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 賴鴻政副院長 婦產科
WeGenius第39刊‧2015年‧
雙和醫院‧賴鴻政副院長【醫師介紹】
劉亦棻/薛淳元 專訪
1.請問您為什麼會想成為醫師,怎麼會想選擇婦產科?在什麼機緣之下,使您從三總來到雙和醫院服務?
我在雲林鄉下長大,高中時期自己一個人在台北住宿求學。原本選擇了工科,後來在性向測驗的表現,顯示我適合醫學及人文。早期在我們家鄉能唸書的機會不多,我想醫學系要唸七年,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唸書真是好,所以到了高三我就轉到三類組。
聯考時我的分數可以錄取台大機械系,在那個年代我並沒有太多資訊可諮詢,我以為機械系是要做黑手,於是我就填了交大資工系(當時叫電子計算機系)。因為有參加軍事聯招,聽說國防醫學系不用學費還會有生活費,這對於原本打算要出售雲林農地,供我讀大學的父母來說,可說減輕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另外,國防醫學系的公費出國機會對我而言,更能達到從小遙不可及的夢。
1986年進入大學的第一年,我有一點被嚇到了,從建中的自由自在,到了軍校的嚴格紀律,我有些不太適應軍職生活,光是我的收音機就被沒收了兩次。假日離開校門,大家還會特意找地方換下身上的軍服,當時好幾位同學都討論想要重考。
後來,在大一下學期,作家趙寧先生來到學校演講,他說“快樂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地方。”這話改變了我。
現在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一句話,但是,在當時讓我的想法改觀。簡單的說,個人如果調適自己的情緒和心境,才能夠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好。這些年來,我看到許多非常優秀的人,因為心中有心結,反而阻攔了自己發展的機會,真的很可惜。
醫科畢業時,因為我比較喜歡動手操作也希望能有機會多讀點書,婦產科同時需要很多知識及手術,當時我們婦產科有五位博士學位的學長,那是同學們崇拜的偶像,所以我就選擇了婦產科。
我很感激國防醫學院對我的栽培,讓我能夠完成專業訓練並出國進修。大學時我在週末參加Time Reading Class,在學習英文的同時,結識了在台大唸書的女朋友,就是我的太太。
博士班求學時我是全職學生,除了全心投入研究的領域外,剛好可以順便帶孩子。去美國、德國進修時,也是全家人都在一起。孩子在讀小學時,我晚上七、八點回家,會和他們一起吃晚飯聊天。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事情就會像兄弟一樣的來找我討論。我和孩子的感情一直很緊密,現在孩子到國外求學,會透過網路、Skype聯繫。自己很慶幸,在追求專業的同時,沒有遺失孩子的童年。
從軍職退伍,主要是因為我的大兒子想前去美國唸大學,希望能有和美國優秀學生公平競爭的機會,有身分才有申請實習的機會。大兒子很獨立,高中就想出國,我認為花費太貴,希望他把錢留到就讀大學再用。我把移民的文件交給他自己處理,我想如果他辦不成,應該就不適合到國外唸書。
後來,一切程序他都完成了,只差了一張我在台灣的退伍令。我和太太商討很久,最後決定離開培育我多年的母校。兒子對於我的決定相當的感激,我想父母親都會支持孩子求學向上的努力。正如當年父親可以準備變賣農地支持我一樣。
當我人在國外時,接到雙和醫院院長的電話,對不斷釋出延攬的真誠,心中很感動,我想這是一個可以同時發展臨床服務與生物科技的機會,同時可以把學術成果實務化的機會,所以來到雙和醫院服務。
