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院 陳喬琪醫師 精神科

eenius29刊‧2009年‧

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前院長‧馬偕醫院‧陳喬琪醫師【醫師介紹】

劉亦棻 專訪

1.您為什麼會選擇成為精神科醫師?

2.什麼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認知功能為何會發生問題?

3.您提到精神病患的自殺行為,哪些患者容易發生自殺的行為需要家人特別留意?

4.「情感性精神病」與「憂鬱症」在一般人看來都是情緒發生了問題,民眾要如何辨別究竟是一時的情緒起伏,還是已經生病了呢?

5.精神醫學的治療及研究是不是具有文化性的不同?比如說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和東方不同,這些會不會影響精神疾病的形成或治療?

6.為什麼精神病人會有自殘或自殺的行為?

7.如果說精神病患不會傷害別人,那麼為什麼會媒體常會報導說,有一些人犯罪被捕後,才被發現到原來他們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8.什麼是人格違常?

9.我們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些習慣或啫好,怎麼樣才算是成癮症呢?

10.想請您就長期診療病患的經驗,為我們談談「失敗的情緒管理」與「成功的情緒管理」。


1.您為什麼會選擇成為精神科醫師?

自己對於人文的興趣,另一方面,在1970年代期間,台灣的精神科醫師人力非常不足,所以,在台大醫學院魏火曜教授的鼓勵下,而決定選擇精神科。在魏教授的推薦下,我跟隨了葉英堃教授。我很幸運能夠在醫師養成過程中,最重要的住院醫師期間,得到良師的指導及鞭策,讓我能對研究及教學保有源源不絕的熱情。

精神科在過去一直很冷門,民眾總認為精神病患如果不是命不好,就是本身不守規距、遭到了天譴;或是做了壞事的報應。近二十多年來,生物精神醫學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在精神藥理學與神經化學的研究,我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些病人服用了特定藥物後,就能夠改善或治好病症,原來是因為這些化學分子改變了我們腦部神經的傳導作用,遂產生了精神症狀,也使得認知功能退化。後來分子生物學的加入,又進一步瞭解神經傳導是受到基因的調控。這些研究很吸引年輕醫師,於是精神醫學現在成為熱門的臨床學科。

除了上述生物學的學識之外,從十九世紀以來,精神醫學的另一項重要發展就是心理治療。一個精神科醫師要具備的兩個基本的要件,其一就是要能做心理治療,其二就是要培養與擁有深厚的精神病理學的能力,以便能夠精確診斷精神疾病,這就像是心臟科醫師,拿起聽診器就要能聽出病人心臟的狀況一樣。

2.什麼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認知功能為何會發生問題?

對於精神分裂症這個病稱,我一直希望可以改名為認知失調症,這個病名源自於希臘文schizophreniaschizo-是分裂的意思,-phrenia是心智的意思,一個分裂的心智,在二十世紀的亞洲,被翻譯成精神分裂症,總是讓大眾有著瘋狂的負面連想。不久之前,日本已經改為認知失調症。

這個疾病的核心症狀是思考發生障礙,從而使認知功能、邏輯、抽象思考能力產生障礙。比如你問他什麼是「雪中送炭」?他會告訴你冬天北方風好大,滿地都是乾草,被吹過來又吹過去,滾來滾去的草好冷;要不然就會說:喔~那個炭就是從地下挖出來,然後要拿來燒,要拿來用火燒,一直燒;病人無法明確告訴你這句話其實就是說:我們在別人有難時要伸出援手。這就是失去了邏輯思考的能力。

有些男生在服兵役期間,發生了精神疾病,或是在退役後逐漸出現精神症狀,主要是因為精神病好發的年紀在1822歲的年輕的成年人。以精神分裂症來說,其實男女性別並無差異,大約一般人口中,1000人大約有23人會發病。精神分裂病患者的發病與智商、家裡的經濟情況,或是社會階層都沒有直接關係。病人發病前,可能會出現是一些前驅的症狀、沒有意義的行為或怪異行為,比如有人會撿垃圾,盯著鏡子默默看自己,看得很久;或是變得很退縮、躲開人、自言自語,或是漫罵。

這些病人大部份都是沒有沒有病識感的,不知道自己生病了,其實這也不能說不好,缺乏病識感的病人不會為病情所苦,因為一旦有了病識感,感受到自己的思考、邏輯能力變差,病人往往會沮喪到自殺。我們現在知道精神分裂病患的病因是可能是受到數個基因的影響,而遺傳及環境的因素一樣重要。這些基因病變讓腦部神經傳導發生問題,環境的壓力也許會誘發基因病變。透過治療,我們可以漸漸控制病情,使精神症狀緩解。

3.您提到精神病患的自殺行為,哪些患者容易發生自殺的行為需要家人特別留意?

