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醫院盧孟良主任 精神科(上)

 

 WeGenius第39刊‧2015年‧

 萬芳醫院‧盧孟良醫師【醫師介紹】

劉亦棻 劉以增專訪

1.請問您為什麼會對精神醫學有興趣?

我的哥哥成績很優秀,從小我就是以他為榜樣,南部的孩子學業成績只要到達標準,多數人都會選擇醫學系,我就隨著哥哥腳步考進台大醫科。

在我大學畢業前,台灣正歷經一波學生運動,當時國民黨中央黨部就在台大醫學院附近,社會的氛圍與以往大不相同,我閱讀了許多哲學及心理學的書籍,其中不少都與精神醫學相關。

西方醫學對於疾病都有標準的治療流程,精神醫學是少數可以因應患者需要,而比較有彈性的進行治療。當我表示要選擇精神醫學時,我的家人有一些擔心,精神醫學與傳統上他們對醫學的認識有些差距。

大學畢業之後我沒有直接行醫,我是先考進台大公衛研究所的預防醫學組,跟隨鄭泰安教授及陳為堅教授研究原住民酒癮問題。

早年原住民的狩獵生活方式被禁止,族人的武器被沒收了,他們要改變成耕種形態,政治上的參與也不是很自由。文化與生活形態的衝擊,讓不少原住民借酒澆愁,釋放壓力,開始就有了飲酒習慣。

會形成酒癮,基因也是一項因素。鄭教授發現原住民的酒精代謝基因與華人有差異,因此造成酒精代謝能力比華人來得強,飲酒之後不太會有酒醉、心跳加快和臉紅反應。我當時論文題目是研究多巴胺接受器基因與酒癮的關聯性,它與憂鬱症及成癮行為有關。

其實,早期原住民只有在食物充裕有餘時才會釀酒,只有在祭拜及慶典時才會飲酒。當煙酒公賣局成立,讓酒類可以方便、無限量的取用時,他們與酒癮相關的基因就被誘發出來,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成年原住民男性,到達酒精濫用的程度。

就讀研究所的兩年,我發現精神醫學符合我的理想,所以畢業後就確定留在精神醫學服務。

2.像是飆車、飲酒或嗑藥的行為,許多人都說:是受到朋友影響才會這麼做,所以脫離原有的社交朋友圈子,就能改變行為了嗎?

這要分成兩個部份,飆車的行為是一種集體行為,這些人的人格特質比較喜歡刺激、冒險,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

物質濫用,像是酒癮、嗑藥,在剛開始使用時或許與朋友影響有關,會成癮都是個別的行為。以酒癮為例,有酒癮的人在應酬喝酒結束,他會自己繼續找酒喝,獨自一人喝下去的酒,遠比應酬時超出更多。因為酒量太好,很難找到朋友作伴喝酒。

藥物成癮,大多數也是個人行為。雖然在台灣海洛因的使用,由於不易取得,警方盯得很緊,所以朋友之間取得海洛因,就會呼朋引伴共享藥物。搖頭丸、K他命,也會因為特別的目的、樂趣,挑選在特別的場域,像是在PUB來一起使用。

因此脫離原本的社交朋友圈能夠減少來自朋友間的壓力及誘惑,但是能否戒除成癮行為一大部分還是依靠自己的決心及意志力。

3.心理病態人格一詞,是什麼意思?我們要如何意識到自己遇到的人,會有這樣子的性格?

精神科會以五個軸向診斷患者,第一軸是從主要精神科診斷,例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憂鬱症、焦慮症等。第二軸是從人格障礙來診斷。第三軸是一般醫學問題,第四軸是社會心理問題,的五軸是功能狀態評分。

人格障礙分為三大類,A類接近於精神病,個性孤僻、離群索居,有奇怪的思想,生活上自我照顧的能力,會讓旁人會看不下去,但是他自己感覺沒有問題。一些「宅男」,可能會被歸為這一類,具有專精能力,但是人際互動很差,樂於生活在自己建構的世界裡面。人格障礙B類是情緒不穩定,行為自我控制力差,挫折忍受度低,缺少同理心,人際關係不穩定,例如反社會人格、邊緣性人格。C類特質以焦慮症狀或害怕為主,包括強迫性人格、依賴性人格。

