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 賴逸儒醫師

 

WeGenius第46刊‧2021年‧

  台大醫院.賴逸儒醫師 【醫師介紹】

劉亦棻/許學旻/張睿明 專訪

Q 為什麼您會想成為醫師呢?

我和吳明賢院長的成長背景很相似,吳院長是嘉義高中,高我一屆的學長,我們都是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記得在成長的過程中,當時一個班級同學的人數,至少都有52、53人,然而現在的國小孩童,每班25人就算是大班級了。有時候我們開起自己玩笑,稱自己這一代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子女棄養的第一代。

我成長於嘉義地區,相對於台北來說,是較為保守的環境,師長或家長對孩子們的要求較為單一,就是希望孩子選擇電機、醫學、法律或國貿做為未來大學的志願。長輩們認為醫學,就是一份穩定的工作,還可以幫助別人,前途不見得大好,但不會大壞。那麼孩子的興趣究竟在哪裡呢?當時大家都不會想太多。

還記得高中時期,我們都會在學校進行性向測驗,師長會以此做為同學未來求學與就業的輔導參考。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測驗中有一個問題是「你喜不喜歡縫縫補補?」我當然回答不喜歡,怎麼像是在做家政呢?現在想來,外科醫師的工作不就是要縫縫補補嗎?所以我經常會以這個例子鼓勵年輕學生,接觸到工作的實際面,還是會影響職業的最終選擇,不要只依據文字表面的陳述去認定一份工作。

Q 您怎麼會選擇外科?為什麼對消化外科產生興趣?

我喜歡動手操作,外科治療的效果又是立竿見影,適合我的個性。在醫院實習過後,我們要進入醫院選擇科系。在我們師長的時代,內科、外科、婦科及小兒科,這些「大科」是畢業生列為首選志願的科別。到了我大學畢業時,同學們選擇專科多是以興趣為主。不過,後面幾屆的畢業生,感受到了健保對醫界的影響,有些人就選擇「小科」,不樂意從事「大科」的工作。

外科細分為許多次專科領域,以消化道為主的一般外科,還有像是整形外科,小兒外科,神經外科,胸腔外科與心臟外科……等等。在受訓的前兩年,我們都會接觸到這些次專科,除了興趣之外,外科的師徒制也影響同學的選科取向。年輕人總是會看到崇拜的師長,做為自我成長的典範。

就讀醫學院時,神經科學像是一本「天書」,雖然有趣但未知的部分太多,實在看不懂,應該是只有”神”才會懂的科學,我自認沒有那個天分。。心臟外科的工作成就感很高,但張力十足,過程飛快,特別是出血時要快速處置,對我這種慢郎中來說步調太快了。一般外科在外科裡面,相對來說,是較為多樣性且基礎的學科,其他的次專科都是由一般外科分支出去的。舉例來說,在美國要成為心臟外科醫師,必須先接受完一般外科的訓練。那時我不確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外科工作,所以先選一般外科。

在一般外科住院醫師受訓時發覺,胃的外科手術非常有趣。一方面是解剖和手術技術的複雜度較高,另外疾病的多樣性也高。從解剖學角度來看,人體上消化道的解剖學是較為複雜而變異較多的。例如,約有15%-18%的人,上消化道的血管解剖就不太一樣。此外,從良性的潰瘍、惡性腫瘤、病態肥胖到功能性的食道逆流等,會應用到不同的診斷與治療手段。胃的手術,除了切除病灶,還要重建消化道。不只考量手術清除乾淨,也要考慮病患的生活品質,手術的挑戰性就提高。過去老師曾經說,如果會執行胃部手術,學習一般外科的其他手術就不會有問題。由於台大醫院屬於醫學中心,外科次專科分的較為細,過去雖然也學過肝臟與大腸的手術,現在主要以胃手術為主。台大一般外科的老師中,包括李威傑教授、陳楷模教授都是對於胃部手術非常專精。陳教授聲如洪鐘,教學非常嚴格,學生對他景仰但也敬畏,都稱他「雷公」。過去老師勉勵我們,如果同業提到要治療某個疾病,能把我們列入前幾位諮詢與治療的醫師,那麼我們才算是在專業領域得到認可。