因為症狀的關係,除了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之外,憂鬱症的病人也有自殺的危險性。一般人口中,大約100人中會有12人會罹患憂鬱症。病人發病過程是持續兩星期以上的時間,覺得人生沒有樂趣,以前喜歡看的電視都不想看,最愛的球隊比賽也不看,最愛吃的食物也覺得食之無味,親友們想拉著病人出門逛街、散步,他都不會想出去,悲觀,哭泣,甚至有罪惡感。病患都是由家屬強拉著來看病。憂鬱症是能夠治癒的精神疾病,只要診斷正確,病人按時服藥,約三~四週就能改善。

憂鬱症比較晚發病,大約是2535歲發病,目前仍然不知道確切的病因。比起其他的精神病,憂鬱症的患者會有病識感,他們感受的到那種排山倒海的低潮,還有莫名的無力感,難過及痛苦,病人還會認為人生發生的一切已經無法挽回,所以才想自殺解決無盡的苦楚。

4.「情感性精神病」與「憂鬱症」在一般人看來都是情緒發生了問題,民眾要如何辨別究竟是一時的情緒起伏,還是已經生病了呢?

情感性精神病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正式的疾病名稱,一般我們稱為躁鬱症。躁期的患者,情緒高潮、極度活躍、不停不斷的高談濶論講個不停、甚至還有人會跑到馬路上指揮交通,或是動輒花大錢買十幾間豪宅、買名牌刷卡也不眨眼;還有病患覺得自己是名人,四處告訴別人他在投資股市、投資產業,而且他真的會花錢去做,揮金如土一點也不手軟;最重要的是,病人症發作時都不用睡覺,可以持續一個星期,晚上精神還會特別的好。

鬱症的病人最麻煩的是在性行為上面的失控,甚至找人發生性行為,就有女病患發病時在路上隨機攔下計程車和司機發生性行為。遇到好心人就會勸她、帶她去精神科急診,壞心的人就真的會帶她去不好的地方,這些失控行為會引發一些後續不良影響。躁鬱症病患約有50%的病人一生只會發病一次,病人沒有病識感,其餘的人終其一生還是會有機會重覆發作兩次以上。

人有情緒是正常的,比如說都會為了某件事煩惱,可能會睡不著覺,會走來走去,這是大家都會有的經驗。嚴重一點的話,會變的焦躁、注意力不集中,而這些都還不是情緒最極端的表現。情緒的極端表現,是焦慮而導致恐慌與害怕。舉個也許大家都經歷過的例子,我們當學生時會因為明天考試範圍很多,今晚讀不完而害怕到睡不著、恐慌與恐懼。一般人總是能夠安然度過壓力和情緒反應,但是認知功能有障礙的人,恐怕反應就和我們不同。

5.精神醫學的治療及研究是不是具有文化性的不同?比如說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和東方不同,這些會不會影響精神疾病的形成或治療?

不同的文化對於精神病確實有不一樣的影響,但是在精神疾病治療上並沒有不同。主要的差別在於東方人不太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我們會半開玩笑的說心情不好,遇到情緒困擾時真正內心在滴血的感覺卻無法用言語說出口。也就是說我們不會用「情緒」來表達、形容自己現在的「感受」是什麼,病人通常只會說我睡不著,大概是肝火太大,頭昏、頭痛、記憶力不好,目眩,心在砰砰的跳,可能是心悸,吃不下飯等。但是東方的教育沒有教導我們在面臨許多情境或事件時,直接說「其實我很不開心」、「我真的不高興」,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西方的文化從小養成自然表達情緒的習慣,東方人比較不會表達情勢,甚至會壓抑情緒,不去表達。有些人覺得身體不舒服去醫院做了很多檢查,也檢查不出什麼問題,各科醫師看檢查報告數據都很正常,也不會再問病人是不是心情不好、情緒低落?如果這些病人能夠轉診精神科做些診斷和治療,就有機會找到問題解決病情。我們看到一些平時表現都很平穩正常的人自殺,家人同事都找不出任何經濟上或情感上的問題,有些就是這類不擅於表達情緒的人。

東方的教育讓我們比較不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們也不會去關切別人的情緒感受。教育讓我們認為向別人傾吐心情不是件好事,自然我們也不會細心的去理會別人的情緒問題或精神狀況,頂多就是看到同事今天被老闆責罵,就過去安慰一下,是因為看到當下發生了事情才會去關心別人。我們會開心的和別人嘻嘻哈哈,卻不太會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這其實也受到傳統家庭教育的影響,我們總是被教導「報喜不報憂」,不要向家人談自己不愉快的工作問題或人際困擾,其實這種觀念也許要改變一下。

6.為什麼精神病人會有自殘或自殺的行為?

