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李信謙主任 精神科(下)
WeGenius第39刊‧2015年‧
雙和醫院‧李信謙醫師【醫師介紹】
劉亦棻 劉以增專訪
7.一些能夠逐漸康復及改善的心理、精神問題,他們的治療是經歷了什麼過程?
精神疾病的形成,有體質的因素,每個人天生的性格從嬰兒時期就會展現出來,既便是雙胞胎,在「抓周」的時候,都會選取不一樣的物品。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會明顯受到家族體質影響,不過,重大的決定因素在於外在的壓力是否會誘發疾病。
所以,環境改變帶來的壓力,對個體產生很大的衝擊,加上體質或性格的特質,才會引起精神疾病。精神醫學與其他醫學專科最大的差別是,我們比較難設定操作型的定義,因為變數比較多,很難去區分患者處在第幾期的病程。
精神疾病或心理狀況的復原,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醫師會協助個案找到原因,長期的心理治療也是一種自我性格的探索,為什麼我會形成這種性格及想法?例如無法與人建立長久的伴侶關係,或是無法受到朋友的支持建立友情。
人是有韌性及復原的能力,當個案發現成長過程之中,自己性格形成的問題點,例如恐懼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可能是童年看到雙親一直在爭執。只要個案願意,他能夠改變自己的想法,就能重新建立一些新的人際關係。
如果個案是一個很容易下定論的人,不願意回顧省思自己的性格是如何慢慢形成的,他就會直接用因果關係去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不願意去改變與他人之間的對待關係。
像是有一些家暴個案,施暴者會形容自己從小看到父親對自己或是母親施暴,所以長大了他打孩子和太太並不會感覺有罪惡感,這類性格偏差的人,帶給別人的困擾更多於自身。
8.情緒失控引起的暴力,要如何應對?
情緒困擾或精神疾病的人,有時他們自己可能不會感受到不舒適,但是他們生活週遭的家人、朋友,卻會感到很大的痛苦。如果引起暴力問題,立即性、會危急健康及生命的問題,都要當下先處理、隔絕,再去找因果關係。
人的內在的性格及外在的狀況,會讓他產生特殊的反應。像是家暴,有時會導致其中一方,讓對方致命。有些結果是長期的被害者,會對施暴者做出很大的反擊,這樣子的案件就需要審慎處理。
還有一些是孩童的家暴。門診時,我們遇到過一些孩子,標準的「磨娘精」,舉例來說,遇到不如他意的事情,有些孩子只會吵鬧三分鐘,這些孩子會哭鬧三個小時,讓父母把耐心都磨掉,但是動手體罰也不見得是對的方法。
當孩子無法符合家長教養的期待時,父母可以尋求醫院或社會教育的管道,找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我會建議不要堅持讓孩子非要達到家長的要求不可。
像是臨床上我們遇到一些家長,認為醫師應當「診斷出」孩子有憂鬱症,或者有些師長認為醫師應當「診斷出」孩子有過動症,那麼就可以規避掉一些教養的問題,這是我們擔心的狀況。
9.所以,如果個案在想法或環境上沒有改變,只是服藥,不一定能改善病情?人類習慣以最方便的行為來應對問題,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大多數人選擇服用一顆藥物或是注射藥劑,而不願意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隨著疾病的變化,身體會更受苦。
人類習慣以最方便的行為來應對問題,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大多數人選擇服用一顆藥物或是注射藥劑,而不願意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隨著疾病的變化,身體會更受苦。
精神科醫師為了治療患者,會把簡單的事件,分析的比較複雜。有些人的疾病表現,服用了藥物,還是沒有改善,我們就會花更多關注,讓他培養個人的興趣、改善人際關係,還有修補一些家庭的關係,做到全人的醫療。
如果只是以藥物,讓情緒變好,把睡眠改善,這些藥物只能改善症狀,有些時候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個案的人際互動關係,如果不夠密切,對他提供的治療效果就會有限。
在臨床上,有些患者選擇:不對自己有所作為,他深信 「我不去做醫師建議的行為,我才會快樂」。他相信他做任何事情,對他不會有益處。他也相信他做任何事情不會讓他更快樂。他們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認知,寧願選擇服用精神藥物。
精神科的藥物和治療,在某些時候是個案的不正當因應行為。患者不願意做一些自我探索,或是壓力的調整,反而以就醫及服藥的行為,來告訴大家,我就是有病,我在服藥,大家不可以再要求我,這是要留意的現象。
10.現代社會人際交往頻繁,像是在職場工作,還有與人談感情,要如何拿捏尺度,才不會造成自己或他人的情緒困擾,誘發出精神問題?