不過,目前健保對於胃部手術的給付相對其他領域來的低,很難吸引年輕後輩投入。當年輕的外科醫師對選擇次專科有疑惑時,我會讓他們去思考救人的成就感,個人的興趣與收入的現實面,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平衡點。

Q 想請您談談台灣胃癌的發生情形。

台大醫院是醫學中心,因此我們許多的患者都是經由合作的基層醫院轉診來接受治療。胃癌有一些特性,在亞洲發生率較高,與飲食習慣,幽門桿菌的發生率都有關係。飲食方面,像是醃漬、燒烤的食物中所含的亞硝酸對形成胃癌有影響。幽門桿菌被認為是促進胃癌的助因;最近台大的研究顯示,降低幽門桿菌的感染就能減少胃癌的發生。

在日本,民眾從就業體檢時就開始做胃鏡檢查,因此在醫學中心的胃癌患者,60%的是早期胃癌。與日本相較,台灣早期胃癌的所占比率較低,主要就是台灣沒有進行大量篩檢。目前台灣僅有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與大腸癌等有早期篩檢。來台大醫院治療的胃癌患者,有40%屬於第四期的病患,這是我們經常要面對的問題。胃癌的檢測,胃鏡仍然是最好的方法,目前仍無法單靠抽血的指標及早發現胃癌。只在少數胃癌患者的血中,可以偵測到腫瘤指數CA72.4或CEA值異常。

胃癌的前期多半沒有什麼症狀,或是只有非特異性的症狀。然而心裡有壓力,工作量大時,也可能出現胃不舒服的症狀,較難確認。大部分胃癌患者的年齡層分布在60歲-70歲之間。若是40歲前後女性所發生的胃癌,常常惡性度較高,特別容易轉移。少數胃癌病患有家庭癌症病史的傾向,但其中有相關基因變異導致胃癌發生的比例並不高。

Q 腹腔鏡手術、機械手臂或傳統外科手術,民眾該如何分辨自己適合哪一種手術方式?

民眾對於手術治療的選擇要同時考慮醫師及患者雙方的因素。首先,應選擇醫師較熟悉和擅長的方式,而不見得是最新的方式。因為有的醫師對機械手臂很熟悉,有的對腹腔鏡很熟悉,有的對傳統方法較得心應手。這就好比武俠小說裡面,有人擅長倚天劍,有人擅長屠龍刀。若勉強遷就,拿了不稱手的工具,反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再者,需考慮患者的年齡、共病和疾病進展的狀況。原則上是採取對患者創傷比較少且效果同樣好的方式。

所以,當大家很流行使用機械手臂開刀時,是否每位醫師都應該以機械手臂替患者手術嗎?若是要比較傷口大小,達文西機械手臂的傷口並沒有比較小。達文西其實和胸腔鏡或腹腔鏡手術的傷口大小是差不多,達文西的傷口有時還會大一點。達文西的好處就是在於機械手臂可以克服人體關節的限制。我們在縫傷口時,有一些很深的傷口,外科手術運針時,可能要轉到180度,機械手臂的關節活動範圍可以轉180度,人雙手的關節很難達到180度。再來就是機械手臂可以克服人類手部先天的震動。早期的達文西標榜三度空間的優點,不過,現在也開發了三度空間的內視鏡。

從過往的研究經驗來看,攝護腺的手術因為病灶很深,又有許多地方需要縫合,確實以達文西手臂開刀,整個尿道重建的過程對醫師較順手,結果也很好。但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使用機械手臂開刀。除了效果和熟悉度,也必須考量民眾自費的問題。

Q 胃部在外科手術治療切除後,患者要如何進食?