2.女性終其一生都受到荷爾蒙變化的影響,想請您談談荷爾蒙變化對女性健康的影響。
在女性體內,卵巢是主要女性賀爾蒙的來源。停經後的女性賀爾蒙來源主要是從身體的脂肪來。黃體素的產生是在女性排卵之後,主要目的是準備子宮內膜好讓受精卵著床,如果長期沒排卵,沒有黃體素的保護,女性賀爾蒙長期對內膜刺激,就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癌。
台灣女性的子宮內膜癌發生年齡層,比其他國家要年輕10歲左右,我們推測,也許是環境裡面有大家還沒有察覺到的問題。
除了外在因素,女性的體態要是過胖,壓力過大,不排卵,就容易造成子宮內膜增生,會引發子宮內膜癌。體重過胖,是另一個影響荷爾蒙重要因素,所以女性要控制體重,適度運動,飲食上面不要攝取過多的熱量。
臨床上面,有些女性的體態很纖瘦,但是情緒不穩定,脾氣經常失控,這也會影響荷爾蒙。總而言之,不論是否停經,情緒、睡眠及體重,都對女性荷爾蒙及健康影響很大。
停經年齡個人差異很大,一般在50~52歲左右,整個更年期,約2~5年不等,通常40歲以後,女性的經期週期會從28天、30天慢慢縮短,變成大約21~25天就會有生理期出血,接著生理期就會開始延長,4~6週一次或更久,漸漸就會停經,不再有生理週期。
心血管疾病及骨質密度,受到停經的影響比較顯著。停經婦女在這兩項要留意。女性應當在30歲前,多攝取對骨質有益的食物,為停經後大量流失的骨質先存下“骨本”。另外,女性因為更年期,皮膚會乾澀、身體感覺燥熱、睡眠品質會不好,與伴侶的性生活也會不協調。那就要考慮使用女性賀爾蒙。
過去十年,許多人認為使用女性賀爾蒙治療更年期,可能會有癌症的風險,這讓許多患者難以接受,我們也很難向患者解釋清楚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現在醫師都要依據病人的風險承受度,才決定是否要使用女性賀爾蒙,來緩解更年期的症狀。整體來說,如果生活飲食西化,更年期的症狀會比較明顯。如果食用的多數是穀類、蔬果,那麼症狀會比較緩和。賀爾蒙治療還是能解決很多問題的。
對於乳製品,有人會有疑慮,由於現在都是工業化量產,我們不太明白乳牛攝食了什麼?施打了什麼?牧草的殺蟲劑是否有完全代謝掉?因為沒有實證數據,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3.腹部超音波、陰道超音波檢查,對女性有什麼幫助?抹片檢查不足夠嗎?
最早人們是利用超音波探測尋找魚群,利用聲波的反射判斷魚群的位置。醫用超音波也是用聲波的反射,“看”到我們的器官結構,婦科就可以檢查骨盆腔的器官。
從前的腹部超音波因為被腹部的腸子、食物殘渣干擾,骨盆腔攝影並不太清楚。現在的陰道超音波,可以由陰道,直接照射到其他生殖器官,卵巢、子宮都能照得很清楚。我們利用超音波,來檢查女性的生理結構是否有異常。超音波是以症狀需求來決定,由於台灣超音波檢查比較方便,所以如果病患懷疑身體有異樣,除了內診,我們會替婦女加做超音波檢查。
至於抹片檢查,是將子宮頸上皮細胞刮下來,在顯微鏡底下檢查,看細胞是否產生癌變。
4.想請您談談關於卵巢癌的幹細胞研究,對於個人化的醫療有什麼幫助。
大約在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就懷疑癌症是否存在幹細胞,能不斷分裂,不停地長大,但是苦無證據證實這個想法。1997年,人類發現血癌可以分離出幹細胞,它會分裂造成癌症。
2003年人們發現了乳癌幹細胞。研究人員把乳癌切碎注射到老鼠身體裡面,發現只有某些特定癌細胞在老鼠身上會長出乳癌。
我博士班研究的是基因的多型性,人與人的先天基因序列差別,這可能會影響我們生病。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對基因的修飾,才會真的讓我們得病。畢業後,我研究重心轉為甲基化對基因的修飾,同時,也對新興的癌幹細胞的概念很著迷。