現代人會投入很多的時間在職場生活,通常遇到個性不好的同仁或上司,就會有一些職場適應的困擾。我們很難要求每一個職場同事,就要有很好的個性。
有些時候,一位專業能力很好,或者功成名就的人,他也許在做人上面,會缺乏一些同理心,那麼共事的人就要知道自己能夠適應的限度在哪裡,才不會對自己造成太大的壓力。
許多具有領袖特質的人,都會對旁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會變成其他人的壓力來源。也許一般人認為要求不用太嚴苛,付出的時間、人力成本過高,就選擇放棄的事情,這些領導者還是會堅持下去。歷史上知名的改革者,都有這類特質。那麼你就可以評估看是否有能力再繼續下去,不要過度的投入造成自己身心靈承受不了的壓力。
這種吸引力,也會激發別人想要保護他們的情感,發生在男女感情上面,就有些人會特別受到情緒困擾、性格特異的人格吸引,成為了追隨者、愛慕者。這些追隨者、愛慕者會形容,自己喜歡的對象應該是很好的,「只是沒有在一開始就遇到我,所以他/她才會變得不好、不開心」。
無論如何,我們對於這些相處、追隨、陪伴,要設一個底限,不要帶給自己過大的壓力,才是對心理最健康的。
11.所以,對於心理或精神有困擾的人,全心全力的付出或協助,有時得到的是反效果?
陪伴一個心靈受傷或是性格偏差的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一個心智健康的人,受到你的幫助,他會心存感激。一個心智不健康的人,過度的陪伴會讓照顧者非常辛苦,甚至會讓心智不健康的人,把心裡面想要攻擊的目標,轉換成是陪伴照顧他的那一位照顧者。
在心理衛生及精神醫學的工作上面,有些時候我們也沒有辦法做無止盡的投入,那樣也許會對專業人員造成一些傷害。在協助個案的時候,我們會盡力讓他意識、發掘到自己情緒的變化,想辦法提供他適當的幫助。不過,專業人員也要注意自己不能被影響。
12.少數社會事件會看到自殘或傷人的行為,要如何避免這類不好的後果?
在台灣我們看到經濟問題及物質問題,通常不是讓人選擇自殘的關鍵因素。夫妻或戀人的情感問題,才是比較讓人想不開的。通常第一次戀愛或是談了很長久的戀情,會對戀人造成很大的影響。還有一些是原本自己的情人很多,突然被其中一位拒絕,這樣子反而會讓花心的人很受傷。
因為感情而自殘或傷人的動機,無非就是想要讓對方了解「我要你知道,你對我有多麼重要、我要你後悔」。如果不願透露、不願意面對這些苦悶情緒,累積的極度生氣、沮喪、難過就容易傷害自己或他人。
最大的癥結是,當事人願不願意把情緒問題,當作是一個問題來處理。如果漠視自己的情緒感受,那就很難處理。
13.一時衝動、一時興起或是想找刺激,做出了行為以後,又很後悔,那麼要如何控制呢?
藥物會對強迫性的衝動,有一定的幫助,不過都要配合行為治療。控制衝動及行為轉換,也能讓當事人得到幫助。
例如縱火犯人,我們先要明白他為什麼想要縱火?抽離出他會產生這個行為的原因。然後就是要預防,預防他在特殊情境下會再犯的機會,或者是教導他可以有替代性的行為。
像是購物衝動的人,在發薪水的日子,就會讓他更改平時活動的動線,他盡量不再看到想要購買的物件,對許多人來說,不要暴露在某一種情境,就能預防重覆的花費行為。
有煙癮、酒癮的人,剛開始他們可能因為無聊,或是有心事,就會抽煙飲酒。每個人的原因都不一定,如果等到對煙酒成癮時,受到化學物質的影響,那就會沒有理由的想去依賴煙酒了。民眾還是可以去醫院或是社會團體來找到戒煙、戒酒的適當方法。
很多人會有的經驗,像是有人坐了360度,外向圈的雲霄飛車,再讓他坐兒童樂園平面的軌道車,他就不會有快樂興奮的感覺了,他會想要找更刺激的經驗。人的情緒一樣也是要維持在正常平穩下,才會健康,過度低落及興奮都不好。
求新、求刺激,固然是人類進步動力,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我們建議,中庸之道是比較健康的生活方式。
14.現在社會出現了一些不同於以往的生活形態,年輕人都仿效,我們要怎麼判定這些觀念或想法到底好不好?
人類的社會有一種習慣,會把一些不常發生的事情,歸於是特例或異常,像是面對一些欺瞞的行為,我們會「希望」那只是少數的例子,然後經由一些機制來改變或改善,讓我們「認為」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此才能維持人類社會的穩定。
像是在日本的「繭居族」,未必都是精神異常或情緒困擾的患者。少數人是因為憂鬱症,大多數是起因於複雜的社會現象。在一個社會分工細密的國家,工作會有既定的階級印象,那會讓一些年輕人不願意步入社會工作,他們只想依賴父母的退休金生活。
平時他們在家裡上網聊聊天,不會對自己造成壓力,不會被人批評自己的能力、學識和外貌,也沒有什麼比較。在網路世界,打屁聊天,可以有很多追隨者,很多人會對他按「讚」。但是他走在路上或是在職場,也許不會有人傾聽他講話,對他有好的回應。
對於不常見的行為,如果貼上標籤說「那是病態」,我們就要小心,這樣子的分類,如果是想要提供一些協助,基本上是好的。如果只是想要撲滅或放棄這個個體,那就萬萬不可。
15.失眠與睡眠障礙要如何定義與應對?
輪班工作引起的睡眠障礙,是人類進入工業文明的一種狀態。有些人的體質可以適應,有些人卻會在清醒時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及記憶力衰退的問題。睡眠障礙包括夢遊,失眠或嗜睡。失眠是指個案自覺睡不好,很難入睡、睡不久,如果每週有三天以上失眠,同時持續了三個月,那就要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