胃部分切除或是全割除後,為了要能進食,就要重建患者的胃,讓他可以攝取食物及養分。我們會把腸子往上拉,重新建立一個胃,這在消化道手術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某些癌症手術,主要是以切除或高能量的放射線將病灶消滅,不需要重建消化道。某些全胃切除的病患,身體會缺乏維他命B12,影響造血,日後需要補充維他命B12。因此,在患者安全的前提之下,我們會盡量留下部分的胃

胃部手術後,患者遵從衛教的建議,花一些時間適應新的飲食準則,依舊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比較常見的問題是:胃手術之後,患者沒有飽足感,那麼患者就要養成飲食定量、慢食、少量多餐的習慣。主要是因為手術切除胃的同時,失去了部份迷走神經,患者對某些感覺訊息無法感受到,特別是飽足感的功能會失去。大多數的患者過了一陣子都能夠適應,目前醫學界並不採取胃移植的方式。

Q 民眾會在意,如何讓胃鏡檢查的CP值較高?

近年來台灣民眾對於健檢的觀念較為開明,不少患者都是經由健檢發現早期胃癌,不過還是要以胃鏡檢查為主要診斷工具,單靠抽血無法判定胃癌。建議需要進行胃鏡檢查的民眾可略分五大類,第一,如果有家人曾患有胃癌。第二,民眾本人曾經胃部開過刀。第三,經常食用燒烤食物與醃漬食物的民眾。舉例來說,日本人及韓國人得到胃癌的比例就是比台灣人高,飲食影響甚巨。不過,近年來日本人得到胃癌的比例有下滑趨勢,因為早期食物醃漬是為了避免食用到腐敗食物,現在保存食物的技術發達,醃漬食物攝取量也減少。第四,檢測幽門桿菌是陽性的民眾。第五,40歲以上的民眾,身體開始容易有病變的發生,可以考慮胃鏡與大腸鏡的檢查。如果對內視鏡有恐懼,可以做無痛的胃鏡與大腸鏡檢查。

Q 經常聽到健檢發現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這能夠透過外科手術治療嗎?

胃食道逆流起因於胃與食道交接處的括約肌功能失常。體重突然增加,年紀增長,都會讓括約肌的功能變差。還有一些身體結構上的因素,例如食道會通過橫膈膜,通過的口徑太鬆,產生橫膈疝氣,胃就跑到胸腔,括約肌功能就變差。我們會先找出括約肌功能失常的原因,再針對病因治療。治療上面首先會用溫和的藥物,再用較強效的藥物。有症狀時,藥物可以再加強,症狀舒緩時,藥物可以減量,多數患者同時要配合生活飲食的調整。橫膈疝氣的患者,藥物治療的效果通常很有限,多半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Q 您在台大醫學系教授解剖學多年,人體構造極複雜,對於初次接觸大體解剖學的醫學生,想請您談談在課程上要如何指導?

在醫院我是臨床醫師,回到醫學院我在解剖學科教基礎醫學。大部份基礎學科不是由臨床的老師授課,也不是所有的臨床醫師都能對每一個部位的解剖都有通盤了解。因為大家都是專精在自己的專科,像是胃腸科醫師不見得對腦部構造有詳盡的認識。所以當我從臨床工作,針對胃部與消化器官的日常專業,回到解剖學科的教學時,我是以協助剛接觸一項新知識的學生角度去備課,投注了許多時間。另外,由於解剖學的教學時數非常的長,對外科醫師而言也是一項挑戰,因為我們會花在手術的時間都很長,所以我也要學習重新安排時間,優先把教學工作放在第一順位。所幸台大醫院與醫學院,兩邊的同仁們都相當支持我,讓我在工作上有彈性,兼顧臨床手術及課堂教學。

在我大學時代,當時嘉義的人口大約25萬,台北往來的人口大約是200萬,回想初到台北時,真覺得我像是池塘中的小魚游進了大海,學校裡面有許多高手能人,生活變得多彩多姿,大開眼界。課業上由於醫學的專業名詞相當的多,剛開始我感覺很挫折,因為要花很長的時間記憶英文專業詞彙。進入臨床時我才感覺比較自在,可以在實際接觸醫學工作時,明白了從前的知識原來是如何運用。所以當我再次回到醫學院教解剖學時,我希望當年自己學習時的痛苦,不要再發生在學生身上。

當我出國進修時,有機會帶著孩子一起出去,也藉此了解國外小學教學的情形。後來我發現到,在台灣很強調教過的內容不要重覆,但是老實說,老師教過的內容學生不一定會記得,國外會用循環式的方法,每一次重覆一點內容來引導學生學習。重覆的內容可以在課程開始或中間,特別像是我們在教解剖學,一個小時之內至少會有20個以上的新名詞,如果能多次重覆對同學的學習幫助會更多。若學生有預習,效果也會更好。