2005年,我在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癌症中心,除了基因修飾的研究,同時也進行了卵巢癌幹細胞的研究。在我回台灣一個多月之後,美國的同事寫信告訴我,我最後一批注射到老鼠體內的細胞,長成了卵巢癌,這表示我找到了卵巢癌幹細胞。那是一種難以言語的感覺。
於是在2008年,我們發表了全球首篇,從卵巢癌的組織分離出卵巢癌幹細胞的研究。卵巢癌幹細胞的抗藥性很強,這可以解釋為何卵巢癌的患者在化療完成後,癌症很快又會復發。更進一步,我們想要找出來可以殺死卵巢癌幹細胞的方法。我們在實驗室研究了一千多種的藥,後來發現一種殺福壽螺的藥很有效。但是這種藥品在台灣沒有供人體使用的藥證,只在農藥裡面含有相同的藥物成份,這種藥也用在治療牛絛蟲。
當時MIT用同樣的方法學,針對腦癌幹細胞在做同樣的研究,我們比他們更早、成功地找到了卵巢癌幹細胞的藥物,不過都被國際期刊退稿。後來MIT比我們搶先發表,國際期刊先接受了他們的研究發表。
因為台灣沒有藥證,無法合法進口這藥。在泰國、南非及德國拜耳藥廠有生產這種藥品。因為這種古老的學名藥,一顆才50元台幣,沒有藥廠願意支持我們做大型研究。
現在,我們打算從卵巢癌幹細胞的酶著手,如果抑制了幹細胞特有的酶,那麼癌細胞就不會再增長,患者就不會復發卵巢癌。這一項藥物過去曾經用來治療大腸癌,目前台灣有藥證,不久雙和醫院就可以進行臨床研究。
假設患者體內卵巢癌幹細胞數量較多,我們希望證實,這藥能夠有效降低癌細胞的數量。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以現有便宜的藥物,讓病人存活久一點。由於便宜的藥物,沒有藥廠願意支持研究經費,我們都要依賴病友會、民間基金會、病人個人的支持。同時,我們也朝利用卵巢癌幹細胞,開發新的藥物的方向努力。
也就是說,目前對於癌症的治療,希望能找到那一群特殊的癌症幹細胞,如果用藥物攻擊這些細胞,能降低癌症復發及抗藥性,幫助提高存活率。
5.子宮頸抹片篩檢與基因篩檢方式有什麼差別呢?
1940年代,病理學家發明了傳統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就是把好幾萬顆子宮頸脫落的細胞,用肉眼從顯微鏡底下,以細胞形態來判斷患者是否有得到癌症。抹片的敏感度只有40%~70%左右。
為什麼敏感度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我們可以想像,當你拿到一顆荷包蛋時,根據蛋黃的大小、蛋白的比例,你能分辨它是雞蛋,還是鴨蛋嗎?經由細胞形態來檢查,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還是會有相當的極限。
再一個問題就是,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造成。感冒也是病毒感染,過一陣子病毒就會從身體裡面清除掉,我們感染了人類乳突病毒,也會從身體裡面清掉。但是,只有一些人感染了病毒會存在身體裡面,經過數年形成癌症。
所以,如果以是否感染到人類乳突病毒做篩檢,就會找到很多感染病毒,但是沒有形成癌病變的婦女。
那麼,為什麼感染過後,會導致癌症呢?主要與個人與生俱來的DNA序列與後天的環境交互作用有關。每一個人後天抽菸、飲食和生活環境接觸的物質,還有生活的壓力,都會記錄在你的基因上面。到達某個程度時,
人體的基因會關閉,於是身體的防衛系統就停止作用,人就會生病。
在過去,只要抹片檢查是陽性,患者就要到婦科做子宮頸切片檢查,確定是否得到子宮頸癌。抹片是抹下來的身體自然掉落的細胞。切片是身體以陰道鏡放大10倍,找到有問題的組織夾下來送去檢查。
