地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和胸腔鏡手術的費用是相似的,但台灣的達文西手術費用相較於單孔胸腔鏡手術而言仍高出許多。另外,在美國,單一傷口的單孔胸腔鏡手術沒有像台灣、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來的普及,美國胸腔鏡手術仍然普遍需要開三到四個傷口。所以在美國,相較於需要同樣多傷口的胸腔鏡手術,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相對的好處就很明顯,達文西手術的優點是醫師可以坐著進行手術,手術時候視野和清晰度相當好,縫合的時候機器手臂不會有死角。但缺點就是,達文西手術一般都會需要開三到四個傷口,因此相較於單一傷口的單孔胸腔鏡手術而言,病人復原仍可能較慢,術後傷口也可能較為疼痛。

達文西機器手臂,台灣從2023年起開始在胸腔外科手術費有列入健保給付,可以減少部分費用,仍須負擔大部分自費的機械手臂使用費用以及耗材。我本身也有達文西手術的證照,但目前對於比較早期的肺癌患者,我會選擇術後復原較快的單孔胸腔鏡手術。就胸腔外科來說,食道癌需要廣泛清除淋巴結,或是有淋巴轉移需要進行廣泛淋巴結廓清的二至三期肺癌患者,達文西手術可能會有些好處;較大的縱膈腔腫瘤或是重症肌無力症需接受廣泛胸腺切除的患者,也適合達文西手術。由於達文西手術便於保留細微的神經,所以非常適合泌尿外科的攝護腺手術。

目前達文西機械手臂公司已有發展單孔的操作系統,同時,也有許多不同廠商的機械手臂正在蓬勃發展中。我相信在未來單一傷口的機械手臂系統發展成熟後,機械手臂的微創手術仍是未來的胸腔外科手術趨勢。

Q 標靶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適用於哪些肺癌患者?

標靶藥物對於肺癌的治療而言,是一個劃時代的極重要進展。過去很多病患診斷出末期肺癌之後,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學治療,大約六至九個月就過世。然而,現今肺癌細胞突變若經過診斷而找到適合的標靶藥物,就算是第四期肺癌,患者都有至少3~5年的平均存活時間。如果腫瘤對於正在使用的藥物產生了抗藥性,也有第二線針對抗藥性腫瘤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總而言之,在過去近20年的標靶藥物蓬勃發展,大大地提升了肺癌患者的存活。

從前的化療,就好比戰爭時候的無差別轟炸,化學治療主要的原理,是去抑制或破壞細胞分裂的過程,達到破壞癌細胞的治療效果。因此,人體比較容易細胞分裂再生的部位,像是頭髮,就容易受到化療的影響而產生較大的副作用。相對而言,標靶治療就好比戰爭時候精準的斬首行動,只會攻擊帶有突變的腫瘤細胞,不會對於正常細胞產生破壞。標靶治療只有一顆小藥丸,每天服用一顆,很短時間內大部分體內的腫瘤就會被消滅。不過還是有一些殘存的、帶有其他基因或是組織型態的抗藥性腫瘤細胞會殘存,這些抗藥性腫瘤細胞慢慢長大後,接著就要使用後線的標靶藥物或其他抗癌藥物治療。

至於免疫治療的原理,簡單來說人的身體具有免疫作用,在身體接觸了異常的外來物質,譬如細菌或病毒,身體會有免疫細胞把這些外來的細菌或病毒殺死。那麼為什麼腫瘤細胞這樣的異常組織,可以逃過免疫細胞的攻擊而存在我們身體之中呢?如果說腫瘤細胞是壞人,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警察,這些腫瘤細胞就好像是穿著制服偽裝成警察一樣,可躲過體內免疫細胞的攻擊,而免疫治療就像是可以把這些偽裝脫掉一樣,作用是把腫瘤細胞上特殊的偽裝連結PD-1/PD-L1打破,讓腫瘤細胞的偽裝消失掉,我們的免疫細胞就能夠重新辨認腫瘤細胞,進而攻擊並清除掉這些腫瘤細胞。

台灣肺癌患者之中,大約八成是肺腺癌患者。後期肺腺癌的患者無法直接開刀治療,我們就會進行基因檢測,台灣大約有70%的肺腺癌病人,都是可以找到異常的基因突變,可利用標靶藥物治療肺癌。只有少數找不到異常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才沒有辦法使用標靶藥物,這時候再考慮是否有適當的免疫藥物可以使用。因此,對於後期肺腺癌的治療第一線優先採用標靶藥物。如果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或者是鱗狀上皮細胞癌患者,可考慮使用免疫藥物來治療。

Q 肺癌與環境或生活習慣有關嗎?哪些民眾應該針對肺癌進行健檢?