一般所稱的心理病態人格,在精神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反社會人格,患者在15歲以前就出現了行為的問題,可能會去混幫派組織、有犯罪行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會感覺後悔,會去利用別人達成自己的目的,完全沒有罪惡感。

反社會人格的人會忍不住的攻擊別人、傷害別人,通常在成為罪犯以後,像是槍擊、詐欺、重傷害,才會被注意到這些人具有反社會人格特質。另外,戒除藥癮的時候,需要醫師評估,才會發現到一部分成癮者是反社會人格患者。然而此類患者對別人的需要和弱點有敏銳的觀察力,他們也擅長辯解與說服別人,因此對於某些人具有特殊吸引力。

在美國有反社會人格患者的案例,像是在監獄中服刑的組織犯罪首領,可以讓數名女性管理人懷孕;也有連續殺人犯,收到數以百計的女性粉絲徵婚來信,最後選擇一位筆友在獄中結婚。

邊緣性人格屬於B類,他們依賴又充滿敵意,相當依賴周遭親近的人,但當其依賴無法滿足時,則表現強烈的憤怒,因此難以維持深度而親密的關係,常會傷害自己,會出現割腕、自殘的行為,就是想讓親友不停的關注他們,照顧他們。

有的邊緣性人格患者,一句話讓他不開心,或是簡訊沒有立即回覆,他就會割腕給伴侶看,要伴侶必須不斷地表達對自己的愛和關懷,因為他們對於別人的拒絕非常敏感。有些時候會出現更危險的行為,吞藥或揚言自殺,他還會自己通知記者或電視台SNG採訪。患者所作所為只是為了要得到關心。

為了離開邊緣性人格患者,曾經有伴侶辭去了工作,隱姓埋名,甚至出國,完全消失在原本的生活圈。邊緣性人格患者一旦找到了新的伴侶,就會對於原先的伴侶不再有任何情感眷戀,再碰面也不會想糾纏。

由於人際關係長期的不穩定,邊緣性人格最常合併出現的是憂鬱症。患者因為憂鬱症、或是自殘行為,到了精神科,才會被診斷原來是邊緣性人格患者。邊緣性人格會得到憂鬱症,人格問題是導致憂鬱症的原因。

強迫型人格屬於人格障礙C類。行為上一板一眼,生活上會有一定的標準模式,像是只搭特定的一台電梯,只喝特定溫度的水,有潔癖,釘書針只能訂在特定位置,橡皮擦一定要擺在桌上的一個特定地方。C類人格障礙會有一些人可能會是焦慮症、強迫症。

人格障礙A類和C類,比較不會造成親人的困擾,B類會讓身邊的人感到有些難相處。話雖如此,人格障礙B類,還是會吸引到一些人願意成為伴侶,願意跟在身邊。有些家暴者、犯罪者,還是有伴侶願意長相廝守。伴侶會表示,另一半就算會自殘、施暴、犯罪,但是大部份時間對我還是很好。

有一些人格障礙B類,在年紀稍大後,會修正自己的行為,因為不想再讓身邊的人離開自己。他們可能採取的行為是,隨時掌握伴侶的行蹤,以奪命連環call取代自殘。比較不幸的是,極端的行為如果假戲真做,真的會造成死傷。

人有多樣的面貌,也具有各種相互吸引的特質。人格障礙B類也會遇到終身伴侶,對他們照顧的無微不至,極為包容,會維持在不穩定而持續的互動關係。

4.性格與疾病有關係嗎?民眾有什麼方式可以知道自己的性格,有方法可以提升自己心理的能力嗎?

