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 吳明賢副院長 消化內科

 

WeGenius第45刊‧2020年‧

  台大醫院.吳明賢醫師 【醫師介紹】

劉亦棻/張睿明 專訪

Q請問您為什麼會想成為醫師呢?為何會對胃腸的研究有興趣?

在台灣,許多的醫師都是因為家族世代行醫而繼承衣缽,我的情況則純粹是在就讀嘉義高中時,迷上金庸的武俠小說,我十分憧憬俠客的行俠仗義,不過現在社會似乎不太可行。由於在校成績不錯,我想想不如行俠仗“醫”,培養自己有一項可以助人的專長,彷彿像俠客一般解除他人的痛苦,以醫弘道。“行俠仗醫,以醫弘道”,是我行醫的初衷。

早年我們自醫學系畢業時,都會想要選擇傳統的四大科:內、外、婦、兒科。當時我覺得內科很有趣,其中的心臟科和胃腸科特別吸引我。從前人們對內科的想法就是開藥而已,不過,心臟科和胃腸科在我擔任住院醫師時,已經發展了治療性的技術,像是心導管與治療性內視鏡。賴明陽教授,是我心目中極崇高的典範,由於他的鼓勵,我就投入了胃腸科。當時消化內科有兩大主軸,一是胃腸,另一是肝膽,賴教授是肝膽專家,胃腸科在那時候僅有副教授林肇堂老師,在賴教授的推薦之下,我跟隨林教授學習。胃腸科可以動手操作胃鏡、大腸鏡及膽胰鏡,兼具內科的知識與外科的技術,在這些技術剛起步的階段,充滿了許多的機會與研究。

Q為什麼人們那麼容易發生胃腸疾病呢?

民眾較常發生心臟與胃腸的疾病,因為這些器官要不停地運作來維持身體的完整機能。人體為了能量需求,就要進食,民以食為天,於是病從口入的機會大增。食物本身不乾淨,或是帶有致病菌,許多身體不適就由飲食而來了。現代人的壓力大,飲食時間匆促,更會隨著心情起伏暴飲暴食、拒食,由於胃腸本身是較為敏感的器官,就容易發生胃腸功能失調,這是功能性腸胃障礙發生的主因,持續下去就成為胃功能性疾病。

消化作用對於生命維持非常的重要,身體的細胞需要水分及食物的能量。從口腔開始,經過食道、胃和小腸消化,再由小腸吸收,其他的殘餘物由大腸排出,消化吸收會經過肝臟處理,旁邊的膽則將儲存的膽汁分泌出來協助消化,胰臟則不僅分泌酵素,還製造及分泌胰島素。然而,飲食不適當,沒有攝取應有的養分,沒有適時適量的飲食,或是未經過適當的消化,身體就會出狀況。身體就好比一部車子,按照使用說明書才能長長久久的運作,假如不按規則使用,再名貴的車子也會出事。值得注意的是,十大癌症之中,消化系統癌症就占了五項,包括肝癌、大腸癌、胃癌、食道癌及胰臟癌。

Q台灣的民眾容易忽略哪些胃腸疾病的症狀,延誤了早期醫治的時間?健康檢查有幫助嗎?

我們身體大多數的疾病,尤其癌症,在早期都是沒有症狀的。以腎臟為例,當我們檢驗抽血發現數字異常時,腎臟大約就只剩20%的功能了。胃腸疾病的患者若經常會肚子脹脹的、悶悶的痛、胃酸逆流、脹氣或排便不順暢,這些常見的功能性疾病患者反倒較少得到消化道癌症,我們多數消化道癌症患者沒有上述的情形。常見的胃腸功能性疾病,多起因於飲食與生活作息不正常。

胃癌患者80%早期沒有症狀,若有症狀也與胃潰瘍相似,兩者很難區別。由於極為容易在藥房買到成藥,胃酸過多與消化不良,服用胃散之後很快能舒解,但是民眾無法區別是否起因於潰瘍或癌症?如果民眾經常發生胃腸不適也無法判定原因,還是要到醫院找專業人員。我們國人喜歡到日本旅遊,購買胃腸藥,大家不要忘記,日本胃腸藥生產的特別多,同時也是胃癌發生率第一高的國家。所以民眾不要因為方便購藥,喪失早期診斷的機會。胃口減少,體重減輕,糞便出血或呈黑色,就都是末期症狀了。