尤其是抹片檢查有時會出現“偽陽性”,在抹取細胞時,發現脫落了許多疑似癌症的細胞,但是切片時,發現患者並沒有罹癌,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得對病人做一些過度的治療。
目前,我們的研究發現到,有數個與子宮頸癌有關連的基因。如果檢測到體內的這些基因被關閉了,那麼患者得子宮頸癌的機會就非常的高。我們研究出的基因篩檢方法,就是“甲基化基因的檢測”,好處就是,在做抹片同時,就能利用同一份的取樣,測出病人的基因是否出問題。
如果抹片檢查陽性,甲基化基因是陰性,那麼就追蹤患者定期抹片檢查,不用再做切片,減少過度的治療。
如果抹片檢查陰性,甲基化基因是陽性,那麼患者還是需要再做切片檢查。因為患者的基因發生改變,就極有可能發生子宮頸癌的病變。
如果抹片與切片的結果一致是陽性,顯示患者有感染且基因有變化,那得病的機會就很高了。
甲基化基因的檢查,是到達PCR級的單位,所以非常敏感,有高達90%以上的準確度。在台灣這一項創新研發,讓我們於2009年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生物科技類金獎的肯定。目前歐盟與我們合作這項計劃,做抹片檢查同時,再加一個甲基化基因的檢查,彌補抹片檢查的不足。
北大、復旦、廣州中山醫大、湖南長沙湘雅醫學院,對於達文西機械手臂及個人化基因檢測的議題,都紛紛邀請我前去演講。這些邀請一直到我從國防醫學院軍職退伍,才有機會前去。
為什麼在中國會很重視基因篩檢?因為中國沒有足夠的細胞病理科醫師及技術人員來檢測抹片,品質控管也不易,再加上民眾人數極多,有些地方距離醫院甚遠,檢查需要一步到位。整個中國的醫療,可能因先進技術的發展,有跳躍性的進步。
未來中國可能直接做到分子級的檢查,先測是否感染到人類乳突病毒,再做甲基化基因篩檢,來看患者是否有子宮頸癌,即早發現並治療。西非的甘比亞,因為沒有病理科醫師,也將與我們合作相關的癌症篩檢計劃。
關於基因修飾甲基化的研究,現在我們也用於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研究,希望未來能夠成功,只要透過一支採檢棒取得檢體作三大女性癌症的篩檢,能對女性有更多的幫助。
6.生產過的女性才有可能發生骨盆鬆弛嗎?子宮脫垂、陰道鬆弛是會有什麼症狀?可以治療嗎?
骨盆裡面藉著韌帶肌肉及肌膜懸吊住骨盆腔內的器官。女性在懷孕時,恥骨的韌帶是鬆弛的,像是未乾的水泥,恥骨甚至可以上下位移。等到生產過後,體內的賀爾蒙再次變化,韌帶會逐漸變硬。所以許多長輩會說,萬一生孩子時沒有照顧好身體,腰酸背痛,那就再生下一個孩子,藉機會做月子時把身體調回來。
如果女性有生產,一個嬰兒的頭部大約有9公分的寬度,可以想見骨盆生產時經歷的傷害。即使是剖腹產,產道不會被撐開,可是懷孕時重量的壓力仍會讓骨盆發生變化。
過去婦女生育子女數較多,鬆弛的骨盆會讓子宮脫垂出來。會影響排尿、會腰酸背痛,下腹有下墜感覺。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的韌帶也是會有一些鬆弛。有的婦女因為長期咳嗽,或是不當出力、負重,導致子宮脫垂。
過去手術治療,會把脫垂的子宮切除,但是不久之後,陰道也會跟著翻出來,又得再進行手術。現在我們以達文西手術,置入一種不可吸收材質的網子,固定在韌帶四周,身體的組織會和網子結合,就像是瓜架包覆了植物藤蔓,組織會牢固,不會再下垂。
從前的外科手術,手術時間長,婦女要疼痛很久。內視鏡手術,受限於器械,進行子宮脫垂手術治療相當麻煩。現在,以達文西重建骨盆的結構,大約可以一個小時完成子宮脫垂手術治療,以重建結構來取代切除、器官。
7.您是台灣完成達文西婦科手術的第一人,這樣的機械手術與內視鏡手術、傳統外科手術有什麼差別?