現今亞洲地區肺癌的發生率一直持續上升,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有家族病史或是抽菸的人需要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若有家族病史或重度抽菸者,建議需每2~3年接受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便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沒有危險因子的民眾,建議可每5年接受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另外,雖然台灣的抽菸人數比起歐美日韓要少很多,戒菸的持續推廣仍然相當重要,能夠有效地讓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發生率下降。

亞洲與台灣肺腺癌的病患有增無減,空氣污染是一個主要原因,許多的醫學研究已證實空氣污染與肺癌的關聯性。建議民眾可以下載空氣污染的手機監控軟體,便可以選擇空氣品質較佳的時間出外運動。台北地區大約是上、下班民眾通勤時間的空氣污染比較嚴重,不適合運動。另外,民眾在住宅地區可以選擇氣密窗和空氣清淨機,都可有效減低空氣污染對於自身健康的影響。另外,過去台大胸腔外科與中研院及美國國衛院的癌症登月計畫研究發現,亞硝酸鹽類的食物,除了如大家過去認知的會引起消化道的癌症,也與肺癌的形成有關聯,因此我也常建議病人,盡量減少吃加工的食物產品,多吃原型食物,可有效減少罹患癌症的機會。

Q 想請您談談在COVID疫情期間,您與同仁們如何在人力吃緊的狀況下,同時兼顧急重症患者以及原本就需要常規治療的病人?

在COVID疫情時,主要是急診及感染科醫師辛苦的在第一線照顧COVID病患。當時的醫療人力不足,呼吸器這些設備也從開刀房被調度到病房照顧病患,同時,外科也必須空出病房預備收治難以預期的大量COVID的病患,因此手術量需要大量限縮。台大醫院胸腔外科在疫情前一年的手術量約3200台,由於病房、開刀房、呼吸器及麻醉科人力都受到限縮,在疫情期間我們每位醫師一周只能被允許開一至二位病患。COVID疫情最嚴峻的那兩個月,我只能優先處理腫瘤已經過大、比較可能有轉移風險的肺癌病人。當時院方甚至規定在開刀之前,需要針對每一位手術患者向院方提出公文,說明病患手術的急迫性。除了大環境的限制,再來就是當時我們的同仁,幾乎是輪流染疫被隔離,因此臨床照護病人的工作就要不斷地隨著可執行工作的人數協調分工。

當時院內替重症患者氣切統一由胸腔外科醫師執行,由於氣切過程會接觸大量的病人飛沫,如有一點疏忽,團隊成員便會有感染COVID的風險。當時我們就是身著宛如太空人的隔離裝備,經過嚴謹的訓練,醫護人員是可以安全且有效率的協助病患。我在2003年擔任實習醫師時,正值SARS爆發的時期,當年有過SARS經驗的醫師,在此次疫情期間都是醫療團隊的資深成員了。SARS發生時候的死亡率相當驚人,所以面對COVID-19相對較低的死亡率時,我們已經具備了過往的經驗,更懂得如何自我防護。所幸現在COVID病毒已經流感化,已不用再過於戒慎恐懼,大家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了。

Q 在後疫情時代,根據前幾年的經驗,您會建議民眾對呼吸系統相關的疾病,要有哪些正確的認知及應對?

對於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建議需要定期追蹤接受肺癌篩檢,其實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手術後可恢復如同一般人的正常生活。另外,民眾在後疫情時代應該要有的認識是:在未來每隔數年,都可能發生類似新冠病毒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大家吸取了這一次的經驗,就知道面對這樣的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衛生防護習慣,再來就是疫苗的接種。在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期間,戴口罩是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的機會。另外,現在的藥物與疫苗發展也相當迅速,所以民眾不需要恐慌。失智症的比例稍微低一些。

訂閱

訂閱文章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