由於胃腸的早期症狀很難區別究竟是良性疾病還是惡性的胃癌,需要醫師經由儀器,例如腸胃鏡或超音波來診斷,民眾沒有早期就醫,自行去購藥,就會喪失很多治療的機會。我再舉個例子,統計顯示在日本診斷出胃癌病人,50%以上都是早期胃癌,台灣診斷出胃癌,只有10~15%的病人是早期胃癌,主要是因為在台灣患者都是很晚期才來就醫。消化系統是很容易發生癌病變,最妥當的方式,若有症狀頻繁發生,建議民眾早期就醫才能早期診斷並治療。

健康檢查的項目要依據民眾的家族史及年紀。檢查並無法找出所有的疾病,檢查的項目包羅萬象,總是會掛一漏萬,為什麼呢?檢查項目都有各自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像是超音波就無法診斷出早期胃癌,胃鏡才適用。30歲或60歲的民眾,檢查的項目就不同,因為代謝性及成年遺傳性的問題,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得病機會,就需要檢查。至於需要多久檢查一次,這要依照前一次檢查的結果來決定。

Q健檢時發現患有幽門螺旋桿菌,一定要治療嗎?

一般健檢中心,只是抽血來檢查幽門螺旋桿菌,抽血只表示民眾曾經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不代表胃裡面現在存在著活動性的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或糞便的檢測,才能檢查出來仍然具有活性的幽門螺旋桿菌。如果由胃鏡看到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造成慢性的、持續的胃發炎,時間久了會變成萎縮性發炎,胃潰瘍或胃癌。所以目前醫界的作法,成年人若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雖然沒有症狀,還是需要治療,目的在於防止胃炎繼續進展,減少消化性潰瘍及胃癌。愈早治療,預防胃癌效果更好,特別是在30歲之前,治療好幽門螺旋桿菌,可有98%~100%的預防效果。患者只要服用2週的抗生素即可治療。

Q健檢時發現有消化道有瘜肉,要治療嗎?

大腸瘜肉,無論大小,醫師都會處理掉,因為大部份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瘜肉演變而來。胃癌極少是由胃部瘜肉演變而來,且胃部瘜肉多是良性,因此胃部瘜肉如果太小,醫師並不會立即處理,同時我們不想增加患者出血或其它不必要的風險。但是胃部瘜肉超過1公分大小,或是腺性瘜肉,這種胃部瘜肉類似大腸腺瘤,我們會先處理。

Q哪些人是胃癌的高危險群?胃癌如何早期發現?胃癌可以預防嗎?

胃癌的許多患者不會有症狀,首先,若是家人患有胃癌,或患者本身有萎縮性胃炎以及持續性的胃炎,就要注意。再者,飲食有不良習慣,像是吃的太鹹,習慣吃醃漬物,或曾經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得到胃癌的風險是其它人的2~3倍。另外,胃部腺性瘜肉,有可能導致胃癌。過去我們有許多胃部部分切除的患者,像是十二指腸出血、胃潰瘍出血的患者,經過20年之後,他們也可能發生胃癌。上述原因之中,只有幽門螺旋桿菌是可以診斷、治療,以利胃癌預防。

由於胃發炎不一定會有症狀,只能透過胃鏡檢查。醫師不會因為患者的主訴,就安排胃鏡檢查,主要是先判斷患者是單純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還是單純的胃食道逆流。醫師會先由處方治療觀察患者反應,再決定是否進一步的檢查。若患者明顯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過去的病史及家族史有異狀,醫師通常才會先安排檢查。

Q治療胃癌的方法有哪些?