自殘和自殺是兩種不同的行為。自殘是指傷害自己,但並不是要致自己於死地;而自殺的意思就是要致自己於死地。自殘(或是自傷)的人通常是患有某種人格違常的問題,臨床上稱為邊緣性人格違常。他們會拿刀割傷自己,也不是真的想要自殺一了百了。一般人不喜歡疼痛,但是有些人卻可以由疼痛得到快樂。自殺行為就更複雜。通常自殺具有多重而複雜的成因,自殺事件不是單一原因,除了一般認為的精神疾病或其共病以外,還合併很多環境上的因素。

很多媒體報導說精神病患是社會的不定時炸彈,這是不正確的觀念,病患往往都是在傷害自己,只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在台灣1萬人當中約有1人自殺,但是100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當中,約有15人會自殺,尤其在他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智能逐漸退化,他有病識感時是很痛苦的。

7.如果說精神病患不會傷害別人,那麼為什麼會媒體常會報導說,有一些人犯罪被捕後,才被發現到原來他們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會犯下那些搶劫殺人重大社會刑案的人,通常都有反社會人格特質。好幾年前白曉燕命案裡連續殺人的陳進興,應該就是反社會人格違常者。這樣的人,通常很衝動與暴力,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很難維持一般正常的人際關係,而且不會因為傷害別人而難過。

媒體常會針對社會事件,直接了解下標題報導說犯人是因為精神病發,所以才犯案,這是一種便宜行事、不負責的作為。前陣子有一名婦女擔心自己生的四個月大男嬰,不是自己先生的孩子,可能是婚外情對象的孩子,所以她殺了嬰兒。記者們就報導說這名婦人是精神病患所以才犯案。這種報導實在不妥,除非由法院或檢察官實施精神鑑定,否則不能這樣隨便報導。

這樣的新聞報導反應出台灣有一種便宜行事的文化,大家只想要隨便找一個理由或名目去認定事情。這種情形也會發生在病人及家屬身上,有些家屬會想要認定病人就是患了精神疾病,家屬想要刻意忽略與病人的互動關係中隱藏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有可能就是病患壓力的來源。

8.什麼是人格違常?

人格違常是相當困難治療的一種精神情況,它是指十八歲之後所呈現的性格特質,造成社會玏能、職業功能與人際關係的障礙,導致生活困難,需要處理的一種精神狀態。人格違常的診斷可分為:妄想型、分裂型、類精神分裂型、反社會型、邊緣型、戲劇型、自戀型、強迫型、依賴型、畏避型、被動攻擊型、被虐及虐待型、與混合型(即混合兩種以上的人格違常)。

從我過去多年對藥癮者研究的經驗發現,多數在監獄中的藥癮者幾乎都有人格違常的問題,這些病患多半沒有被發現原來他們的個性衝動、易怒、不負責、有犯罪傾向。所以,監獄裡的精神治療及心理輔導是非常重要的。

9.我們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些習慣或啫好,怎麼樣才算是成癮症呢?

如果每天都做一件事,你今天沒有去做就會很難過,你有衝動一定非得要去做,有了具體的戒斷症狀,不做就會痛苦,那就算是有了成癮症。不好的成癮症就像是對煙、酒、毒品成癮,另外,暴食症也算是對食物的成癮,病患會大量的進食,又會因為罪惡感再把食物催吐出來或是服用瀉藥拉出來,而且病患會從這些反覆的行為裡得到暢快感,這也可能是一種成癮症。

「網路成癮」的定義還不是非常明確,並沒有統計出這些酷愛上網的人是否有具體的戒斷症狀,例如不上網會不會痛苦到不能正常生活,我們只能說他們的自制力比較差。不止網路,許多民眾對電視節目也很依賴,特殊的個案就是天天都要看所有電視台的政治評論節目,同一時段好幾家電視台都在播出政論節目,他還要錄下各家節目逐一看完。所以,簡單的說,成癮就是一種自我控制的問題,如果要稱為疾病還是需要有具體的戒斷症狀才行。

就拿酒癮來說,遺傳是最大的原因,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面質,精神科醫師要和酒癮者面對面談談他到底多久喝一次酒,每次喝多少酒,這些行為對他有什麼影響,如果酒癮患者願意面對飲酒對他負面的響影,就有機會治療好。

10.想請您就長期診療病患的經驗,為我們談談「失敗的情緒管理」與「成功的情緒管理」。

我常和醫院裡的年輕醫師說,每天你們都要面對病人不停的訴苦,你們也會心煩,病人就是因為痛苦才來找你,我們要學會處理這些個案問題,不是把這些痛苦、不幸的故事一件件全部記在自己的腦海裡面,而是要把個案病例仔細寫好病歷之後就不要再去回想,把自己的腦子劃分成好幾個抽屜,將這些個案放進去就不要再想,等到需要時才從記憶的抽屜裡調出個案故事。

同樣的,我們在生命中就是會遇到這麼多如意或不如意的事情,不愉快的經驗感受也許會忘不了,說不定這些經驗會有助於我們處理未來再次面對的困境,我們要學會如何利用這些經驗幫助自己未來的人生。一直沈浸在那些不愉快的情緒裡對我們是毫無幫助的。

訂閱

訂閱文章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