精神科會從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個面向,來探討個人精神疾病的形成。

心理層面和人格特質有關,遺傳會影響人格特質及生理特質,再來生活環境也是重大因素。個人隨著年齡增長,會受到社會化影響,做一點修正。

一般說來,學校是著重智力及性向測驗。私人企業會對人格做評量,以因應企業的需求,並且刪除極端性格的人。像是早期企業要任用職員,有A型人格及B型人格的區分。我們也可以分析不同人格特質容易發生什麼疾病。

舉例來說,研究上面發現,A型人格比較積極、急性子,不安於現狀。B型人格比較沈穩,安於現狀。處在同樣的環境裡,A型人格感受到的壓力指數比較高,容易有心臟病、高血壓或胃潰瘍的問題。B型人格對於環境的變化則適應力較差一些。

民眾可以在網路或坊間的機構,經由測驗來知道自己的性格,比較重要的是,後續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加強自己想要提昇、改變的部份,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

5.人們經常說:羨慕和嫉妒是一線之隔,我們經常會有許多的情緒及感受,讓人有自卑、不平衡或者是努力的動力。怎麼做才會對心理比較健康?

簡單的說,忌妒是負面的,羨慕是正面的。

如果心理是負面的,沒有信心,容易貶抑自己,認為自己達不成目標,那就會批評別人「你憑什麼可以比我好?」。忌妒的人,會設定別人的成功是因為父母有錢,運氣好…等,因為他認定自己永遠達不到別人完成的階段,所以會有酸葡萄心理,用負面的方式看待別人的美好。

如果心理是正面的,具有自信,心智狀態成熟的人,情緒是穩定的,他會認為現在的差別,就靠持續努力,有朝一日,能讓自己有機會達到羨慕對象一樣的良好情形。正面的人,能用積極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上發生的事件。

沒有信心,負面看待人事物,將來發生憂鬱的機會比較高。負面思考,例如:我的心情很差,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人生已經沒有希望了,我活著沒有什麼價值,別人都看不起我,不如死了算了,沒有人關心我,沒有人喜歡我。

某些人格特質,會因為久而久之的負面思緒,最後真的變成了憂鬱症。像是喜歡抱怨的人,心裡和嘴上總是說「你們就是命好,我就是做不到。我的人生就是沒有希望,我就是無法過好日子,我的人生就是如此悲慘,我就是沒有用,大家都排斥我,大家都欺負我。」

有一句名言:謊話講了一百遍,有人就會以為那是事實!

確實有人會不停的訴說自己多麼不幸,然後把這些不幸「刻印」在心裡,時間一久,他就會相信周圍的人就是這麼看待他。他看到旁人,就有先入為主的思考「你就是看不起我,你一定會欺負我。」

在職場上面,就會發生與上司或部屬之間的不愉快,認為上司就是在針對他找麻煩。和同事的相處也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感覺被欺侮、排擠。行為模式如果養成,那就會是一種惡性循環,他會認為別人一直都對他不友善。

負面能量累積久了,大到個人無法承受,就會出現憂鬱狀態。

在憂鬱狀態出現之前,負面思考的人,不會有反省的能力,因為不會反省,所以慣性的思考會是負面的,會把責任歸咎於旁人。一旦開始憂鬱,他反而會開始有些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拖累了別人。

所以,保持並培養樂觀、正向思考的態度,對心理及精神都是好的。

6.不過,有一些人是樂觀進取、樂於助人,怎麼會得到憂鬱症?

的確,有些時候,我們身邊的朋友會突然對我們說,他的心情很不好。通常大家就會安慰說,想開一點,多想一點正面的事情。這時候情緒生病的人會很生氣,他心裡會抗議「我是很想正面、積極,你以為我就想要這麼憂鬱嗎?但是我就是無法控制!」

這個情形我經常會對憂鬱症的親友提及,就像是感冒會發燒、咳嗽、流鼻水,憂鬱症發作時,患者真的無法自制,這和前面提到的「心理因素」不一樣,因為「生理因素」的變化造成心情不好,那就不是患者所能控制的,最好的方法還是要到醫院治療。

7.如果遇到一直要求我們付出關懷、努力的人,要如何拒絕那些要求?

