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醫院盧孟良主任 精神科(下)
WeGenius第39刊‧2015年‧
萬芳醫院‧盧孟良醫師【醫師介紹】
劉亦棻 劉以增專訪
11.憂鬱和躁鬱不一樣嗎?
在醫學上憂鬱與躁鬱是不同的,躁鬱症正式名稱為雙極性疾患,是指在特徵為患者會經歷情緒的亢奮和憂鬱。在躁期時,心情會特別的好,易怒,活力很旺盛,不太需要睡眠,覺得自己能力變好,常會做出不計後果的決定,。有些人會購物送人,買許多自己無力負擔的物品。在鬱期時,患者會哭泣、缺乏與他人眼神交流、對生命萌生負面看法,也有自殺的可能。
至於憂鬱症則是持續處於憂鬱狀態,但是在臨床表現上,女性的憂鬱經常是悲觀、活動力低、想尋短。至於有部分男性的憂鬱則偏向心情不好時會出現脾氣很差,易怒,會想動粗,有些時候會被誤認為是躁鬱。
12.暴力的行為是可以預知的嗎?遇到情感問題時,從您臨床處理人們情緒的經驗,可以建議民眾如何應對這些情境,避免分手的危險?
暴力行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精神醫學的精神鑑定,可以讓那些以精神疾病為託詞的人,不能逃離自己的罪刑。
一般說來,路上遇到陌生人突如其來的暴力攻擊,比較難以預防,徵兆比較不明顯。多數的暴力還是來自於身邊熟悉的人,除了反社會人格是比較極端,還有一些情緒起伏大的人,在交往初期,對另一半很好,可是對其他人的言行舉止卻很粗暴,那就要當心,一旦過了熱戀期,兩人意見不一致,就可能被施暴。
要觀察對方,平時的情緒是否穩定以及待人的行為模式,再來就是掌控欲。有些人具有控制欲望很強的衝動,認為一切要在我掌控之中,經常會問“你人在哪裡?你在做什麼?你怎麼沒有回我電話?”當他無法掌控時,就容易有暴力行為。
確實有些極端行為,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信賴感,“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心關心我,所以我要做到很極端,你能包容我所有無理的要求和行為,那你才是真的愛我,那我才會放心”。有些人在戀愛初期,會做一些舉動來測試伴侶“愛的程度”。測試幾次以後,有人就會停止無理取鬧,感情就會穩定。
還有戀人的相處,有一方會對於伴侶的抱怨、動怒,甘之如飴,展現極大的包容。他們會認為“她沒有生氣時對我很溫柔”,“他沒有喝酒時不會打我,對我很好”,“也許我能夠改變他/她”。
至於如何分手才會安全呢?透過長輩和共同的朋友,迂迴、漸進式與對方談分手,要讓對方慢慢淡掉。不要強調是對方的問題,不要讓對方感覺被拋棄,而是要提出自己不適合對方的理由,像是你的條件比較好,你有更美好的未來。指責、貶抑對方,只會傷害對方,激起情緒反應。
我們大多數人的個性還是有不成熟的地方,總是會有一種態度,像孩子一樣,有些小孩嘴巴嚷嚷耍脾氣,發現別人不理他,那麼,他就會在地上打滾耍賴,硬要別人理他,達到他的目的。由於對感情的態度就是如此,有些人特別會要去測試別人的底限,增加自己得逞、挽回的機會。
提分手就像戒毒一樣,不是說偶爾用一下毒品,然後突然不用毒品就能戒掉。戒毒是慢慢減少劑量,漸進式地不使用毒品才能順利戒除,分手也是如此,要慢慢疏遠。還有就是不要拉鋸、搖擺不定,讓對方感覺一會兒有希望,一會兒失望。希望太大,失落更大,那會造成被騙的感覺,在萬念俱灰的心情下,更容易想要採取行動傷害對方。
一般分手後,一個月左右,想要積極傷害對方的衝動大概會消退。但是失戀的憂鬱情緒因人而異,有人會持續數個月。
男性及女性在感情上面受了傷,就比例上來講,女性多半是會憂鬱、心情很差,少數人會尋短。男性也會有上述情形,不過男性想報復的人居多。有些人情關難過,還會想同歸於盡。在情緒衝動的當下,我們會勸當事人,這一個關口情緒高張,但是你絕對過得去,不要採取對自己不利的行動,要想一想法律後果…真的痛苦到不行,可以可慮尋求醫療來獲得改善。
臨床上,大多是家屬或同學陪著情感受傷的人,到醫院尋求協助。當事人理智上也曉得,再繼續痛苦下去實在也不行。當事人想通以後,反而會想要藉由過得更好、更幸福,來讓前任的伴侶感到後悔。這種報復就不是激烈手段,反而能讓痛苦的人得到一個新的出口,漸漸恢復正常生活。
13.為什麼每一個人的責任感與罪惡感,會有不同的程度?以您的經驗來看,自我要求的壓力,如果沒有適當調適,會引起什麼問題?
