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李信謙主任 精神科(上)

 

 WeGenius第39刊‧2015年‧

 雙和醫院‧李信謙醫師【醫師介紹】

劉亦棻 劉以增專訪

1.請問您為什麼會對精神醫學有興趣,之後又去國外進修?

隨著社會演變,現今台灣民眾對精神醫學的知識會有渴求,對精神科減少了抗拒感,而政府公共衛生政策也注重到精神醫學,利用法令對身心障礙者及精神病患做了一些維護。由於社會整體的進步提昇,現在精神醫學是比過去發展要好。

1994年,我剛從大學畢業,那時大家對於精神醫學存有很多不了解,甚至有偏見。在我剛進入醫院的時候,接觸到精神疾病患者,覺得他們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所以,我選擇了精神科,初衷是想服務臨床的病人。如果能找到好一點的方法,能提供可驗證的治療,我想對於病人會有更多幫助。

剛開始在精神醫學服務時,我能做的是服務個案。在921地震以後,我感覺到自己應該要再加強所學。台灣經由921,災難醫學開始被大眾重視,而災難醫學與精神醫學有很大的關係。遇到了天災人禍,有部份的人是會受到明顯的心理創傷。911發生以後,在美國更重視這個現象。

有別於門診的精神醫學所採取一對一的治療方式,面對大規模的心裡災難,我們需要流行病學的調查,還要有完善的公共政策應對。因此,我前往國外學習流行病學、公共衛生,主要還是著重與精神醫學、心理衛生相關的部份進修。

2.對於精神疾病或心理衛生,民眾該有哪些基本的認識?

心理衛生的面向是很大的,一般社會心理的問題,像是小孩子的成長、教育,夫妻相處,工作壓力調適,都屬於心理衛生的範圍。

精神醫學是心理衛生的一環,主要在面對變態、異常及疾病的心靈做治療。

心理衛生工作,是包括了許多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員。除了醫護人員,還有心理治療師、社會工作師及職能治療師。

心理治療師分成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他們的工作是從心理學及行為學的背景,讓身心障礙或心理困擾的個案,可以得到幫助。

至於社會工作師,是因為很多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問題,牽涉到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及社會價值,需要多一個面向去協助。

還有職能治療師,我們的個案在長期生病後,他的社會功能發生退化。除了治療疾病,還需要一段時間復健,協助他盡可能恢復到生病前的生活功能水準。

精神科醫師主要會以藥物,生物學的一些方法來協助個案。除了藥物,非藥物的治療也會採用,心理治療、電痙攣、行為介入、催眠、生理回饋都是方法。精神醫學有一個特點,並不是每一個病人都適合每一種治療方法,也不每一位醫師都精於所有的療法。

心理衛生的醫療團隊與其他醫療的差別,在於它非常強調團隊及多面向的接觸,因為上述的每一個專項都有其限制。民眾接觸過的醫學領域,都會強調病因及病源,只要找到引發疾病的原因,去除病因就能治療疾病。心理衛生是不一樣,很多心理或是精神的問題,是多重原因引起的。

由於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資源,或者是經過會談,找出了外在環境的壓力源,但是患者無法改變環境,我們就要用可行的方法來讓患者調適。總而言之,心理衛生與精神醫學,都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協助個案來調適,達到理想的心智狀態。

其實,社會上多數的人是精神醫學稱的「亞健康族群」,他們需要讓自己的心情更好、心理能力再提升,增強自己面對壓力的能力、還有促進人際關係和諧。人們如果意識到這些需求,就可以參加一些成長團體,透過心靈成長課程來強化心理健康的正面能量。

3.現在的社會事件頻傳,很多父母都擔心沒有教育好孩子,或是發生了事情,卻不知問題出在哪裡。媒體或當事人,有時就會把犯罪、社會事件與心理不健康、精神異常劃上等號。家長要怎麼做,對孩子的心理衛生才是好的教育?

過去西方的精神醫學,比較重視病因及病人,所以精神醫師會被批評,太著重在檢視個案的缺點,以及不好的、奇怪的地方。

現在我們學會以全面性的態度探討心理衛生,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病患也會尊重,加上情緒教育的多所重視,還有政府對精神衛生的投入,包括自殺防治,災難精神醫學的重視,台灣在心理衛生的觀念是進步很多。

像是生命教育、品格教育,鼓勵多元發展,性別的尊重,這些對下一代的教育很有幫助。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方式做情緒教育,更有助於他未來的心理健康。

現今社會價值體系及家庭價值體系的轉變很快,父母很難從自己過去成長的經驗或受教育的方式,來養育現在的孩子。通常我們會建議,社會最小的單元是家庭,完整的家庭是指成員及感情同時存在。最重要的是要提供孩子一定程度的關懷及陪伴,單親沒有一定不好,萬一父母每天吵鬧或冷戰,不見得會對孩子更好。

重點是家長對於孩子心靈的陪伴成長,孩子是可以明顯感覺的到,這是很難用物質來填補。重要的是質不是量,如果父母在外地工作,或是孩子在外地讀書,可以透過電話、網路、視訊來保持互動及關懷。

一個人性格或是精神狀況的變化,絕對不是一、二天就形成的。如果一個人經常會和他人接觸,身邊的人通常都能感受到他的精神狀況發生什麼問題,一切的變化都是有跡可循,可以校正或預防很多事情。

家庭的價值觀最重要的是,遇到好的人,要感謝人家的幫助,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去反思自己有沒有改善的空間,或是進步的方法。要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責任感。