我們有一些患者,來到門診時才發現,自己的壓力是因為無法拒絕別人。

「這就要靠你、我最信任你、你不幫我真的不行了!」,這些話語裡面暗藏著「我很可憐,你不幫我就是對不起我。」小孩、親人和主管,都會用這種方式來找「好說話的人」要求協助。

再來就是「你不幫我就是瞧不起我,你都幫過誰為什麼不肯幫我?」

  • 如何拒絕呢?我們會建議三點:心態要正確,立場要堅定,理由要充份。

了解自己的極限是很重要的,要想清楚才去接受工作任務或別人請託。心理建設也要夠完備,不要覺得拒絕對方是不好的事情,很多人會害怕被別人輕視,害怕被別人認為我的能力不好,害怕被別人說三道四,害怕被主管討厭,最後攔下一大堆事情,讓自己壓力大到要尋求醫師協助。

拒絕的原因要說明白,是自己的時間不足,還是資源不足。

另外,拒絕時也要提供對方一些其他的建議,也許找某個人,採取某種方法…等,至少要表示自己仍然很關心對方,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人們習慣找「軟柿子」,所以不要讓自己成為「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別人才不會動不動就找你幫忙。

8.面對壓力帶來的焦慮與恐懼,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恐懼是因為壓力而擔心害怕,放棄對抗壓力,想要逃避明確的目標。像是看到蛇、可怕的主管,有人就會想逃跑。焦慮則還在繼續面對壓力。

輕微的焦慮,會對有形的事情,單一事件而心煩緊張,像是學生擔心考試成績,上班族在意業績表現。嚴重的焦慮症,會持續的緊張,但是又無法具體的形容他在緊張擔心什麼事情,生活中事事都會讓他緊張,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改變及影響,這時就變成「廣泛性焦慮症」。

壓力與焦慮在醫學上而言,不全然表示負面,有時能夠對個人有正面的幫助,可以激發潛能。遇到壓力時,腎上腺素會分泌,肌肉會緊繃,心跳會變快,人的潛力會被激發,所以偶爾一些壓力對人是有正向的幫助。

9.焦慮時,會有什麼不自知的反應嗎?要如何減緩壓力帶來的焦慮?

人會有不自知的行為來反應壓力帶來的焦慮,例如:肌肉緊繃、聳肩、胸悶、心跳加快、喘不過氣,腸胃不舒服,都是人們對焦慮產生的生理反應。

還有人會失眠、多夢,睡覺前一直想著白天的情景,像是:同事說什麼、老闆交代了什麼、明天還要做什麼。白天因為工作和日常事務,讓自己對壓力與焦慮分心,睡前全部的擔憂就都跳了出來,在腦海中反覆出現。

有形的外在改變是最好的放鬆方法。放鬆不是說「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放輕鬆,別緊張」,而是要透過運動或自己喜歡的嗜好。運動的效果會讓腦內啡增加,作用類似嗎啡,能讓人放輕鬆,而且有穩定情緒的效果。嗜好可以讓人轉移注意力,心情變好。

10.所以,無論是因為工作、人際關係,如果感覺壓力大到讓人長期焦慮,也會得到憂鬱症?

長時間、持續的壓力會讓人出現倦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有些人會出現情緒反應;有些人雖然情緒不會發生明顯變化,但是身體方面則會出現前面提到的生理反應。研究已經證實,長期處於壓力之下,身體的免疫能力會變差。

人對壓力的適應像是水庫蓄洪,也有人形容是溫水煮青蛙。一件事情、兩件事情,也許不會讓人表現出來對他的困擾,大多數的人都可以讓自己從低潮逐漸恢復。

當事件累積到十幾件,他無法再壓抑情緒,最後一件微不足到的事情,像是老闆的一句話;沒有趕上公車;出門忘了帶鑰匙,那就會令他捉狂、暴走或是崩潰。

有一些理論主張,在到達生病之前,最先出現的是焦慮,之後才是憂鬱。

突如其來的壓力,立即超過當事者的臨界點,或是長時間漫長的壓力,就會導致疾病或是憂鬱的狀態。在焦慮狀態,人們還會有高低起伏的情緒,還會有能力克服低落的心情。如果到達憂鬱狀態,人們就會提不起精神做事情,睡眠、食慾都會被影響。

●下篇● 

訂閱

訂閱文章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