從職場退休的人,或是在子女獨立後的“空巢期”,突然卸除了長期的責任感,反而在輕鬆開心過了幾個月之後,感覺生活失去了重心。
我們會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要替自己保留彈性,每個人至少要有兩種生活,職業工作及自己私人的生活。因為上班多少會累積壓力,下班之後要有放鬆的機會,人的情緒要有進有出,才能維持平衡。
家務工作要與家人分工,要有自己的私人時間,保留一個可以獨處,不會被打擾的時間。再來就是生活圈要多一些同伴,不要只圍繞著家人、同事。建立一些可以做不同活動的同伴,這樣子可以讓情緒有不一樣的轉換。
過去在職場總是要求責任感,長官要求100分,我們就要做到120分。現在對於責任感、責任制的想法會有改變。對於一些責任心很重的人,會因為沒有完成更多的任務而產生罪惡感,這表示他的壓力已經到達極限,我們反而會鼓勵分擔責任,效率會更高。如果一直在極限邊緣挑戰,不見得會更好。
責任感太重,最常反應在入睡困難,躺在床上1、2個小時無法入睡,睡了沒多久,半夜就會醒來,無法再睡著,還有人會不停的作夢。安眠藥長期服用,不是讓睡眠改善的最好方法,最好還是先調適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步調。
相反地,有些人確實是沒有責任感,那當然也不會有什麼罪惡感。現代人經常遇到的情形,倒不是感覺自己的責任感很重要,也不是衍生了罪惡感,而是因為工作或生活的責任,迫使人們“不得不”要去完成一些事情。
像是不少上班族的壓力是起因於大環境,由於出國外派工作酬勞會高一些,有的人想去挑戰,有的人則害怕失業而不得不離開台灣。當遇到文化、環境和語言適應很辛苦,有時心情就感覺很差、很苦悶。
門診會有一些案例是:年輕人進入職場,一直抱怨,三天兩頭換工作,家屬看不下去,就會帶來門診會談。當事人會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沒有遇到伯樂。家屬卻視孩子不務正業、沒有責任感,是“啃老族”,彼此於是有摩擦爭執,最後來醫院評估是否心理精神有問題。
罪惡感較常見於一些憂鬱症患者,他們會因為工作能力受到情緒影響變差,同事要替他們分擔工作,因此患者心裡會感覺自己拖累了別人。
14.現代人對於電子產品的依賴性極高,門診上有患者會因此產生不適當的行為嗎?
精神科對成癮的治療及研究,早期是以物質濫用開始。對事物會有不得不用,使用的情形又超過預期,那就是一種成癮的行為。中國、韓國在電子產品的成癮症研究很重視,主要是在網路成癮及電玩成癮。台灣調查估計約有10~20%的青少年,因為電子產品曾經上癮。
臨床上面來尋求協助的人並不太多,極端的個案多是學生,少數是上班族。原本只想打一個小時電玩或上網,結果到了半夜還在打,白天無法上學、上班,家人覺得實在不對,就會帶來門診改善行為。
現在手機有極限,因為螢幕小,看久了眼睛很費力,民眾大概就是片斷性的滑手機。會來門診的患者,有些人在家裡會設置大螢幕,每天電玩打10幾個小時。還有人在網咖玩到廢寢忘食,甚至暴斃。電玩因為是虛擬的,不用呼朋引伴就能自己玩得很快樂。
門診時,患者會反應,有一天不打電玩就會全身覺得很奇怪、不對勁。毒癮的人會有身體上面的戒斷症狀,網路成癮的人會有心理上面的戒斷症狀,像是情緒暴躁、坐立難安。
先利用行為模式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作息,像是在照表操課,最重要的是要規定上床休息的時間。因為患者會反應沒有打電玩就睡不著,那就會開安眠藥讓他準時入睡。作息規律是首要改善的行為,如果實在有忍不住的衝動,腦子裡盤旋著就是想打電玩、上網,就會配合一些憂鬱症的藥物使用。
15.為什麼有些內科醫師會建議患者要到精神科接受評估或治療?精神疾病的用藥,可以中斷嗎?