如果在家庭學到的價值及思考是怪罪別人,埋怨環境,那就容易養成性格和心智偏差的個體,他也不容易和別人有長久良好的情感互動,他的人際交往就會偏向表面化。

有些家庭感情和睦,孩子進入學校,遇到霸凌事件或權力侵壓,或者是青春期遇到感情事件,這時候父母也不一定能夠處理好,這是現在父母比較憂心的地方。

因為每一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很難說什麼方式是最好的情緒養成方法,不過,不論家庭結構或是社會價值如何改變,我想比較好的方法還是要能夠陪伴,同時要讓成員願意把心裡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任何成員在遇到困難時,讓他覺得有人可以傾吐、做伴,他沒有被放棄掉,不是孤立無援,讓他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人。

人與人的關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保護及牽制。很多時候,人們會想到不能讓親友傷心、失望或名譽受損,於是會要求自己不要做出極端行為。如果個體與他人的關係都是負向的,他會認為再怎麼做,也不會讓別人喜歡,那就繼續壞下去吧!這樣子就比較容易發生不好的憾事。

4.剛才您談到培養品格與適度關愛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情緒要如何學會「控制」好呢?

有些人他不具有我們現在定義的精神疾病,但是他具有和我們多數人不同的性格。像是有的人不能容忍被人剝奪,一旦發生,就會認為別人對不起他,然後就引發出極大的情緒。即使是一般人在生活中,也會有各種情緒的感受。在教育上面,我們要學會如何去面對和處理憤怒、悲傷、失落,種種的情緒。

一個在被期待中長大的孩子,如果只會以專業或學習表現來獲得親友的肯定,當他出了社會,在生活中遇到了與自我期待不相符合的事件時,他的失落感會超越自己能承受的限度,就會做出一些自我傷害或傷人的事情。

所以,在教育上面,要讓孩子從微小的失落感這些情緒體驗,開始學會如何應對、發掘自我的情緒。現在父母如果生活忙碌,就會省略掉陪伴孩子的時間,孩子把東西弄壞了、弄丟了,我們可以教導他修補、等待的過程,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孩子才能從情緒改變中慢慢體驗及學習

有些家長會急於彌補孩子的損失,有些家長會生氣的指責孩子,這些做法可能會在第一時間,安撫或壓抑了孩子的情緒出口,孩子沒有從一次又一次的生活經驗,學習到如何表達、處理自己的情緒,日後遇到重大的事件,就容易出現不適當的行為

人是從細小的事件,來學習如何面對重大的情緒波動。如果這個學習的過程被省略掉,或是有了偏差,未來他會出現極端反應就不會令人意外。

我們社會對於心理衛生已經有相當的認識,在情緒教育上面,我們做的不太夠。台灣的教育重視智力教育及學科知識,在道德教育、生活協調及群體教育,還是需要多努力

5.為什麼有些人的情緒或精神的問題可以改善,有些人卻沒有辦法?

精神醫學這幾年有一些改變,我們想去探討復原及韌性的能力,許多的人在面臨壓力及重大生活事件時,還是能夠維持住心靈整合的能力。人具有難能可貴的本能,可以支撐我們去度過重大的考驗及困難,這些都不一定是可以用精神醫學的單一方法能完全解釋的。

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很多時候只是部份功能失控,例如睡眠、思考能力或是情緒,其他生活面向的功能仍然保留著。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看到宗教信仰、良好的人際關係,特定的社群活動,都是可以支持人們面對壓力。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對於這些家庭、社會的支持,都沒有一定的需求標準。例如,有些人有很多的親友,他還是感覺不足夠。有些人只要一個知己就滿足了。

對於心理衛生及精神醫學來說,那些願意參與社團活動,或是藉由與人的互動來舒解自己情緒的人,他能獲得別人的支持,就可以經由改變自己的想法,解決掉一些情緒及精神的困擾。

有一些人他就是不願意向身邊的人求得支持,這些人反而會來醫院找到幫助,他們會選擇服用藥物,來排除困擾。還有一些人,他的問題根源在環境,如果能夠讓他離開家庭,或者是讓家人接受專業協助,重新改變家人互動的關係,就能解決問題。

所以,主要的問題在於,受到精神或情緒困擾的人,他願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改變是需要下決心的事情,像是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會認為合則來,不合則去,我為什麼要改變自己?這些人就不會想要接受別人走進自己的心裡,他們也不會想要改變自己,而且無視於他們對自己或身邊的人帶來的負面影響。

6.現在人生活壓力很大,要如何避免情緒失控造成不好的影響呢?

從許多臨床的現象,我們會建議民眾,對於自我情緒的認知,可以再加強。許多人其實在憂鬱、焦慮或極度憤怒時,都沒有自覺,當事人完全沒有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極端的情緒狀態。

從一些重大的社會事件當中,我們多多少少可以看到,當事人完全沒有意識、自覺到本身情緒的問題。如果當事人可以多和一些人商量,透過對話、互動,體認到自己的情緒走到極端,再經過了許多次的對談互動,當事人得到幾次緩衝和釋放,他的行為表現,就可能不會如此極端、暴走,就不會造成那麼大的傷害。

再來就是對資源的正視判斷。許多人意識到自己情緒出了問題,但是不願意與人溝通,尋求幫助。現在不論是學校、部份職場,都會有心理諮商師的設置。另外,生命線、張老師,都是可以運用的社會資源。擔心、害怕或不屑求援,是民眾偏頗的觀念。這一點很可惜。

一般來說,男性不論在就醫或是運用資源上面,比較不會處理情緒困擾,會採取一些不適當的行為來面對情緒,像是喝酒、抽煙、用藥及飆車,用高刺激的行為來消除情緒。為了身心健康,還是要學會尋求協助,解決情緒的根源,不要依賴後端的不適當行為來解決壓力。

●下篇● 

訂閱

訂閱文章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