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王國川醫師 神經外科

WeGenius第43刊‧2018年‧

台大醫院‧王國川醫師【醫師介紹】

劉亦棻/鄭楷靜 專訪

1.請問為什麼您會想成為醫師呢?在什麼情形下選擇了神經外科?

許多人在剛進入醫學系之前,只知道醫師的工作就是開刀、救人,在台灣考進醫學系的學生,多數是因為高分所以先填醫學系。現在大學的入學管道多元,學生們就會以「助人」作為習醫的原因。其實,初進醫學系時,對於以醫師作為一生的志業,大家是懵懂無知的。但是為什麼最終選擇這個職業,認同這份工作,這就很重要了。我的想法是,人們對於一生的工作,除了要求報酬,更要符合興趣。 我很慶幸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興趣在醫學系。我求學時喜歡解剖學,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器官,但是神經系統還是遙不可及,無從了解。相對於治療人體五官的眼科、耳鼻喉科,我考慮內科或外科,基於對手術有著憧憬以及外向的個性,我進入了外科,從這份工作享受手術完成時,一次比一次進步過關的成就感。

2.腦部發生病變時,通常會有哪些急性或慢性的症狀呢?

我們先從腦部功能談起,腦部功能若是受損或過度表現,都會有一些症狀。

什麼是腦部功能受損?原本右手能動,現在不能動了。什麼是腦部功能過度?就是不正常的放電,像是癲癇發生在視覺區不正常的放電時,患者可能會看到眩光或是視覺扭曲。若是運動區有不正常的放電,四肢或臉會發生一些抽搐。

腦部急性期的病變,例如神經功能突然缺損,以至於半身癱瘓、講話不清楚;或者是神經功能突然過度表現,像是癲癇、抽筋或者眼睛看到炫光。急性的腦部病變,常見的是中風,出血性或是缺血性的中風,再來就是癲癇。急性的腦部病變容易有明顯的症狀,能否在短時間內做適當的處理與治療將對預後復原影響甚鉅。

舉例來說,動脈血栓在2015年左右,在台灣還不是很盛行,我們一般是以靜脈注射血栓溶血劑,在中風發生3個小時內,治療效果都很好。現在我們利用血管攝影可直接取出血栓,6到9個小時內,都會有幫助。實務上,還是能早期治療效果最好。由於血栓塞住腦部組織會缺血壞死,時間愈久,受損愈大,能在3個小時內治療,有機會完全康復。

上述談到的是明確的症狀,然而,腦部有一些隱形區,發生病變時症狀不明顯,比較容易延誤就醫,像是人們的額葉,負責控制情緒,我們較難明白患者受損的程度。有時候語言區受損,患者遣詞用字會發生困難,無法說出正確的名詞,大家不一定會察覺到。通常獨居的人,像是年長者,在神經病變發生兩至三個月後,子女察覺有異狀,怎麼講話怪怪的、反應遲鈍了?此時才會陪同患者就醫。

3.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要注意什麼,才不會忽略了潛在的腦部疾病?

有些時候,民眾會無法判斷現在的頭痛是普通的壓力造成疼痛?感冒?還是發生了腦部病變?以常見的急性腦中風來說,較深度的智力減退,空間感喪失或是感覺異常,是需要經由醫師檢查判定。大家可以簡易自我篩選的方法,像是自行將雙手舉高,檢示一下是否雙手能出的力氣是一樣的,雙手可以平均施力嗎?外觀上可以照鏡子,檢示自己的顏面神經是否麻痺,臉部是否歪斜?再來就是要看講話是否清楚,有沒有口齒不清?看著鏡子微笑時,是否半側臉無法動作?大約70%的腦中風可以經由上述方法檢測出來。

4.神經外科的病症為何難以查明呢?

神經外科困難之處就是,我們每天在急診處接收到許多患者,他們主訴都是頭痛,痛到影響正常生活功能。頭暈、頭痛及嘔吐,這種非特異性的症狀發生時,對醫師來說,反而是較難診治的。絕大多數的民眾都經歷過這些症狀,但是並沒有得到腦部腫瘤或是中風,而且會自然而然的復原,這類頭痛我們稱為功能性頭痛,通常醫師查不出原因。我們主要是要從其中找出確實有腦部病變的患者。壓力、睡眠、感染、情緒,這會造成功能性頭痛,但是我們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的病變。 有時腦部病變不容易立即診斷出來,特別是發生在小腦的中風,這些患者的神經學診斷都很正常,雙手能平均出力、說話對答正常,也沒有嘴歪、臉斜,患者就是會暈眩,嘔吐。然而會導致暈眩及嘔吐的原因很多,此時醫師就需要較久的時間觀察,才能診斷出來小腦中風。

5. 腦部受到外力撞擊,如果沒有發生立即的危險,傷者通常還要觀察多久才能安心?