早在2004年三總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我參與完成第一例婦科手術。之後我與一位美國極知名,專精於內視鏡手術的C. Y. Liu醫師會面時,談到了不知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在婦產科方面,未來會有什麼發展方向。他告訴我,凡是不存在的、剛起步的領域,都應該要保持開放的心,勇於嘗試。
在他的鼓舞之下,從2008年我又重新投入達文西手術的臨床研究,在台灣算是最早投入的。2010年,我們舉辦了台灣第一次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的研討會,邀請了各國專精於這項手術的專家與會,推動了台灣醫界在這領域的進展。在台灣的醫療史上,應該也算是個里程碑。
傳統的手術會劃開腹部,形成比較大的傷疤。內視鏡和達文西手術都是在腹部打幾個洞,然後以器械置入,進行灼燒、切除與縫合。
內視鏡的手術,醫師可能要拿好幾個小時,手會酸,容易累。很多角度與動作,是很不符合人體工學的。簡單的比喻來說,內視鏡手術,有一點像是以炸油條的筷子在用餐,還是可以吃飯,但是不夠順手,會掉米、掉菜。達文西的機械設備能在很小的範圍,用機械取代過去以身體支撐的機械重量,醫師更可以精準的在極小的範圍裡面,進行細微的手術。
舉例來說,人的手劃一條長線,與機械手臂劃一條長線,後者當然精準。如果人的手舉了1、2個小時以後,劃出來的線當然又更糟了。一般手術要1至2個小時。癌症手術要4個小時。有時一天會有3、4枱的手術,對醫師的體力及精準度會是很大挑戰。
外科手術最珍貴的地方在於醫師的經驗、判斷力,這是隨著年齡增長的。但是,人的體力會隨著年齡而減弱。達文西手臂的好處是能減少醫師手術時消耗的體力,讓醫師的判斷力能專注發揮到最好,如果我是病人,也希望我的醫師再發揮知識、經驗與技術時,不要太累。
此外,內視鏡手術時,需要一位職掌鏡頭的助手,如果手酸了、累了,手術畫面會晃動的很厲害。還有經驗不足的助手醫師,一緊張就摸不清楚開刀的位置,鏡頭會上下左右亂找,主刀醫師也會被亂晃的畫面弄到頭昏。
過去的外科手術,如果病灶較深,很難讓兩位醫師同時看到全程手術,有時醫師的頭還會撞在一起。達文西手術在教學上非常有用,因為是同步實況顯示手術情形,畫面會把病灶部份放大,配合細小的手術設備,沒有死角,可以全程觀看。
其實,達文西手術最早是使用在治療泌尿外科的攝護尿癌。因為攝護腺長在身體很深的地方,上面又佈滿了神經,這些神經會影響性功能。傳統的攝護腺手術會讓患者失去性功能,達文西手術可以把癌腫瘤切除,保留神經,患者的性功能不會受太大影響。
男性患者為了術後的生活品質,對達文西手術的接受度高。女性患者現在也逐漸明白,如果要進行婦科手術,子宮底部的一些神經、韌帶還是要保留住,對於身體內部的臟器支持還是有一定的功能,同時能保有比較好的性生活。
由於機械手臂很細小,除了能保留神經,手術中誤傷到腸子、膀胱的機率會很低。肢體的疲累由機械取代,外科醫師的知識判斷與決策,更可以把精良的設備發揮到最高的極致。
由於達文西手術傷口的微型化,手術大約只有50cc的出血。患者術後4個小時就可以進食、下床行動,隔天就能回家。不過,達文西手術的花費較貴,大約要18~20萬元的自付額。主要是因為機器及耗材都昂貴,健保沒有給付。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對這一類的新興科技的引進,是不利的。希望有一天,儀器耗材的成本能逐漸降低,嘉惠更多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