癌症治療的過程如下: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支持性治療。我們依據患者期別選擇治療方式,期別是從零期至四期。零期與第一期,通常可以手術治療,手術可以用傳統外科手術或內視鏡手術;第二期以後,因為需要淋巴結擴清,所以要用傳統外科手術,若無法手術,或是手術不能清乾淨,就要加入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免疫治療。末期就以支持治療,像是安寧療護。

胃癌多是透過淋巴結轉移,也會從胃旁邊順著血管轉移,因為血液除了動脈、靜脈循環,還有淋巴循環,若是癌細胞進入了血液,就會轉移到肝臟。胃癌有一特別的轉移,它會轉移到腹膜。若是轉移到肝臟或腹膜,手術無法清除乾淨,一定要再配合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若只有淋巴結轉移,經由手術就能清乾淨。

Q我們要如何保護胃腸的健康?

人們緊張時就容易胃不舒服,遇到壓力胃也會不舒服,但究竟是壓力?情緒?或是胃潰瘍、胃炎、胃癌引起?還是要由醫師診斷。再來就是飲食的速度,研究指出,進食時間達到20分鐘時,胃才會把飽足感的訊息傳至大腦。如果看過日本的大胃王比賽節目,就會發現每位參賽者進食20分鐘過後,速度就明顯變慢了。所以用餐時間,每餐至少要20分鐘才是正常的時間。開始進食的咀嚼動作,對消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牙齒可以把食物初步切碎,同時混合唾液,細嚼慢嚥是我們在教導民眾照顧胃腸的第一步。吃飯要專心,要放輕鬆,飲食種類要多樣性且均衡,要節制,吃飯要7、8分飽,年長者食用肉類要留意嚼細了才好消化。

現今人們受到人工照明的影響,生理時鐘混亂,當然也有少數人是貓頭鷹型。由於人們的作息有些特殊性,未必每人要做到一日三餐,因為除了飲食,我們還需要睡滿7小時,晚睡的人就不用為了吃早餐而特意早起。不過,早上起床適合養成正常的排便習慣,上午5時至7時,是我們大腸蠕動最強的時候,會喚起人們排便,7時以後是胃蠕動最強烈的時間,適合吃早餐。人體的生理時鐘,是為了配合日照而來,已經有很好的證據驗證過上述理論。

腸胃道疾病的特色就是,輕微的疾病與致命的疾病,症狀都很相似,因此民眾經常自行去藥局購買藥物,就能減輕症狀,但是有些人卻因此延誤了疾病初期可以治療的時間,還是建議民眾要先找專業醫師診斷與檢查才是上策。醫師有鑑別診斷的能力,藥師能夠明白藥物,媒體雖然可以廣告某些藥物,但是民眾忽略了醫師診斷就自行服藥,就是直接把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

Q早晨起床就應該喝水嗎?

成年人的身體組成至少60%以上是水分,孩童比率更高,所以孩童脫水的後果會比成人嚴重。早晨起床喝水對身體是好的,至於喝水的量並沒有一定。早晨起床喝水可以促進排便及腸胃通暢,水不會在胃裡面逗留太長時間。比較重要的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應該是在固定時間喝水。人會感覺口渴,是表示身體細胞已經缺水一段時間了,身體脫水了才會產生口渴的機制。

Q早餐不吃東西,只喝咖啡、茶可以嗎?

如果作息正常,晚餐至隔天早餐會有10個小時,胃腸是空的,曾經有研究指出,早晨起床如果沒有進食,大腦會認為身體處於飢餓狀態,身體機制會將新陳代謝調低,因為身體預期得到食物卻沒有得到,基礎代謝就變差。所以如果民眾想要減重,第一是要早睡早起,第二就是吃早餐。我們看到許多身型過重的民眾,都是晚起又不吃早餐。為了配合身體運作,最好還是早餐吃的好,午餐吃的飽,晚餐吃的少。

Q怎麼吃才健康?