我們的腦是被頭骨包覆,大腦與頭骨之間有一層膜,稱之「硬腦膜」。大腦的構造像是軟豆腐,人體無論是平躺或直立時,大腦都能夠維持一定的形狀,主要就是藉著腦脊髓液提供的腦壓來維持形狀。

大腦與頭骨之間只是鬆散的連結,若是頭受到外力,大腦就好比坐在公車裡面的人,當公車撞到了山壁,人會先往前方衝再往後彈,同樣的,大腦也會有兩個方向的受力面,就是正面撞擊及背面反彈。人們在頭部撞傷時,經常忽略了受傷的對側面其實也有傷害。此外,腦與腦膜之間的鬆散連結也會在拉扯的同時被撕破,原本密合的空間就會積水,或是滲出血水。

腦部直接的傷害還有腦部頭骨的骨折,若是造成硬腦膜下出血,血塊是出現在腦膜與腦間,血塊直接壓迫到腦,患者比較容易有症狀表現。如果腦部本身沒有受到挫傷,出血就累積在骨頭及硬腦膜間,稱之硬腦膜上出血,此時患者通常會頭痛,但是很可能沒有任何神經學上的症狀。骨頭裂了,血塊積在腦膜與骨頭間,影像攝影可能會拍到一點出血,也可能沒有,經過數個小時,出血量累積到一定的量,才會影響腦壓,才會出現神經學的症狀。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病患剛撞到頭部時,沒有什麼特別反應,患者完全清醒,看來沒有事情,我們稱這段期間為「清明期」,患者表現一切正常,卻在幾個小時後出了事,因為積血讓腦壓突然變高,發生腦部「脫疝」。腦部「脫疝」是因為單側受傷的腦部壓力變大,把腦子擠到另一邊,擠壓的腦子突然壓到腦幹,患者就會突如其來的出現重症。

通常就是經過4個小時左右,發覺患者不太對勁,瞳孔放大,這時通常很難救。曾經有案例是患者跌倒後頭部撞傷,在急診就醫沒有發生異狀,接著患者自行離開不見蹤影,被護理師發現倒臥在醫院洗手間,發現後立即手術,患者不幸成為了植物人。家屬完全不能接受,與醫院形成對立的情形。

6. 蜘蛛膜下腔出血都是很嚴重的疾病嗎?為什麼會出血呢?

自發性的蜘蛛膜下腔出血,最常見的是腦部動脈瘤破裂。腦的「硬腦膜」下面是「蜘蛛膜」。蜘蛛膜的構造呈現絲狀,在兩層膜中間的空間稱之「蜘蛛膜下腔」,腦動脈就在這個空間。我們人體的器官都是由一個主要的動脈,分支出其他的小動脈進入臟器,然而,腦在結構的發育上則是與其他器官相反,血管是分部在腦的表面,血管的垂直分支是直接進入腦部提供養分。

蜘蛛膜下腔出血,就是指血液、血塊出現在這層空間。主要原因還是這裡的血管發生了病變,最常見的病變就是動脈瘤。動脈瘤常在動脈的分支處會鼓起來,血液流動的速度在分支處會帶來很大的力量,長期間受到血流壓力衝擊的血管壁不斷的退化,就漸漸的像水球一樣鼓了起來。鼓起來的血管壁,此時受力就極不平均,容易破裂,於是形成了蜘蛛膜下腔出血。

腦動脈瘤的發生與下例因子有關:體質,先天血管的彈性,或者後天血壓高,動脈硬化嚴重;人們血管發育的過程中,血管的分支生長的形狀不同,有的人血管在分支處角度呈現較大,那麼血管壁受到血液衝擊較大,容易形成動脈瘤。

7.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體積大到會壓迫神經顯現出症狀的機率極低,絕大多數的腦動脈瘤都是破裂了才被察覺到。哪些檢查可以在動脈瘤尚未破裂前發現病灶呢?核磁共振(MRI)可以檢查出來大約2mm的動脈瘤。電腦斷層重組血管造影(CT)也可以檢查出來,不過一般健檢沒有包含此項目,因為此檢查需要注射顯影劑,同時輻射劑量較高。動脈瘤家族史的比例並不高;主要還是以多囊腎,馬凡式症(麻煩症)的患者,目前有明確的研究結果建議做動脈瘤相關篩選及定期檢查。

日本、芬蘭,是動脈瘤好發率較高的國家,由於國家較為富裕,他們的健檢通常都包括了動脈瘤篩選。在日本,大約80%的動脈瘤,在尚未破裂時就經由健檢被發現及治療。在台灣,以台大醫院來說,80%的動脈瘤患者,是在破裂後才被發現就醫。腦動脈瘤的破裂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死亡率是20~40%,存活的患者約有20%會有腦中風的後遺症。

8.所以腦動脈瘤與腦瘤不一樣?那麼該如何治療?