我希望學生在課堂中的壓力不要太大,適度的重覆幫助他們記憶大量的詞彙,同時把名詞與構造要能連結在一起,最好能讓同學將構造與功能連結並記憶。若是適度提醒學生某些解剖構造在臨床上面的重要性,通常有助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度的重覆,每堂課只多花3、5分鐘,對學生的學習就會有幫助。我希望學生在學習時,不要感覺太痛苦。再來就是由於我有外科醫師的背景,習慣操刀,解剖時對於實體操作我比較熟悉,所以課程中除了口述、平面圖像及影像,我還是會要求學生可以實際操作。

大體解剖教學是無法以其他方式取代的,即便今年疫情嚴峻,台大醫學生還是在最高規格的防疫措施下完成大體解剖教學,比世界各地的學生要幸運的完成實體教學的課程。在解剖學科我們都是要學基礎的知識,一般人身體的解剖構造,舉例來說,除了醫學生,法醫學所的研究生也要懂得解剖學,剛開始要學會心臟的解剖構造,像是二尖瓣、三尖瓣的構造。等到進入病理學課程,他們就會明白二尖瓣脫垂、閉鎖不全與二尖瓣狹窄。等到他們進入勘驗的課程,就容易學會更進階的知識。在教學上,我不斷努力的目標就是:過去自己學習時遇到的挫折,不要讓我的學生們再次經歷。

Q 現今高齡化社會,年長者的長期照顧議題與多數民眾的生活相關,在高齡化人口的消化道疾病方面,有什麼地方需要留意的嗎?

自2016年以來,癌症一直居於國人十大死因首要因素,我們不妨從癌症的變化談起;從我擔任住院醫師開始,行醫至今20多年,觀察到某些癌症在台灣發生率的顯著變化。我偶爾和學生開玩笑說,若是當時我可以預測胃癌發生率不增反減的趨勢,我可能不會走向這個次專科。相對地,當我們發現,乳癌與大腸癌的患者人數在過去的20年之間有倍數激增,肺癌患者人數也明顯增加時,我們應該思考,究竟是甚麼樣的環境變化能在短期間對人們健康造成這種影響?找出疾病發生的可能因素是專業人士的研究工作,一般民眾能做的,是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自2016年以來,癌症一直居於國人十大死因首要因素,我們不妨從癌症的變化談起;從我擔任住院醫師開始,行醫至今20多年,觀察到某些癌症在台灣發生率的顯著變化。我偶爾和學生開玩笑說,若是當時我可以預測胃癌發生率不增反減的趨勢,我可能不會走向這個次專科。相對地,當我們發現,乳癌與大腸癌的患者人數在過去的20年之間有倍數激增,肺癌患者人數也明顯增加時,我們應該思考,究竟是甚麼樣的環境變化能在短期間對人們健康造成這種影響?找出疾病發生的可能因素是專業人士的研究工作,一般民眾能做的,是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我們由雙親身上得到的基因,對健康狀況會影響很久,不過40歲之後身體的狀況,就要依靠自己努力維持。以自己為例,有一天我在學校從一樓走到六樓,年輕時不以為意的小事,發現居然自己會氣喘吁吁。我意識到年紀增長的事實,所以對於長照的想法,我想除了金錢的準備,也要有身體的準備,否則,生存年限變長,若生體機能與生活品質都很差,那長壽就失去了意義。

因應高齡,我的觀念是要有退休規劃,退休費用的準備。對於老年生活是要提早準備的,活的時間長是好事,品質好更是重要。長照的觀念要積極,不是想到年長了有人照顧我們,而是在年輕時開始有規劃,經濟能力許可的國人,要先自助,萬一有困難再尋求他人幫助。政府能夠提供照顧的應是以經濟弱勢為先,事實上政府也沒有足夠的經費照顧全部的人,除非我們像北歐的國家,國人願意繳交極高的稅賦。

訂閱

訂閱文章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