醣類、蛋白質、脂肪,是身體熱量主要的來源,醣類、蛋白質每克可以有4大卡熱量,脂肪每克可以有9大卡熱量,隨著年齡需要改變這些營養的攝取量,飲食建議原則第一要維持基礎熱量,第二是礦物質及水,第三是纖維。蛋白質會有動物性與植物性,總之飲食的六字箴言:均衡、多樣、節制。

許多人偏食,熱量只從醣類、澱粉攝取,就容易讓身體發胖。只吃肉,若先天膽固醇偏高,又有心臟病家族史,再多食用紅肉,就更會得到心血管疾病,紅肉也容易引起大腸癌。體質、家族史與年紀,會影響飲食攝取的調控。生活型態也會影響,像是運動員,需要食用大量肉類應付激烈運動,從事靜態工作的辦公,需要較多的澱粉,因為腦部需要較多的葡萄糖。

營養的需求要配合不同的生命階段,配合不同的工作與生活形式。孩童與老年人,對於蛋白質的攝取又有不同的考量。孩童還在發育,需要較多的蛋白質,老年人由於“肌少症”,也需要較多的蛋白質。人類對於飲食有先天的欲求,先想要吃的飽,再求吃的開心,通常我們對飲食的生理需求都能達到,心理的需求容易讓人們飲食過量。

人們不是單單為了外表美觀才注意飲食,飲食的結果會反應在精神與身材,多餘的攝食才會讓身形變胖,所以維持好的體態,並不是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為了健康。除了好的飲食,還要有好的睡眠及足夠的運動,反應在身體質量指數BMI,代表的是最簡單的身體平衡狀態。

Q如何發現患有胃食道逆流?若不治療會引起別的疾病嗎?

首先我們先認識食物進入體內的過程:食物由口腔進入食道,會經過咽喉的括約肌,食道到胃有賁門、胃到十二指腸有幽門,賁門及幽門都是括約肌掌控。半固體的食物在胃裡面,平均會停留2~4小時,這稱之胃排空時間,胃排空了就會有飢餓感。通常流質與半流質食物,經過不到2小時胃就會排空,就感覺餓了。肉與脂肪在胃裡面的時間較久,因為胃中有濃度接近鹽酸的胃酸,胃酸要清除不好的東西,像是細菌。再者,胃如同磨子,會把食物磨成食糜,由小腸裡面的消化?作用反應。

從前我們的胃腸疾病,消化性潰瘍較多,現代則是胃食道逆流較多。進食完成後,食道的括約肌應當是緊閉的,食物要離開胃,賁門要關,幽門要開,食物就不會逆流。飲食過快,括約肌還沒有時間反應讓食物通過;或是食物沒有充份咀嚼,於是食物需要在胃停留很久,那麼食物就會一直刺激胃酸分泌。飲食過量,吃得太飽,胃很脹,壓力很大,會把括約肌撐開,也有機會造成逆流。

現代人暴飲暴食,三餐不固定,而人們括約肌的活動和消化液的分泌,都是受到情緒及壓力的影響,進食若處於緊張狀態,進食時間匆促,沒有細嚼慢嚥,就會發生胃食道逆流。大多數的胃食道逆流只有不舒服的感覺,少部份胃食道逆流會繼續進展,胃食道逆流的典型是食物反流,因為食道對胃液非常敏感,上方的喉嚨更敏感,於是會咳嗽,聲音沙啞,喉嚨痛,有的患者會有火燒心的感覺,胸痛的反應,也有人會以為自己心臟發生問題。

同樣是吞嚥困難的症狀,病因可能是胃食道逆流、食道蠕動的疾病、逆流性食道炎,也有可能是食道癌。小部份的胃食道逆流會演變成為食道癌,民眾若有症狀,要先由醫師診斷,胃食道逆流是不會痊癒,服藥的目的是立即控制症狀,幫助患者不用嚴格限制飲食,可以如同一般人一樣輕鬆的飲食,不會打擾到生活的品質。就醫主要是要找出患者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像是生活習慣與飲食型態,再來還要由醫師評估是否有食道的病變,必要時醫師會進行胃鏡檢查食道。

Q脹氣是疾病的前兆嗎?