我們台大醫院,每年腦瘤的病例大約400~500例,動脈瘤大約60~80例。

腦動脈瘤並不是腫瘤,它是血管壁的不正常突起,動脈瘤會變大,是因為血管壁退化。一般的腦瘤,例如惡性瘤,會復發或是轉移侵犯其他的器官。腦動脈瘤生長的位置、大小、形狀,患者是否有家族史,是否有多發性,患有其他相關疾病,例如有一些結締組織的疾病,多囊腎、馬凡式症(麻煩症),這些患者動脈瘤破裂的機率會大幅增加。

東方人的腦動脈瘤超過4~5mm,通常會建議治療。手術方法依據位置及形狀,目前有兩類的治療方式,其一是開刀,以鈦合金的夾子,自頸部的地方進入,將血管瘤突出的地方夾掉,就不會出血。經由血管攝影,也可以用栓塞的方法。栓塞是把特製的線圈放入動脈瘤裡面,塞住動脈瘤。另一種方式是用支架,利用支架減少流進入動脈瘤內的血液,當血流量減少,動脈瘤會慢慢形成血栓。手術的方式要依據動脈瘤的位置,或動脈瘤是否已經破裂來決定。沒有症狀時就要看動脈瘤位置來決定,已破裂的動脈瘤通常就要手術栓塞。

9.腦動脈瘤在手術治療後,還會有復發的可能嗎?患者要注意哪些症狀呢?

曾經患有腦動脈瘤破裂的患者,再復發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我們在門診會建議患者每隔五年要再健康檢查一次。復發可能會發生在同一位置或其他位置。也許原來病灶在夾子夾住的部位,又有一小突起隨著血流再度鼓起,形成局部復發。基於患者體質,本身血管就脆弱,可能在別處或原病灶的對側又新生血管瘤,這屬於多發性。至於手術後是否要用藥,則視患者的症狀而定。若是伴有中風及其他併發症,就需要長期追蹤。

10.腦瘤的治療困難嗎?

腦瘤的分類,主要分為兩種:原發性及轉移性。一般說來在台灣是以轉移性的腦瘤較多。面對不同的腫瘤,手術的角色不盡相同。

原發性腦瘤以膠質細胞瘤為例,國際上的分類是一至四級,以現在的醫學而言,如果發現時的期別是第四級,或者腫瘤長的位置不好,那麼才較難治療。膠質細胞瘤,放射線治療效果有限,外科手術則可以清除95%以上的腫瘤,再搭配化療及電療,效果會比較好。常見的聽神經瘤,顱底的腦膜瘤,雖然是良性瘤,但是與腦幹或是神經、血管沾黏嚴重,我們手術的目的就是減壓,不一定會將腫瘤全數拿掉,可以用放射線或電腦刀治療。

萬一腫瘤長在語言區或運動區,手術難以切除乾淨,因為會傷到語言及運動能力。若是長在掌管人體呼吸、心跳的腦幹,就不好治療。局部視野、味覺及嗅覺的缺損,一般說來患者尚能接受。有的腦癌,例如生殖細胞癌,通常位置長在腦部中線,手術治療風險高,採用放射線治療的效果反而較好,此時我們只有採取腦組織切片時才會用到外科手術。

轉移性的腦瘤而言,假如是傳統的化療藥物無法進入腦部,對於放射線感受不好的腫瘤,還是要以手術為主。最近許多標靶治療的藥物,對於腦部腫瘤效果不錯,肺癌、乳癌患者,如果適用於標靶治療,那麼手術的角色會也減少。現在對於癌症的治療,都是量身訂製,每位患者的選項都不一樣,腫瘤的位置、大小、單一或多發性,患者對化療及放療的感受性,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11.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不控制,為什麼會傷害神經系統?

血管是全身性的作用,從心臟打出血液,流經全身同時會進入腦部。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只有惡性高血壓超過220、230mmHg會直接傷害到腦部,一般說來並不會直接對腦部造成傷害。長期的三高則會造成動脈硬化,血流變差。較急性的變化就是血管突然塞住,就是常見的中風。慢性的變化,隨著血流變慢,造成類澱粉的沈積,腦部神經元逐漸退化,神經元慢慢壞死,演變成阿茲海默或帕金森氏症,當然對身體其他的器官也是有不好影響。

曾經中風的患者,比較會聽從醫師的建議,控制飲食,血糖及血壓,不過能早一點改善生活習慣當然是更好的。有些民眾,也是在出了車禍,才會仔細戴好安全帽,站在神經外科醫師的立場,還是奉勸民眾預防勝於治療。

12.神經外科面對的疾病,有些真的很難診斷及治療,要如何建立良好的醫病互動呢?

我們大約有十分之一的患者,會收集許多資料,遇到這樣的病患,我會勸他們不要看過多的報導,因為缺乏醫學專業背景去閱讀這些文章,非但無法理解精髓,還會徒增自己的焦慮。反之,對自己的病症不在意的患者,我會希望他閱讀一些基本的醫學常識,醫院都會有一些衛教知識的文章。

工作時間合理,給付高,這是美國神經外科醫師願意從事高風險醫療工作的原因,這是資本主義的現實。在台灣,健保局審核給付的標準,也是左右我們年輕醫師選擇專科的風向球。成就感的獲得、專業的被需求,其實也是年輕醫師選科的重要考量。神經外科、婦產科,這些醫師的工作是不可取代的,希望公部門能在法律層面多支持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好的人才。特別是神經系統是人體最複雜微妙的構造,手術的不確定性極高,公部門能建立友善的醫療環境,對醫護信心及民眾健康,都是當前非常需要的。

訂閱

訂閱文章

活動寫真

 ●p1p2p3p4p5

 ●p6p7p8p9p10

 ●p11