現在不同領域的醫師,在面對患者時,也會從心理的層面來考慮患者的治療情形。對於病患及年長者,也會有專門的癌症心理學、老人心理學,來處理他們的需要。
過去人們在各科門診時,經常會順便向醫師反應自己失眠了,就會開安眠藥及鎮定劑服用。現在大家受到良好的知識教育,不會排斥到精神科接受專業的治療,像是有些內科醫師,例如血壓偏高控制不好,失眠,內科醫師會建議病人來精神科,看看能不能找到引起壓力的原因,找一些放鬆的方法,而不是不斷服用降血壓藥、安眠藥及鎮定劑。
所以,因為焦慮、憂鬱所引起的其他病症,各科醫師漸漸會讓病人到精神科診斷,從患者心理的源頭來得到正確的診斷治療。
工業化的國家,人際交往繁忙,生活壓力大,憂鬱症及焦慮症的患者人數持續增加,女性大約是男性得病數的2倍。憂鬱症及焦慮症來講,男性大約10人會有1人得到,女性大約5人會有1人得到。一般而言,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能夠獲得改善。
精神藥物的使用可能會造成一些困擾,像是有些患者會覺得行動變遲緩,有些人會覺得對感情的表達及感受變差。情緒雖然穩定了,但是生活中快樂的感覺,悲傷的感覺,似乎被壓抑了,被限制住了。像是重度憂鬱症患者在急性期過了,都要重覆經過好幾次停藥、住院治療的反覆循環,才會認真持續的服藥控制病情。
嚴重的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這二十多年來在全世界的趨勢是沒有太大的變化,大約是100人不到1人會得病,幾乎終生不能停藥。
16.對於身邊的人有精神疾病,或者是性格很特殊,民眾要怎麼應對才是比較好的?
親友要接受這是一種疾病的表現,不要講空泛的安慰話語,像是“你就看開一點;你就不要這麼想啦”。
如果民眾意識到情緒不好是起因於壓力太大了,那麼就先減少這些壓力,像是家事或職場一些任務,請人幫忙分工。如果情形沒有改善,就可以到醫院找專業的協助。
“你是不是又忘了吃藥?你是不是又發作了?”這是患者最討厭聽到的話。這些話語會讓患者很惱怒,心裡想著,開始時你們不接受我是生病了,現在又說我是精神病發作,真的讓人難堪、氣憤。
我們會建議親友,如果患者表現出異狀,或是他們經由語言、行為發出一些訊息,那麼親友可以問問“你現在是不是不舒服?需要我做些什麼幫你嗎?”。患者對於這些溫暖的字句,會得到心裡的幫助,再討論是否有按時用藥或是該去醫院治療。
抛出一個善意的訊息,你願意幫忙,讓患者感受到你想提供協助,他沒有被往外推出去,他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去面對。
在台灣,患者會發出訊息表示自己有問題,那通常是累積了相當久的痛苦。民眾不要排斥到醫院治療、用藥,藥物的使用只是縮短病程,讓患者不舒服的感受減緩,早一點康復。
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如果個人能體認到自己會是一個負面思考、想法偏激的人,那麼可以慢慢經由認知的改變而不再有情緒困擾。不過,對於比較敏感的人,不能直接說他的想法是負面的、偏激的,那會讓他認定你在批判、否定他。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先經由事件“就事論事”,問出他的想法,再來討論可以換個態度,那麼處理的方法、結果就會不一樣。
談到“討論”,有些人不會坦白的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那就分成兩種情形。第一種是,他已經把不吐露心裡真實的話,“內化”成為自己的慣性行為,那這就很難改變。第二種是,他對別人不信任,就會講一些場面話,來試探別人的想法,最後選擇最安全的方法來面對。對於第二種人,我們還是可以有改變、溝通的可能。
有些時候,我們不一定要用情感交流,來面對生活中的社交圈,也可以單純以任務目的來界定人之間的界限。因為有的人會把人與人之間的單純關懷,認為是你對我有所企圖嗎?你想利用我什麼?遇到這樣性格特質的人,不妨就簡單的把事情完成就好,情感交流反而造成誤解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