脹氣與胃發炎沒有太大關係,主要和飲食習慣與排便習慣相關。人體腸子之中本來就會有空氣,大約會有200c.c.,正常人每天有14~25次的排氣,這些還是沒有感覺的排氣。飲食習慣不正確,例如飲食過快,就會吞下許多的空氣。緊張的人容易因為深呼吸而引起脹氣。有一些精神疾病的患者,因為焦慮而經常過度換氣,所以脹氣。食物也會引起脹氣,乳糖不耐症的民眾,食用了乳製品,容易脹氣或腹瀉。大腸激躁症的患者也容易脹氣。

發生脹氣時,要先排除腸胃道阻塞的問題,有些患者因為腸沾黏阻塞了消化道,除了脹氣,腸道內還會累積消化液。若同時有排便困難及脹氣發生,就要進行大腸檢查。只有脹氣而排便正常,就要考慮進食是否過快,狼吞虎嚥會讓大量空氣進入胃及小腸;食用的東西是否易引起脹氣?有人建議少食用豆漿、蔥、薑與蒜,其實只要胃腸正常蠕動,空氣是會排出來,再者就是改善生活習慣及飲食來解決脹氣。焦慮的患者需要先解除焦慮才能解除脹氣。

Q媒體上經常介紹整腸健胃的食品,民眾要留心些什麼呢?

保養要基於食物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以保健食品來照顧腸胃道。我們還是建議民眾要檢視飲食及習慣是否正常?第一、三餐正常,不偏食、不節食、不暴食。要明白所謂“病從口入”,許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正如古人說的,以食為藥,不是以藥為食。第二、充足的睡眠對腸胃很重要,生理時鐘打亂,腸胃也會混亂。第三、運動習慣,適當的運動有益胃腸。第四、要保持好心情,養生必先養心,身體與心靈是相互影響。現代人的生活要達到這四項,是需要用心自我要求的。不論是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多數也都是飲食造成的。

保健食品沒有經過藥品驗證,所以醫師一般都不會推薦,保健食品的成分在食物中都可以攝取到,即便像是在食物中較少有的益生菌,從納豆、優格、優酪乳之中也含有益生菌。人們經常會在富裕之後想要尋求更佳的養生之道,好比從前帝王煉丹,欲求長生不死之藥,其實,養生是靠正確飲食,藥物僅是治病。簡單說即是「有衛生之道,無長生之藥」!

加工食品對身體多半無益。過去我們曾經研究過食物對腸道菌的影響,腸道菌的數目,遠比身體細胞多數十倍,在我們身體裡面的腸道菌受到後天飲食極大的影響。好的食物、沒有人工添加物的食物、天然的食材與均衡多樣的食材,能夠讓腸道菌均衡,同時好的腸道菌會變多,身體就會健康。有機食品對身體有益處,是從種菜時就不添加化學肥料與農藥,主要訴求就是希望食用天然產出的食物,不要有過多人工加工殘留。

人體出生時,腸道菌大多來自於母體,爾後由後天的飲食,慢慢建立起自身的腸道菌。出生後的前3年菌種變化很大,到了3歲左右,體內的腸道菌會逐漸變的與成人相似。不過,即使是成年人,體內腸道菌仍然會改變,像是生病時;隨意服用藥物;偏食,只吃葷或只吃素,腸道菌的種類及多樣性都會因此而不同。加工食品,美味的甜食或冰淇淋,人工甘味的添加,經常食用這些東西就會改變腸道菌,而且都是不好的改變。

Q想請您談談人工智慧在現代醫療科技中可以有那些應用?

人工智慧主要希望機器能學習,能去處理大量的數據,由於相較於過往,現今機器運算的速度變快,機器學習的能力變快。再來就是巨量、海量的資料出現,大數據的發展,在醫療的正面影響包括,其一,影像輔助診斷:醫學影像或病理切片,初步的判斷與篩選,試想一位放射科醫師若是每天要寫100篇影像報告,人工智慧若是能篩選掉正常的影像,醫師就可針對有問題的影像進一步分析。其實現在的心電圖,就是最早以人工智慧應用在臨床醫學,心電圖檢查好患者,機器已經判讀出結果,機器判讀結果是正常,也幾乎找不到例外。

其二,臨床的決策系統,協助醫師的初步判斷及預測,以便做適當的處理。人工智慧主要在於不斷給予電腦設備大量的資料,24小時學習。不過,人工智慧是無法取代醫師,它只能協助我們在醫療人力做更好的分工及合作。診斷一定是由醫師簽署,患者需要和醫師互動,科技本身沒有善惡之別,我們是順應科技趨勢,運用到對人們有益的地方。

訂閱

訂閱文章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